正文

十 夫妻夜话

(2022-10-22 01:45:34) 下一个

孩子饥寒已数年,残羹剩炙也香甜。

可怜父母垂泪泣,何日天清散雾烟。

蒋家大摆宴席,厨房师傅们忙得焦头烂额,四娘累了一天,腰酸背痛。晚饭后,她带着一包中午扫桌菜回到家里,孩子们见了,一个个跑过来抱着妈妈。

四娘问:“你们吃饭了吗?”

“吃了,是在大妈家吃的。妈妈,那包里是什么啊?”祝康问。

“是吃的菜。”四娘回答。

“哪来的?”

“是从主人家带回来的。”

“我能看看吗?”

祝康不知是好奇呢,还是想吃呢?

四娘听了,便打开包,飘出一股香味和酒味。

小祝康伸头看了看,受到香味的诱惑,禁不住问:“好吃吗?”

“真好吃!”

小祝安毕竟大了两岁,懂事似的批评小弟,不过他还是禁不住地伸头看了两眼。

四娘见了两个孩子那种口馋的眼神,便把那包菜放到锅里,在灶里添了一把柴火,重新地烧了一下,再盛出来,拿了两双筷子,让孩子们吃。

“妈妈,我们吃过了,你吃吧!”小祝安说。

“妈也吃过了,你们吃吧!”

两个孩子正吃的时候,四爷回来了。见孩子们有滋有味地吃着碗里面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便问是哪里来的。

“从主人家带回来的。”

四爷心想,那肯定是人家的扫桌菜,他想阻止孩子继续吃,四娘连忙向他打手势,让他不要说什么。

她含着眼泪,委屈地说:“可怜孩子,一年多没有尝过肉了。”

四爷见了,也鼻子一酸,泪珠滚落下来,伤心地说:“都是我没用啊,让你们母子受苦。”

“这也怪不了你,两年前日子过得还可以啊。要怪就怪老天爷,降下灾害,让我们远走他乡。”

她叹了口气说:“当家的,你瘦多了。”

“你也面黄肌瘦啊!”

四爷看看四娘,他心想,我还算什么当家的,一家老小都逃荒在外了,丢人啊!

“你在湖上很辛苦吧,水上去水上来,顶风冒雨,又不能及时吃饭,能受得了吗?”

“受不了也得受啊,我们是在谋生啊!不过,船老板父子俩个待我还算不错。饭也能吃饱,活也不算太累。况且我身体一向很好,你就放心吧!你在地主家怎么样呢?”

“地主们我还没有接触过,常见的厨房管事蒋婆子,大家背地里都称她为母老虎。这个人厉害,这两天对我尽找茬子。”

“你得罪了她吗?”

“哎啊,我哪里敢得罪她啊!躲还躲不及呢!我天天像小媳妇一样,战战兢兢,如走在薄冰上。一边干活,一边提防着,活多活累,我都不怕。过去在家里我也没闲着,我就怕那母老虎挑事。”

“可能是这母老虎心理有病,她想让你老老实实,服服贴贴,听她指挥,跟她干活,你就忍着一点,委屈一点。也许时间一长,关系就会好一些,气氛就会缓和一些。” 四爷安慰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心里憋屈着,不敢顶嘴。只是心里不顺,吃饭不香,吃了东西好像不消化一样。心想,穷人怎么就这样难啊?” 四娘说着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四爷见了,又忙安慰她:“暂时忍耐些,等灾荒过去了,我们还是回老家去,咱种自己的二亩地,没人管,没人欺负。收多多吃,收少少吃,不看人脸色干事,不看人脸色吃饭。”

“我也是这么想的啊,所以在极力忍受着。不为自己,也得为孩子们呢!” 四娘说。

他们夫妻说话的时候,小儿子祝康已经睡着,大儿子祝安却在听着。听到这里却插嘴说:“妈妈,你不要干了,你们买张网,我去打鱼,帮着爸爸养家,不要受他们气。”

“孩子,你千万不要这么想,也不能这么干,到处是水,多危险啊!你才七、八岁,能干什么?只管放心,有爸妈吃的,就有你们兄弟俩吃的。” 四娘听了又急又心疼。

四爷也心疼地摸摸祝安的头说:“不需要你帮忙,也不要你操心。我和你妈会养好这个家的。我和你妈不在家,你和弟弟就好好呆在家里,不要乱跑,不要玩水。要玩,就到隔门大妈家,这样我和你妈在外干活就放心了。”

“天不早了,快睡吧,你看弟弟早睡着了。”

四娘把祝安外面的衣服脱了,便让他钻进那床破被子中。

四娘和四爷也躺到草铺上,拉开了另一床破被,搭在身上。但他们睡不着。想想刚才小祝安的话,又喜又心疼。喜的是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疼的是,两个大人不能让他们吃好穿好。这样懂事聪明的孩子,要是生在有钱人家,读几年书,一定会有出息的。可是生在穷人家里,只能受苦受罪,难道他们将来永远会像我们这样吗?

“蒋家那些主子们怎么样?”四爷低声问四娘。

“他们平时不和我们这些粗人接触,也不到厨房去,厨房就是蒋婆子在发号施令。看来他们家很有钱,雇了许多人,还有专门看家护院的,一个个膀大腰圆。”

“主子的为人怎么样?”

“这不清楚,只是昨天他们家请客,来了许多有钱有势的人,门前摆满了车马、轿子。连平常二门不到,大门不出的老太爷都出来迎接了。说明来人势头不小,不过是些什么人,却不清楚。”

“昨天他们家两个儿子和堂客们也出来了。听说家中还有两个小姐没有抛头露面。是高是矮,我们不知道。”

“他们家两个儿子是干什么的?”

“听说大儿子管家中的土地耕种收割;小儿子管几个店铺。看来都读过书,有知识。一个个长袍马褂的。 听说昨天又向县官请求要在山阳县城开一家米店。你看 到处都在饿死人,他们家还要开米店。可见都不是好东西。”四娘说着说着生气了。

四爷也在听着听着中睡着了。

富人开米店;穷汉忍饥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