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二 打更

(2023-02-22 02:32:20) 下一个

国府备逃亡,百姓搞联防。

梆子咚咚响,人心日惶惶。

史庄人大多数是穷人,乡长带着随从亲去征税,从西头到东头,总共收了十块大洋,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不过庄上有一户人家,他们没有敢去收。这家就是史维尚家。他是常备旅的,家里比较富裕。但史维照知道,军人不好惹。况且还有好多事得这些人帮忙呢!所以收税时便从门前走过,问也未问。

老百姓知道消息的说,日本鬼子已经向南京进攻了,蒋介石准备逃跑了。各地土匪听说,也乘机活动起来。甚至大白天抢劫,更不要说夜晚了。各村联防队在此情况下,便加紧防范,让各庄晚上组织人打更巡逻。

史庄打更室设在史仰顺家。史仰顺原来兄弟三个。在二十年前灾荒中,老大、老三和母亲都饿死了,只剩他一个人活了下来。又因一条腿残废,哪儿也不能去,只守着一亩多地过日子。每年总是半饥半饱。

打更室设在他家,他也愿意。每天晚上有几个人陪他闲聊,也不寂寞。有时打更人各自带点花生、瓜子、山芋,在一起吃着谈着,以便熬夜,倒也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

这一天晚上轮到史仰珠、祝本、史维腾、史钦喜四个人值班。四个人每隔一个时辰,便敲着梆子,从庄西头到庄东头“梆梆梆”地敲一遍,左右看看有没有行为不轨之人。

维腾这个人喜欢讲故事。他一个大字不识,所以他的故事不是从书中来的,而是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属于二道贩子。但他记性好,也会说,因此人们也喜欢听。每到他值班打更的时侯,庄上一些小孩就会跑来缠着他说书讲古。

很久前讲过,张二姐的父亲,秀环的外爷爷张老汉患过精神病,虽经治疗,但没有彻底,时不时还会犯。自从病了以后,特别爱走亲戚。只要他知道哪里有亲戚,他总会摸到。这天他到张二姐家来。晚饭后,不知怎么也摸到打更室来了。

已经是初冬了,晚上天气凉,屋中生着一盆火。大家围着火堆,火堆里放了几块山芋在烤,不时散发出一股香味。不过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在山芋上,而是在维腾的嘴上,津津有味的听他说书。

“话说杨令公被辽兵围在陈家谷中”维腾学着街上说书人的口气说:“杨六郎对杨七郎说:我在这里抵挡辽兵,你快去向主帅潘仁美求救,让他发兵陈家谷。”

“杨七郎按着六郎的交待,急急忙忙赶回大营,向征辽元帅潘仁美报告父亲被困陈家谷,十分危急,请求尽快发兵去救。

潘仁美对杨家众将早就怀恨在心。听到报告后,慢吞吞地说:‘你们父子一贯号称天下无敌,今天刚刚出兵就来求援啊!我这里兵还有别的用处,不能去陈家谷。’

杨七郎心急地说:“现在救人是十万火急的事,你还不发兵,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吗?”

“是啊,赶紧发兵啊,再慢就来不及了。”张老汉忍不住插嘴说。

“舅爷爷,你不要插嘴,让维腾大哥往下讲。”孩子们说。

“好,好,我不说。”张老汉答应着,继续围着火盆烤火。

维腾继续说:“潘仁美见杨七郎越是发急,越不答应出兵。还大声地斥责说:‘不在前方打仗,跑这里来折腾。快滚回去!’

杨七郎气急了,大声说:‘你这是想报私仇。我父亲若是出了事,我得报告皇上。饶不了你。’

潘仁美大怒说:‘没有王法了,不听我主帅的命令,在这里胡闹,武士们把他绑了,推出门外斩掉。’”

“不能斩,不能斩,他爹还等救兵呢!”张老汉听说要杀杨七郎,又忍不住叫起来。

史维腾只好又停下来。

孩子们又不愿意了,说:“老爷爷,你怎么又说话了?”

张老汉说:“我是想救杨七郎啊!”他有些委屈地说。

维腾停了一会,接着又说:“潘仁美叫人将杨七郎绑在了木桩了,而后令弓箭手向他身上射箭。”

张老汉又急了,大叫:“坏蛋、奸臣,不能射!杨令公还没救出来呢!”说着便站起身来,挥舞着拳头。

祝贤家维恕鬼头鬼脑和钦航商量一下,两人便走出去,围着屋子咚咚咚跑了好几圈,而后进屋子对张老汉说:“舅爷爷,你听到马跑的声音吗?日本鬼子来了,赶快回家去!”

张老汉一听,慌了神,立刻站起身来。维恕乖机把他带出门去,指了指让他回家的路,便把门关上。

大家见了,都笑起来。

维腾继续说:“潘仁美继续命令弓箭手向杨七郎射箭。但箭头到了七郎面前都掉了下来。

潘仁美忽然想到,听说杨七郎会瞅箭法,射不到他。便命令人把他眼睛用布蒙上了,而后万箭齐射。可怜一个黑虎大将,就这样死在大奸臣潘仁美手里。结果辽兵杀了杨七郎父亲,宋兵也大败而回。”

“杀掉奸臣潘仁美!”孩子们也都大叫起来。

仰珠说:“你们这些兔崽子。要是张老汉在这里,潘仁美杀不了杨七郎。”

孩子们好像懊悔了,不知道什么原因都把眼光望着维恕,说:“维恕,等着吧,你小爷祝安要是知道了,得剥你皮。”

书说潘仁美,怀私杀七郎。

宋军大溃败,恼了老汉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