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四 渔镇

(2023-06-01 02:11:20) 下一个

 

虽然渔镇小,商品颇齐全。

理发澡堂店,羊毫制笔圆。

 

学校离渔镇只有百十米,闲暇时一抬腿就到。镇虽不大,但生活必需品比较齐全。师生们理发、洗澡都在镇上,谁要缝件衣服,做双鞋,街上也有店铺。街西头还有一家毛笔店,史维华很感兴趣。他站在笔店门口,静静地观察着老师傅制毛笔的程序和方法。只见师傅先将已经剪好的细短苘丝缠在一根线上,而后慢慢地卷成一个小圆锥形。而后把它放在嘴里反复嗽吮,待妥贴收紧以后,外面再围上已经用线勒好的长短整齐的羊毛或者狼毛,然后再蘸了水,重新放在嘴里嗽吮,仍旧保持圆锥形。这时再将粗的一头紧紧塞进笔管里,一支毛笔便初步形成。史维华想,毛笔制作原来是这么复杂,这么细致。老师傅见史维华站在柜台前久久地认真地看着,便问:“小同学,你有兴趣吗?想学吗?”

史维华说:“我有兴趣,但没时间学,我还得上学呢!平时,我只知道买笔用笔,不知道制作毛笔是这么复杂,这么细致。”

“是啊,任何事情,要想干好都不容易,都要认真,细心。制笔不同于做板凳拐杖,必须细致。”老师傅说。

“我看你干得很细,只是太慢了。一天能做多少支啊?”维华问。

师傅说:“一天最多能做5O支。是太慢,这是纯手工制作,快了,就保证不了质量。笔是用来写字的,笔不好就写不出好字。再说,一支不好的笔,用了几天就坏了,不仅影响工作,也让人白花了钱,用户会骂娘的,会影响声誉的。”

“家里还有人会做笔吗?有几个帮手就好了。”史维华竟关心人家的生意来了。

老师傅说:“家里有几个孩子,都不愿学。他们说现在都用钢笔了,谁还用毛笔啊!但我却舍不得这门手艺,因此还在支撑着,其实也赚不了钱,不过想保持这门手艺罢了。”

维华说:“现在用毛笔的还有,我们学校老师批改作业都是用毛笔。”他似乎想鼓励老师傅继续干下去。

师傅说:“我知道,他们经常到我这里买毛笔。还有几个爱搞书法的老师,让我给他们专门制作几支大笔。”

老师傅今天好像遇见知己,竟然停下手中的活和一个学生拉起话来。

乔贵沣已经站在笔店外看了好大一会,见史维华和笔店师傅谈得有滋有味,觉得有点好笑,便走上前拉了维华一把说:“快回学校吧,到吃午饭时候了。”说着便把维华拉走了。

老师傅还在后面说:“小同学,没事来玩!”

好像这对一老一少都谈出感情来了。

维华曾听家乡人传说,汪集南有个伍集,原来很兴旺,做生意的人很多。后来渔镇人把伍集的土偷走了一块,结果风水被破了,伍集衰败了,渔镇却兴旺起来了。维华现在仔细观察一下渔镇的地理位置,发现它南靠运河,北靠徐淮公路,东有淮阴,西有泗宿,是一个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的地方,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自然会兴旺起来。而伍集却没有这些条件,因此不能责怪渔镇。

近年,又从运河向北,由渔镇东侧开挖了一条淮沭河,穿过五方塘,直到沂河,更增添了渔镇的风光。二甲班的朱同学和蒋同学两人经常在晚饭后到淮沭河边散步,听着树上的鸟叫,水里的蛙鸣,说着情话,憧憬着未来。不觉斗转星移,有时竟忘记了上晚自习。同学们在背后评论他们说:“女的莺声细语,面如满月,与林黛玉相比,缺的是娴静贤淑;男的面如鹅卵,眉如倒八,如贾宝玉那样不喜欢读书。有时还学京剧里的花旦,柔声细语,搔首弄姿,舞袖挥巾,惹得同学大笑。”

乔贵沣最讨厌他了,讽刺他为“朱宝玉”。 “书迷”和老古人”更觉无聊,每见此况,两人便离开教室,到小溪边吟诗作对去了。

新开淮沭河,鹅鸭漫婆娑。

不管闲人语,青枝缠紫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