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四 议婚

(2022-12-26 03:33:00) 下一个

 

颓风陋俗越千年,儿女婚姻父母牵。

贤愚娃娃皆不晓,是坏是好命由天。

史圩乡有一个不好的风俗,就是订娃娃亲。有的孩子刚学会爬行就订婚了。还有个别人关系特别好的,甚至指腹为婚。有人批评这种不良风俗,但马上就有人辩解说:“穷人家娶媳妇难,所以从小就得张罗着亲事。”

“既然娶媳妇难,要早说亲事,那么女孩嫁人也难吗? 为什么也要早订亲?”反对的人说。

“一个巴掌拍不响,光有男的,没有女的,能办成事吗!光有秤杆,没有秤砣,能做成生意吗?”持拥护观点的人说。

“小孩不懂事,又互相不见面,不管愿意不愿意,就硬行决定了,能好吗?还说百年好合,和谐共枕,见鬼去吧!”反对的人又说。

“孩子的婚事,家长作主,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拥护者把传统拿了出来,好像这是祖传秘方,换不得。

“那也该为孩子们的幸福着想吧,两家大人也该了解了解吧,孩子的性格,孩子的体格,孩子的品格 …… 都该了解了解吧!”反对者又说。

“当然要了解了。”支持者想当然的说。

“小娃娃就订亲,瓜还没有长大,桃子还没成熟,人还没有定性,了解个屁啊!”反对的人生气了。

“你们不要争辩了,争也没有用,婚姻是天定的,没有听说过千里姻缘一线牵吗?早订也罢,晚订也罢,总有缘分在那里管着,别人干预不了。”宿命论者又拿出了天缘说来和稀泥。

其实这里祖祖辈辈都这样做的,已经成为常态,认 为合理的人多,认为不合理的少。支持的多,反对的少。

就拿史家来说,宝字辈兄弟俩是娃娃亲,钦字辈兄弟四个是娃娃亲,祝字辈兄妹几个又是娃娃亲。你们看,张二姐要不是娃娃亲,怎么十来岁就送到婆家来了?男孩无权,女孩更无权。

这些闲话,我们就不议论了,时代不变,风俗难移,还是看看史老三怎么去提亲的吧。

史三爷早晨起来,用热水洗了洗脸,又拿过剃刀,对着镜子刮胡子。

三娘见了说:“你抓紧吃早饭,早去早回。给儿子议婚,你刮什么胡子?”

三爷说:“这,你就不懂了,桃子好不好,得看树怎么样。我邋邋遢遢的去了,人家一看说:老头子这样肮脏,儿子肯定也不怎样。搞不好,事情就黄了。”

三娘一听,有些紧张了,连忙说:“那是该好好打扮打扮,要不要到二哥家把他的礼帽借来?”

“礼帽到不必了,我们有个瓜皮帽就行了。”

“长大褂子呢?”

“也不要,我那件蓝大褂子,虽然旧了一点,还没有坏,好长时间没有穿,也还算干净。裤子嘛,虽然屁股上有块布丁,但大褂遮住了,人家也看不见。鞋子,用湿布把泥土擦一下,也还可以。那双布袜子,我一直没舍得穿,还像新的一样,估计,这样也算可以了。”

三爷按着自家现有的条件,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出发。

“要不要跟祝善商量一下?”三娘问。

“这事我当家,跟他妈商量什么?”三爷不高兴地说。

“你这叫什么嘴,动不动就不干不净。他妈怎么了, 你不一直在和他妈说话吗?提醒你一下,到老亲家去,说话仔细些,不要让人觉得他爸好骂人,儿子也好骂人。”三娘今天大着胆子把老头批评一顿。

三爷听了,连忙伸伸舌头,做个鬼脸,知道自己有骂人老毛病,理亏了,不吱声了。

祝善听着爹妈在谈着自己的婚事,但他并没有放到 心上,反正有父母作主,随他们怎么办,我干活去。于是老子去提亲,儿子却背起粪箕拾粪去了。

三娘见了,在后面骂道:“狗崽子,天天和粪箕打交道,也不嫌臭,真他妈,什么人养什么种!”三娘没有觉察,自己骂得比三爷还狠。

三爷到了左家庄,找到了左老大家。进了门,只见后面有三间茅草房,东边两间厨房,有一根烟囱从屋脊背上伸了出来。前面是两间前屋,也是茅草房。

院子里有几只鸡在啄食。

三爷见没有人,便轻轻地喊了一声:“家中有人吗?  ” 说完,又轻咳一声,这算是发信号。

“谁啊?”随着声音,一个披着衣服,手捧烟袋,满脸络腮胡子的老头从东屋厨房走了出来,边走边用手按一按烟锅子,接着又猛吸一 口,烟雾立刻从鼻孔中喷了出来。

“是我啊,老哥。”三爷连忙转过身来,准备迎上前去。

左老大抽着烟,定睛一看,见是三爷,连忙把嘴里那团剩余的白烟吐了出来,大声说:“哎呀!这不是史老三吗?”

说着便快步走了过来,吓得几只鸡东跑西奔地走了。

左老大走到面前,上来就给三爷肩窝一拳:“你他妈的怎么今天来了?”

“我---”三爷刚想说:“我他妈的”,忽然想起出门时三娘的提醒,便立刻改口说:“我今天来找老大哥商量个事情。”

虽然临时换了口气,不顺溜,但毕竟文明多了。

左老大听说,连忙拉过一条凳子让三爷坐下,说: “老弟,有什么事,坐下慢慢说。”

三爷本来在路上想,如何拐弯抹角,轻声慢语,把要办的事情说出来,现在被左老大一口烟雾,一下拳头,

还有一声“他妈”,把那些想法都取消了。

他便直接了当地说:“老大,你看今年庄稼收成还都不错,孩子都大了,我们把他们的婚事都办了吧!”

“行啊!我们老哥俩都想到一处去了。我还以为你这老家伙把这事忘了呢!”左老大爽快地答应。

忽又问:“什 么时候?”

“你把闺女的生辰八字写给我,回去合好日子再告诉你具体日期。”三爷说。

“我不会写字。我说一遍,你用脑子好好记下,不要忘了。”

老大说完,便一字一句仔细地对三爷说了。三爷也一字一句地在脑子里记下了。怕忘记,又复述一遍。

左老大说:“没错,就是这样。”

“办好了,我这就回去了。”三爷站起身要走。

左老大一把拉住:“好长时间不来了,今天咱兄弟俩喝两杯再走。”

“不行啊!回家还有好多事要做呢!”说完,三爷便走了。

“时间尽量往后延一延,好准备准备。”左老大在后提议。

“知道了!放心!”三爷在前面回应。

真是:婚姻本是终身事,嫁娶方才两三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