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五 寻儿

(2022-10-27 02:54:11) 下一个

 

 

夫妻心里乱如麻, 日日门前噪暮鸦。

喜鹊不来传喜讯,从晨思到日西斜。

大妈和祝雄母子俩人为寻祝康跑了一天。先是沿着 三河向东,而后转弯向北到了吕良桥,又折向西北到了东汉沟。一路打听一路问,仍毫无音讯,无奈之下只好回家。

晚上钦龙回到家里,问了大嫂和侄子,知道没有结 果,只有叹气。过了一会四娘也从地主家回来了,把请蒋家少爷帮忙一事说了一遍。

“人家愿意帮忙吗?” 钦龙问。

“态度还好,答应了。”  四娘说。

“不知是应付呢,还是真心帮忙?” 大嫂有些怀疑。

“不管真不真,先信一回吧!别的也没有办法,多一个人帮忙,也多一份希望。”  祝雄说。

接着四爷把李老板父子听到的消息和分析的看法向 大家说了一遍。大家听了认为根据迹象,好像也有可能 被偷走了。

“我也听渔民们讲,有人贩子偷小孩的。洪泽、盱眙、成子湖近来都发生过丢小孩的事。”

祝雄想起前两天听人议论过。

“现在许多人家没吃没喝的,还偷小孩干什么?”

四娘想不通,觉得不可能。

“听说江南人日子比我们好过,说不定真有人过来偷小孩。”

“你这熊孩子,听到这些消息,你应该早对我们讲,也好提防一点,不至于把你弟弟丢了吧!”

大嫂责怪儿子,尽干马后炮的事情。

“当时我也不大相信,更想不到会发生在我们这个小地方。” 祝雄解释说。

“是啊,这也不怪孩子,谁会想到这事呢!平时只担心他会玩水出危险,所以常常提醒他,谁会往这方面想呢!” 钦龙感到自己没有想得周全些。

“这倒底怎么办啊?”  四娘又掉下了眼泪。

“明天我再求求蒋家少爷,给我们多用用心。他们是有权有势的人,只要搭把手,跟上我们跑多少天。”

大妈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去求蒋家少爷。不信也得信。

众说纷纭,脑子乱哄哄,心里七上八下。钦龙夫妻俩又是一夜没睡着。

第二天早上,四娘做好饭,让他们父子俩吃过,便匆忙赶去上工。

钦龙临走时又千叮咛万嘱咐,让祝安在家呆着,不要出门。

“我不怕,谁要偷我,我就用刀砍他!”小祝安好像毫不畏惧。

这话把钦龙吓了一跳,心想要真和盗贼动起手来,不是更倒霉吗?小孩哪是大人的对手?弄不好还会丢掉性命。

想到此,他又交待祝安:“千万不能这么做!大人不在家的话,你把门插上,陌生人叫,绝不开门。”

说完他才不放心地走了。

洗衣服的大嫂吃过早饭,也去蒋府上工,进门的时 候,正好遇见蒋大少爷从门里往外走,便大胆地拦住他, 请他帮助寻找丢失的侄子。

“怎么又有丢孩子的啊?昨天我听二弟说史嫂的孩子丢了。今天你们家孩子也丢了?”大少爷有些奇怪。

“不,我说的孩子就是史嫂的孩子,也是我的侄子,我们是一家人。”

“噢,我明白了!”

“二少爷昨天答应帮忙寻找,有消息吗?”大嫂连忙问。

“哪里那么容易找啊,还没有消息呢!不过他已经安排人找去了。”

“你们家老太奶常年吃斋念佛,但愿我们也能托她的福,早日找到孩子。”

大嫂这句话虽是平淡,但有深意。一方面说老太太礼佛行善,是个好人。一方面希望她的儿子们也像老太太那样慈悲为怀,帮着寻找孩子。说的好听,听的高兴。

大少爷听说大嫂的丈夫投军去了,不知是什么军,但枪杆子总是让人害怕的。所以他一向对史大嫂都是比较客气的,今天也不例外。

再说四娘,进了蒋家厨房,师傅们都主动地询问∶“史嫂,孩子找到了吗?”

“还没有呢!”

大家都叹了一口气。

史嫂又把听到的关于人贩子偷孩子的事说了一遍。

“世道真是坏了!人能当牲口一样贩卖吗?”一位师傅早就不满这个世道了。

“你们不知道,听说一个小孩比两头肥猪还值钱,一个女人比两头牛还值钱。贩人当然比贩牲口赚钱了。”另一个师傅好象见怪不怪。

“那也不能丧失良心,把人当作物啊!那不成了狼心狗肺了吗?”又一个师傅说。

“如今乱世之际,狼心狗肺的人可不少呢!”

这话是掌勺大师傅说的,大家觉得确是如此。

这时,一个送柴火的樵夫走了进来,听大家在议论史嫂丢孩子的事,便说∶“我今天早上在盱眙街上遇见一个奇怪的老头,身上背着一床被子,怀里抱着一只鸡,手里还领着一个孩子。

有人问老头,‘你的鸡是买的还是卖的? 你那被子是哪里来的?’

老头说‘都是卖的’。

‘都卖吗?’又有人问。

老头说不,今天只卖一样,卖鸡就留被,卖被就留鸡。’

‘你那孩子也是卖的吗?’有人笑着问,好像在开玩笑。

‘不,孩子留用,不卖。’老头摇摇头。说完便抱着鸡走了,而且越走越快,忽然就不见了。

于是,大家议论纷纷,生出了好多怀疑,一个卖卦的先生听后说‘你们都是憨子,好机会错过了。’

    ‘你是说,我们没有买他的东西吗? ’一个人问。

    ‘不,你们想,卖鸡留被,不是说的三国时的刘备吗?  他说卖被留鸡,那不是指明朝开国大臣,能谋会算的刘基吗?他说小孩子留用,不是指我朝的宰相刘罗锅刘庸吗?’

‘这三个人是什么意思啊?’又一个人问。

卖卦的左瞅瞅,右看看,见没有官府人,便说:‘天机不可泄露,要变天了,防着点吧!’

‘我们再去找那怪老头。’大家纷纷说道。

‘算了吧,你们还不明白,那是神仙,上哪儿找?’卖卦人神秘地说。

‘是哪路神仙?’有人信以为真,进一步追问。

‘我没见过,可能是刘基,也可能是刘备,但不可能是刘罗锅,那人一见,你就会认识。’卖卦人猜测着。

‘他们不是都死了吗?’一个年青人不相信。

‘你太年青,不知道,这样一些伟大人物能死吗? 死了他们的精神还在,灵魂还在。’

‘对,对,对。。。 ’许多人都相信卖卦先生的话。”

樵夫的话,听得师傅们目瞪口呆。

“哎呀,史嫂,怪老头带领的那个孩子,会不会是你家小康啊!”

不知是哪个师傅心中一亮,说出这一伟大猜想。

史嫂听了立刻心中生出一线希望,脸上马上露出一 点笑容。

史嫂晚上回到家又将樵夫的话向大家重复了一遍。

“哎哟,要是小康被神仙带去就好了,可以让他读书,教他武艺。以后下山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祝雄听了立刻把小康和薛丁山联系到一起了。

“你真是个书迷啊!” 四叔说祝雄太会想象了。

“古代有的事,现在也可能有。” 祝雄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不想让儿子跟什么神仙去学艺。我只想他在我身边,明天我就到盱眙去找,把儿子要回来。” 四娘说。正是:失子疑团尚未解,神仙却又下凡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