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哈利?波特又到中国

(2022-12-22 23:33:35) 下一个

哈利•波特又到中国

                                       2005年11月19日

何必

11月17日晚上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第四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北京举行了首映……(略。)

 2005年3月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报道,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电影、DVD和其他衍生商品在全球热卖,“哈利•波特”俨然已成为一个世界品牌,而且这一品牌的估价已经突破10亿美元。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目前已出版了五部,在其基础上拍摄的电影也发行了三部。据《福布斯》统计,2004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全球的销售量达到2.65亿本,比2003年增加了1500万本。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女作者J•K•罗琳已经跻身10亿美元富豪之列。当她去年12月底宣布自己已完成哈利•波特第六部的写作后,负责该书出版的布鲁斯伯里出版社的股票价格立刻飙升7%。

伴随着哈利•波特丛书每年一部新作品,每年都是上市当天就有500万册以上的畅销成绩,哈利•波特电影也尽量保持着每年一部新片的速度。《哈利•波特》前三集的DVD和录像带仅在美国就赚了8.27亿美元。此外,哈利•波特系列的衍生商品,如玩具、电脑游戏和糖果等也都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所有这些都使哈利•波特这一品牌的身价不断上涨。

而且,《哈利•波特》第五集——《凤凰密令》将于2006年2月开拍,预计2007年上映。魔幻神童哈利•波特的故事还将继续。

或许,我们应该为国内厂家开始关注电影附加值的做法兴高采烈。闹钟、书包、儿童风衣、手表、糖果……甚至连那个怎么着也扯不上边的什么德国宝马汽车也非要热脸往冷屁股上帖,吹毛求疵般地找出了个什么“哈利•波特是英国电影,MINI车也是英国设计”这种让人笑掉大牙的牵强附会的说辞来为德国车找个英国题材影片当作销售时机找理由。这么说起来,当初希特勒占领法国后没有立即横渡英吉利海峡而是挥师东进与苏联开战,实际上更可以找到热尔曼人与昂格鲁-萨克逊人种的血缘之亲,并为纳粹自身埋下了万劫不复的隐患,最终使英国成为西方对法西斯阵营对垒乃至反攻的核心。要是这么说,更可以追溯人类学上的渊源。所以,德国宝马找英国题材来在中国推销,简直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可无论如何,哈利•波特的持续风光,还是让国人见识到了西方文化产品的高密度殖民进展,及其所带来的营销手段;同时,也为J•K•罗琳从一个家庭妇女到亿万美元富翁的变化啧啧艳羡,更是为中国电影“产业”嚷嚷半天也就几十亿元人民币的产值、除了票房之外鲜有电影附加值商品开发的窘境而悲哀。

必须提及的是,电影用票房说话。事实上,从2001年当上全球票房冠军后,《哈利•波特》系列在中国的命运开始受到国产影片的挑战,此后《哈利•波特》的每部电影票房都呈下降趋势。2002年近6000万元,只是《英雄》零头;2003年票房为5000万元,败给了《手机》;2004年遭国产电影夹击,总票房仅4000万元。对于《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能否刷新今年的进口大片票房,发行方相当谨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落后于世界的播放脚步。“全球同步放映将有助于减少由于盗版带来的损失。”

为什么会如此?为什么《哈利•波特》这次在中国要服从中国的文官体制而坐失大把赚钱的机会?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美国该片被评为PG-13,13岁以下观众必须由父母陪同观看,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则将其划定为“不适合12岁以下儿童独自观看的影片”,他们认为影片中进入青春期的哈利•波特所处的更加黑暗、紧张的世界会危害敏感的幼小观众。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引进国内的时候没有任何删减,在观众年龄上也没有限制。在经过电影局审查时,被认定是“中度暴力、威胁和恐怖”。但电影分级制度尚未出台,发行部门原来有计划提醒观众,建议儿童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不过现场并没有这样的标志。

可以说,哈利•波特是个非常典型的西方化的文学作品,西方人对此应该很有认同感。那么,既然中国电影审查部门也认定该片具有一些“暴力、威胁和恐怖”,但最终却对影片既无删减也不作观众收看年龄方面的限制,这是不是说,中国的孩子对于“暴力、威胁和恐怖”就具有天然的抵抗力?或者,中国的孩子原本就与西方文化产生了无法逾越的隔膜、根本不会受到影片中那些不良内容的影响?甚至中国的孩子要比美国、英国的儿童更加大义凛然无所顾忌?中国电影分级制度到现在不出台,原本就是个很耐人寻味的事;并且,在引进国外影片时,更多的只是从政治角度辨别,而其他方面则颇有松动与懈怠,特别是涉及到儿童身心健康方面的甄别,完全交由社会去承担代价。

人们当然无法从电影局的行政不作为当中取证到如此行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即使如此危害在未来相当时间后产生,现在电影局的大爷们恐怕也早就寿终正寝了。那时,现在的孩子们由于观看了不合适的影片所造成的对社会、家庭和本人的伤害,当然也无法追究电影局这帮子昏官了。

阿加莎•克里斯蒂怎么说来着?对死人不存在诽谤?从常识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此得过且过的政治方式,典范着全社会的去责;而对责任的彻底放逐,也将使我们永远被责任所抛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