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人类不宜居住城市4/5在中国”的意味

(2022-12-09 13:45:42) 下一个

“人类不宜居住城市4/5在中国”的意味

                     2004年5月17日

何必

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约20个城市中,16个在中国……(略。)

这则来源于新华社的消息,足以发聋振聩。

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已经是古今中外所没有过的,这大概也算是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又创造了的一个奇迹。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约20个城市中,中国就气壮山河地占据了16个!这相当于全球不宜居住城市的4/5,或者说就是目前世界上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城市里中国责无旁贷地雄踞了80%!

面对如此成果,我们还要为了26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附带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等沾沾自喜乐不可支么?还要继续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对于日渐严峻复杂的环境问题熟视无睹置若罔闻么?还会不遗余力地嚷嚷什么经济发展就是硬道理么?还会把经济决定论奉为圭臬么?

联想起五一节前北京出现香河毒韭菜传闻时,媒体报道那些使用剧毒农药的农民自己是绝不会食用这种农药下的韭菜的,而是在自留地里完全使用天然原料种植的蔬菜;在河北其他一些地方也是如此,菜农不吃自己种的蔬菜;前几年,农业部的朋友就告诉笔者若干因农药残留过多而不能食用的熟菜种类,那数字应该是很让人吃惊的;如今,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可吃的熟菜定当会更少。河北白沟曾经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假冒伪劣箱包皮具生产加工销售基地,那里在鞣制皮革所采用的化工制剂渗入土地,并由于制剂长期大量源源不断地渗透,造成该区域土地的有毒成份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而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土地要是将有毒物质降解并恢复到可以耕种并供自然界中的人与动物食用,要等上几百年,换句话说,人们用了短短不到20年的光景,就把这片土地彻底毁掉,造成子孙后代几十代人无法再利用威廉•配第所谓“自然之母”的土地。这还仅仅是中国版图上只有巴掌大小的白沟,如果放眼看去,中国内陆几乎所有的河流都被污染,有些已经属于连灌溉要求都达不到。近来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前街村里外来承包户用凉水河工业废水种植莲藕、茭白、大葱等熟菜的事件被媒体披露,这些熟菜供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浇灌用水属于劣五类,是明令绝对不准用于农作物灌溉的,可菜农依然把这种水灌大的熟菜推进国人的肠胃之中。其他地方不断报道的河流污染、近海赤潮、空气质量下降、任意排污等等,都在向国人发出着一道道紧急警示:这种肆无忌惮地以放弃社会道德与环境保护而带来的经济增长,是要不得的;如果我们还是这么急功近利浮躁短视,我们的后代就只能生存在气候恶劣的沙漠当中。

而如今,联合国公布的结果让我们领略到这种担忧绝非杞人忧天,而是近在咫尺的事。中国已经有了16个不宜人类居住的城市,那么其他城市的居住环境是否只能是凑合着、并也正在朝着最终的不宜心潮澎湃地飞奔也尚未可知。

且不说把像白沟那样的地方环境改善到可以与人类和睦相处所需要花费的代价,只是保持目前的环境状况不继续恶化就需要资源生产率有着数倍的提高。在今年4月24日召开的第三届“绿色中国”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牛文元教授发布了一个可怕的数字: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代价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在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资源生产率的提升同时意味着对于资源开采的加剧,而这也同样制造着危险的情势。例如中国早在十几年前就从石油输出国变成石油进口国,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需要的迅速增加,石油安全问题也日益绞恼着国人有关未来的各种预期。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走了一条很独特的道路;又由于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诸多背景因素,极大地制约了这26年来的社会发展方向,也形成了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

其间,人们对于把所有社会资源都动员到GDP增长方面的质疑不绝于耳,而且随着单纯追求经济高增长所带来的社会道德与生态环境这两个领域对于原本就异常贫瘠的资源的恶劣透支、以及这种透支在社会生活中的负面乃至毁灭性效应的逐渐显露,这种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有市场,并引起了党政高层的注意。但在社会上,为了经济增长而不惜一切代价的主张依然占据着所谓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高高在上的位子,增长就必须有代价,就必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类似社会道德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似乎增长是一副包治百病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

殊不知,这次上海国际科普论坛上发布的信息,却号召人们思索:我们到底干了什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