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十五 课堂上

(2023-06-12 01:56:32) 下一个

 

西边天上布彤云,运水波声千里闻。

两岸禾苗翻绿浪,千舟来往日纷纭。

 

县城紧靠运河,学校就在运河北岸不远处。同学们课外活动时间,或者晚饭后,常爱到运河边上散步。拿着书,说着话,三三两两,在大堤上徜徉。望着商船来往,听着汽笛鸣响。或看着渔翁收网,或望着西边的夕阳。令人脑清气爽,心情舒畅。

解放前,县城无工厂可言,只有几家商场和店铺。解放后,不到十年,已建起了油厂、纱厂、缫丝厂、绢纺厂、农机厂、食品厂、化肥厂。工农业和商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天晚饭后,乔贵沣和史维华两人准备到运河边散步,走到十字街路口,正巧碰上他二叔乔经理。经理邀他们到家坐坐。乔经理因为家眷不在县城,住的地方不大,也就是一间屋大小。里面有一张办公桌,两把椅子,一张木板床,床上一张蓆子,一条被子,桌子一头的地上放着一只水瓶和一个洗脸盆,墙壁上挂着两件衣服,简朴如此,别无长物。这就是六十年代商场经理的待遇。

乔经理从桌子抽屜里拿出两个苹果递给两个学生。让他们一边吃,一边闲谈。

经理问维华:“你家在哪里?”

维华说:“二叔,我家在六塘河北史渡。”

二叔一听,高兴地问:“史伦山你认识吗?住在你那里吗?”

维华说:“伦山大哥和我们都是一个家族的。他家和我家相隔500米。”

“他家和我们家是老表亲哩!”乔经理十分高兴,接着又问:“你们那里史仰绍、史大胆、史祝安你都认识吧?”

史维华说:“二叔,史仰绍、史大胆都是我叔,史祝安是我的父亲。”

乔经理听了,一把抓住了维华的手说:“啊呀!原来你是我老战友的孩子,都上高中了,太好了!你知道吗?过去打游击,我经常到你们那地方,当时史圩乡公所就设在你隔壁那家,是不是?”

维华说:“我知道,那是我伯父家。当时我小,只见乡公所每天有好多人出出进进,绝大多数不认识。”

“有一次,史圩乡被国民党占领了,你们那里干部撤退到我们那一带十几天,其中也有你的父亲,是不是?”

维华说:“我知道他们北撤了,但不知撤到什么地方。我当时和两个姐姐逃到大姑家去了。”

乔贵沣在旁听了很高兴,他不知道姓乔的和姓史的还有这么深的关系。

乔经理转过头对他侄子说:“贵沣,你这孩子怎么不早把他带过来玩。”

乔贵沣说:“我也不知道有这么些渊源关系,也未听你讲过。其实我和维华在初中就认识了,在一个班级上课,一个寝室住宿。”.

乔经理说:“真遗憾,在这里读了两三年书,今天才认识。你看,这马上又要毕业了。以后,有空闲就到我这里玩。”

乔贵沣说:“二叔,我们得回校上自习了。”

二爷说:“贵沣,常带维华来玩!”

史维华走到门口,回过头恭恭敬敬鞠了一躬,说了声“二叔,再见!”便和乔贵沣一起回校。

离毕业高考还有两个多月时间,高三师生正在抓紧教与学。为了更好的复习迎考,学校将毕业班分成文理两科教学。

一天下午,文科班上历史课,校长、教导主任、历史老师都去观摩教学,他们坐在教室的后面静静地听着。当老师讲到王安石变法时,老师介绍说:“王安石,字和甫,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历史学家,马克思称赞他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不料这时史维华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说:“老师,你讲得不准确。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不是史学家,是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赞扬那句话是列宁说的,不是马克思说的。”

史维华的发言,惊动了整个课堂。听课的老师和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他,同学又都为历史老师着急。

不料历史老师却不慌不忙的说:“这位同学发言很好,说明他不仅认真的听,还在思索,也看出他对历史很有兴趣,读了不少有关的课外书籍。学生学习就应该这样,不要仅满足于课堂教学,还要有钻研精神。我确实记错了,张冠李戴了,感谢这位同学帮我及时纠正。同学们,你们要向他学习,要敢于怀疑,敢于提问。”

老师的话,又使大家惊愕一番,不料处理得这么好。不光学生的意见提得好,老师的教学态度和处理方法更好。于是听课老师和领导一起鼓起掌来,学生们也随着爆发出一阵掌声。

课后,乔贵沣对史维华说:“老弟,你喝醉了吗?怎么这样憨啊?即使老师错了,你也不应该当堂提出质问。后面那么多领导和老师在听课,你让历史老师怎么下台?”

“我当时没有想这么多。我只想到错了就得立即改。不改的话,同学们跟着错,高考时怎么办?”维华回答。

乔贵沣说:“你真是书呆子,死心眼。课后对老师说也比当堂发疑好啊!幸亏老师处理得当,还得到大家的赞扬,不的话,还不知会出什么乱子哩!和你这样的人交往,真要小心。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你将了一军,真是书迷、老夫子。”

顾尧问:“老夫子,你从哪儿知道这些,是真的还是假的?”

乔贵沣说:“你这家伙还怀疑啊!连老师都认了。你不知道我们夫子在上初中时就抄过字典,抄过范文澜的《通史》,读过《古文观止》。”

“好家伙,货真价实的老夫子。”顾尧咋舌说。

学子无城府,书生意气多。

不谙人与事,冲浪下江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