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房地产就是如此败坏着中国社会

(2023-01-18 13:47:52) 下一个

房地产就是如此败坏着中国社会

                              2007年5月2日

何必

由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编撰的“2007年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4》近日出版……(略。) 

大过节的,网络上还是能看到很多让人不快的消息。中国社科院的这个蓝皮书,又给社会兜头泼了一盆冰冷的水。

其实,我在节前就看到了社科院的这份蓝皮书的部分内容。当时媒体报道主要针对该蓝皮书里有关北京房价在未来三五年之内不会下降的内容。这种结论让饱受房价上涨之苦的北京人原本就揪着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我看到后,告诉了当班主创,安排记者采访了这份蓝皮书的主编。节目内容还是很有针对性。

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三月份,北京的房子价格同比增长了9。6%,在各类消费品中算是涨得非常快的了!市民:“北京的房价够高的!”“老百姓都接受不了!开发商定的高价!”(何必注,略。)

北京的房价还要上涨,这种结论恐怕让太多的北京人感到异常沮丧和恐惧。对于居无定所状态从心底里的排斥,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会对拥有一撞自己名下房子的传统观念顶礼膜拜,并且沿袭着“家”就是房子的习俗,固守着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几近背井离乡家破人亡的理念。但现在,北京房价还要上涨,这会让越来越多的北京人被边缘化贫困化。

而到了节日期间,还是有媒体不依不饶,逮着这份蓝皮书里的其他内容,继续让人们接受房地产领域带给全社会残酷的现实,让节日喜庆气氛一扫而光。

所谓“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房价之间的比值。从理论上说,“租售比”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当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由于租房体现的是一种真实的居住需求,因此当一个城市的房产价格迅速上升而房屋租赁市场的价格却没有随着出现明显增长时,就表明该地区的房产市场存在着虚高或投机行为。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规律来看,一般房屋租售比的警戒线是1:200。2006年我国部分主要城市的二手房价均出现了大幅上涨,而房屋租赁市场的价格却相对平稳,同时根据我爱我家、链家地产等房产经纪公司的统计,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中心城区的租售比已经达1:270~1:400左右,房价虚高倾向明显。

房价啊房价,有多少人在汝面前一败涂地落花流水,又有多少人谈汝色变避犹不及。那个蓝皮书的主编认为,房价不可能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的走势。这就怪了,越来越多的人对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种梦想渐行渐远,逐渐发现,自己距离这个人生目标日益沦落到痴人说梦的地步,这也是市场供求的功能?到现在,已经有几十万北京人无法承受高房价,不得不在毗邻的河北省安家落户,显示出涟漪般的扩散态势,按照如此趋向,最贫穷的人只能到荒郊野岭里刀耕火种茹毛饮血了,这也是市场的功效?如果依靠市场来决定自身的社会地位乃至生存质量,那么穷人笃定比死无疑。

看起来,这房价的下落好像是指望不上了。本来嘛,这房地产就是腐败重地嘛,那么多的官商勾结,那么多的委府政绩,那么多的吃喝嫖赌,都要指望着房地产呢,降下来,中国经济就完蛋了呗。

不过,也有人却大唱反调。3月21日中国经济网就有这么一篇。

中国房价为何居高不下? 其实想降也并非什么难事 

(何必注,略。)

这种结论于房价高企的主要原因是“是政府在市场中与民争利”的说法,也算是对委府的嘉许评价了。

而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已经病入膏肓。今年1月11日《瞭望东方周刊》刊载周榕《谨防城市发展的房地产化陷阱》一文认为,城市政府“经营城市”的房地产思维对“体质赢弱”的中国城市宛如虎狼之药,虽见效一时,却遗害长远……(何必注,略。)

事实上,中国的房地产领域逐渐变成中国社会的掘墓人,对把中国推到万劫不复的分崩离析地步起到着无与伦比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当中国社会转型过程本身被固化,强势利益集团更倾向于采用双轨制保全并扩大既得利益之际,1949年到现在社会发展中所有积淀下来的矛盾和问题都会演变为牟利路径和工具。而将城市化变成房地产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例证。

温铁军给我发来的“问题与选择——未来5-10年中国社会发展”研讨会内容里,中国社科院任外事局局长黄平直言不讳地表示:“我就反对搞城市化。城市化是个幻觉,很可能会产生我说的‘四无’:无地、无业、无家、无望。”

我在央视做经济学家演播室访谈节目时,巴黎百富勤总经济师陈兴动介绍了汤敏参与该节目,并且针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主题接受了采访。而今年4月媒体报道,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15日在广州参加“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广州研讨会”时表示,目前世界上的国家大多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其发展面临着分配不公、城市化、金融开放、产业升级、公共服务滞后等五大陷阱,如果解决不好就很难顺利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他说,很多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水平长期徘徊不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了诸如社会动荡、不公平等问题,经济上内需不足,增长乏力。因此要找出一种新的共享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以保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改善收入分配方式。

中等收入国家所面临的这些陷阱,在目前的中国,几乎都与房地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人们看到,当前的房地产商一个个都是神枪手,用居高不下的房价,把不久前还自以为是的所谓的中产阶级们一个个消灭掉,让其沦为社会贫困人口中的一分子。

而其中,媒体只是敢于面对房地产商不遗余力的指责和攻击,却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地把房价高企真正的罪魁祸首避而不谈。

也是在今年,也是中国社科院,在其社会发展蓝皮书中发布了始料未及的内容,那就是,当今中国社会最为紧张的关系,已经不是坊间流传着的所谓仇富,而变成了仇官。从我这等悲观主义分子的乌鸦嘴里,早就对如此结果感到理所当然大势所趋,而且连篇累牍地对委府的各式各样的行径喋喋不休。

现实情况是,居者有其屋这种古今中外都很妥帖的社会政策,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却成了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居住居然成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这个现象很耐人寻味不是?

其实,地方委府在推高房地产价格上具有着异乎寻常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各地委府都变成了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际,指望房价能够下跌,那才叫痴心妄想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