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十 看望

(2022-12-10 02:52:49) 下一个

 

纵是走天涯,难忘父母家。

人穷仁义在,心里有朝霞。

把家里收拾好以后,四爷、四娘便带着祝安回伍集探望母亲和兄妹。

四娘老母亲七十五岁了,几年前眼睛就全看不见了, 听说女儿回来,摸索着从屋里走出来,她站在门口不断地叫:“闺女啊,你在哪儿?”

四娘听了,连忙走了上去,抱住母亲说:“娘,我回来了。”

说罢,母女两个泣不成声。

哥哥和嫂嫂见了,连忙上来劝解。

嫂子说:“娘,你看大姑回来了,高兴才是,不要哭了,大家在一起说说话,今天姑爷和外孙祝安也来了。”

老娘一听,忙问:“钦龙呢,这些年你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啊。祝安倒是跑来看过我几次,我摸着这孩子不断地在长大。”

舅爷说:“娘,你尽说实话,小孩子不长还行吗。”

“闺女,你们俩口不在家,孩子多亏他三爷三娘一 家照顾呢,千万要感谢人家。”母亲提醒说。

“娘,我们知道了。”四娘、四爷一起回答。

大哥说:“我妈眼睛虽然看不见,但心里明亮得很,一点也不糊涂。”

“人啊,不管活多大,对自己可以糊涂,不争不斗 ,但对别人不能糊涂,该帮助的要帮助,该报恩的要报恩 。帮助别人的事可以忘掉,别人帮助你的事一定要记住。”老娘说。

“祝安,要牢记住舅奶奶的话,好好学会做人,人可以没有钱,但不可以没有道德。”四爷对祝安说,也是对自己说的。

“姑爷,刚才妈问了这些年你都做什么去了,妹妹和我们都焦心死了。”祝安舅舅问。

“差一点回不来了。先是被乱兵抓走了,后来到了南京,又从南京去徐州,路上偏又拉肚,到了徐州,幸亏一个卖大蒜的老头知我拉肚给了我几把大蒜,吃了后 才慢慢好起来,后来当官的又把我们押往北京。在北京被人打败了。我在北京身无半文,想回家回不了,我就在北京拾破烂卖,晚上睡人屋檐下或桥洞里。冬天不是一些好心人送我一点旧衣服,不饿死也得冻死。过了几年,我积聚了一点钱,才坐车回到南京。又从南京回到了老家。正像妈说的,我永远忘不了那些帮助过我的人。”四爷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姑爷,你这腿是怎么受伤的,是打仗打的吗?”大嫂望望四爷的腿问。

“不是打仗造成的,北京学生游行,反对卖国贼,我也跟在他们队伍后面喊了几声口号,就被军警用棍打伤了腿。好几个月才算长好了,但永远瘸了。”四爷叹气地说。

“爸,帮助你的人要记住,抓你的人,打你的人也要记住。以后,我要是见了他们,绝不轻饶。”祝安在一旁听爸爸说自己的遭遇,心中愤愤不平。

“算了吧,这些人在战争中也许死了呢!”四爷说。

“死了算便宜他们!”祝安咽不下心头气,心想,“他们最好不要死,等我将来收拾他们。”

他们正说着,祝安表兄从街上回来了,见过姑姑、姑爷以后,便拉着祝安的手想玩去。

他爸说:“慢着走,你到王庄去把你二姑二姑爷请来,就说大姑和大姑爷回来了,难得有这个机会,我们在一起聚一聚。”

表兄听了吩咐 ,便去请二姑和二姑爷。

四爷说:“路远就不去了,改天我们去拜访他们。”

“让他去吧,路不远,东西庄,一顿饭工夫就回来了。” 大哥说。

四爷听说,便没有再阻拦。

这一天,四娘在娘家呆了一天,兄妹几个说了许多 话,吃饭时又喝了几杯酒,四爷特别兴奋,真感到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说千说万,还是家里好啊!

回家时,四爷从身上掏出四块银元,交给大嫂,说给老娘做两件衣服,带她去医生那里看看眼睛还能不能治好。

又过了一天,四爷拿出三块银元,让张二姐回家看望看望父母姐弟。

二姐过了王集到了腰庄。庄头有个土地庙,虽然小, 但是砖瓦盖的。比圩里其他人家的茅草屋都好,这也算是地主张老爷对庄民的贡献。过年过节,家家都到这里烧香磕头。二姐今天从这里走,见庙里香烟缭绕,知道又是谁家来求神拜庙了。

二姐过了土地庙往前走,忽见庄前大水塘边站了许 多人。她往前走了几步,见许多人正在那里用网捕鱼。再往前走了几步,见两个弟弟正在水塘里摸鱼,吓得她连忙走过去喊:“弟弟,快上来吧,塘中心水深,有危险。”

两个弟弟听到喊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二姐站在塘 边,大弟弟说:“放心吧,姐,我们不到塘中心去。你先回家,过一会我们就回去。”

回到家,二姐见娘正在门前理菜,喊一声:“妈,我回来了。”

张大娘抬头望望,见是二闺女,连忙想站起来,腿使了两次劲也未起来。

二姐忙上前扶住说:“娘,你坐下吧,就在这里说说话。”

大娘见闺女这次回来面有笑容,没有流泪,便关心地问:“家里怎么样?”

“妈, 四爷四娘回来了。”二姐高兴地告诉妈。

“他们都还好吗?”

“还算好,只是受了不少罪,人都又瘦又黑。”

“唉,这个年头,家家都是过着受罪的日子,穷人家有几个是白白净净的。”

“妈,爸到哪里去了?”二姐问。

“给张老爷家喂牛喂马去了。”妈回说。

“他那身体行吗?”二姐有些担心。

“没事,不是什么重活,无非是上上草料,饮饮水。常帮牛马梳梳毛。为了不让他再吵着要做生意,才托人给张老爷说了许多好话,老爷才总算看在本家的份上,给了这个差事。”妈解释说。

过了一会,两个弟弟果然提着几条小鱼回来,高兴地说:“妈,今天做鱼给二姐吃。”

“你们总是不听话,不是捞鱼就是摸虾,应该好好学学种地。”妈批评说。

“妈,我们都学会了!”弟弟们一齐说。

“滚一边去吧!耕地会吗?打麦场会吗?筛花生会吗?”妈连声斥问。

“这几样吗?现在还不会,再长两岁,我们就会了。”

“所以还得学啊,要听妈的话。”二姐说。

“去,告诉你爸,就说二姐回来了。中午早点回来吃饭。”

两个弟弟把鱼一放,走了。

“妈,大姐家过得怎么样?”

“能怎么样,这个年头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她家地也不多。全亏陈老头爷俩能吃苦,会过日子,才没有饿肚子。我们家要不是你爸瞎折腾,吵着要做生意,也不至于让你姐早早出嫁,也不会把你送到人家去抚养,是爸妈对不起你们姐妹俩啊!”说得大娘心疼得掉下眼泪。

“妈,不要哭了,我们不会怪你们,只怪这个世道不平。”二姐劝说着,伸手从怀里掏出三块银元递过去说:“妈,这是四爷四娘让我带给你们的,作些零用。不要嫌少。”

“哎啊,哪能要他们钱啊,他们那个钱,都是用命换来的啊!”

“妈,你就收下吧,这是他们的心意。”

这叫:富帮富,穷帮穷,高高天上是飞鸿。 地有虫, 海有龙,人间宝贵是亲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