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浮出水面

(2023-01-24 00:49:18) 下一个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浮出水面

                          2007年11月27日

何必

昨天,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PeterMandelson)在北京出席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时表示,2007年欧盟进口中国商品发生问题有上升趋势……(略。)

好玩吧?看这么个报道,就像看一部好莱坞大片似的;而且,由于这当中的人和事都是真实的,就更加让人有着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那种乐不可支的感觉。

本来嘛,按照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基本立场,那就是国家事务与咱每一个国民何干?全世界是否掀起排华浪潮,中国究竟是不是负责任大国,反正与咱物价上涨和钱包缩水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当局面对日益恶化的国际局势总是气急败坏口口声声什么十三亿中国人民怎么着了,实际上,他们也配代表什么咱们?或者说,他们愿意代表就代表去吧,甭说仨代表,弄丫挺的百八十个代表还不就是人家权杖拥有者刚刚和小蜜亲过嘴口红还没抹干净的嘴唇一张一合之间蹦出来的胡言乱语?人家说要代表你,你敢说不让人家代表?而且,人家要代表你,是看得起你,像咱这等社会最底层混混儿,不也经年累月莫名其妙地被人代表着么?尽管我根本不知道,并且从来都不乐意,但人家就代表你了,你怎么着?所以嘛,国际上对于中国产品质量的态度转变,与咱们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干系。去他娘的吧。

话是这么说。俺老潘生长在北京,自然免不了皇城根儿里天子脚下臣民那种提茏架鸟高谈阔论的德行样,虽然是地地道道的社会最底层的混混儿,但说起天下事来也是唾沫星子乱飞纵横捭阖运筹帷幄好像真的统领千军万马似的,等把人家都说得不厌其烦了,自己回到被子长年累月都不带叠的猪窝里(今年是俺的本命年)凑合啃两口干粮连带半斤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二锅头自我放倒洗洗睡了。

还甭说,咱这种每日一骂,还真有人赏脸。昨天那个数落爱国者的文字,就有人通过看这种文字,改变了原本自称爱国的立场;而更有报纸编辑发邮件,订阅“何必先生‘一个人的报纸’”。真有不知死的!当然,就像文革期间的口头禅说的那样,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是,如果列位当中谁要是腻烦了,不愿意继续接收俺这等垃圾文字及其所附带的垃圾情绪,告诉我,我将不再发送。

胡聊八扯了半天,到底要说什么?

还是言归正传。说说这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吧。如果将各方面涉及此领域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也是颇为有趣的。

曼德尔森此次访华,一改以往的姿态,高调对主人进行批评。以前,此公即使对中国有微词,至少还是在背地里,当面就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如此大放厥词,还是很少见的。

这就招致中国产品质量归口负责人的国务院副总理的非常不满了吧。铁娘子动怒了吧,对洋鬼子甩脸子了吧。

地球人都知道的是,铁娘子明年两会后就要退休了,现在应该是其在职倒计时的日子了。可就这样,洋鬼子以及国内的方方面面也没让这个被国际上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干将光荣隐退荣归故里,在铁娘子就要离任的前夕诚心找不痛快。

我在央视时的同事、现在美国就学的王未名给我发来BBC的相关报道。

2007年10月2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28北京时间 16:2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吴仪退休 中国危机管理传承现悬念 

(何必注,略。)

薄熙来由于仰融事件处置失误而让中国在国际上遭受了太大的麻烦,他不受待见,这应该是个事实。曾庆红退休,让这个虽然是前任最高的领导人的亲信、但由于还是现如今最明白的主儿的离去,使得被国内外企盼的党内民主进程大大损兵折将。而吴仪的离任,则更是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朋友曾经让我就目前权力结构进行分析,比如太子党和团系各自占据半壁江山,如果在这二者之际进行帕累托式的选择的话,那么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显然,太子党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对于权力并不会那么急不可耐,并且由于不可避免的居高临下,更使得其平易近人可以成为常态。而团系则一直是党的小弟弟,只能作为党的先遣队和后备军,战争期间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建构模式,使得团组织全面复制党的格局,并因此而失去了其独立性和超越性,完全成为在党的后面亦步亦趋者;随着执政党地位的确立,团组织就更成为向党输送党务人员的地方,因而,团务工作也就越来越被中国特色的政治生活边缘化,干着秘书和随从的活计;这种天然的欠缺,使得团系向上看成为不二的群体行为模式选择,而失去了对普罗大众的基本关注;而一旦掌握权力,就会发现团务工作并不具有任何日常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性,使得面对错综复杂的事务束手无策;更为重要的是,习惯了依附于党的工作作风的团系人员,当真正站在了执政党的高位时,却失去了可以依附者,在集体领导的名义下,必然有着打左灯向右转的路径依赖。因此,当实在没有上佳选择之际,太子党也许会比团系更让人放心。

这原本是个很大的题目。但是,我却对于操作如此题材胆战心惊。要知道,现如今意识形态管制越来越严酷,虽然我处于社会最底层,但毕竟人还在内地,分分钟就能够被收拾,不管是白色恐怖也好,红色恐怖也罢,反正人人自危的状况会愈演愈烈。我又不像现如今几乎所有贪官污吏都手持好多本护照随时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为了苟延残喘,实在不敢造次。这也是我说过的,虽然自称为口无遮拦,但还是有太多太多的话题不能去碰。我曾经自我毁灭过,简言之,曾经死过,可以说,我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不过,让权力整到了不得好死的地步,恐怕现在的利弊权衡后,暂时苟且偷生为好。这为此,向给了我很大帮助、希望我能够进行太子党与团系优劣比较专题分析的朋友表示歉意。

吴仪离任留下的权力真空,也显示了中国官僚体系素质日益下降的趋势。这也能够从接班人并没有出现在上一届最高班子里面看出。现实情况是,政治路线决定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而人员安排已经让王力雄所分析和期待的出现“超越者”的可能性化为乌有(有关这个话题我会专门讨论)。当然,上面提及的朋友迄今为止还是对如此局面有着虽然“喝杯凉水吧”的慨叹、但总是不肯善罢甘休、对类似多维网何频做出的让全世界或者大惊失色或者大快朵颐的预测还是不肯认输、总是对现如今的局势恋恋不舍地抱有侥幸心理,这恐怕也是让人匪夷所思的。

回过头来再说食品安全。中国因此、以及其他产品质量问题,成为国际上的过街老鼠,着实让中国很是难堪。为此,中国的头头脑脑们忙不迭地做出着各式各样的急扯白脸的表态。友人给我发来的外电的相关报道。

中国为其食品安全工作辩护

(何必注,略。)

今年以来,中国质检总局成为了新的政治明星。李长江突如其来地一夜走红,摇身一变成了全世界最为光彩夺目的公共人物,实在拜中国产品质量屡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之福。质检总局采用了什么高科技和顶级监测系统,其中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是,这种高投入之中又让多少人“先富起来”、在财政预决算监管体制形同虚设的情况下,其中有多少被中饱私囊,更是令我这等从来没见过大摞钱币模样的人穷凶极恶地想入非非。质检总局借着如此事件大发国难财,也让人唏嘘不已。

而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得衙门纷纷高调粉墨登场,还不仅仅是质检总局。王未名发BBC相关报道。

2007年08月1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4:38北京时间 12:3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批外媒夸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何必注,略。)

中国每天死于抗生素滥用成千上万,曾几何时见到过卫生部如此气急败坏地公开表态过?正是因为这个事件涉及到的是外交官,在类似周恩来“外事无小事”这种殖民心态的治理思路下,才有了这位发言人的语无伦次。换句话说,内事就有小事,国民的死活就可以忽略不计。普天之下,有这等拿着纳税人的性命当作儿戏的权力机构么?

也正是这位发言人,在2003年非典初期,张文康隐瞒疫情的举措当中,充当哈巴狗和传声筒,后来,不得不眼巴巴地目送部长大人丢官卸职;(当然,张文康此后东山再起另谋高就,显示出中国权力问责体系的荒诞不经,这个问题于此不赘。)而此后兼任卫生部长的,正是铁娘子吴仪,显现出救火队长临危受命的风范,可也折射出中国官员体系在逆向淘汰机制下就像北京土话里面所谓“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无官可选的窘境。

还是这位发言人,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全国范围内医护人员竟然头戴钢盔上班的景象蔓延的情况下,把责任推卸给媒体,认为是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才使医患关系紧张到如此程度的。这种说辞,与前面他就韩国外交官死亡事件的喋喋不休何其相似乃尔!

这个家伙此言甫一问世,立即引起了社会上的轩然大波。媒体和网络上对其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人们质问,这种指鹿为马本末倒置的货色,怎么还能够在卫生部发言人的位置上人模狗样地混吃等死?莫非中国还有点子常识和良知的人都死绝了?中国的官员们黑白颠倒混淆是非睁着眼睛说瞎话居然成为不可避免的常态,这是什么世道?

我倒是不以为然。现如今中国的各个委府当中,如果不如此才叫怪了呢。去年,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公开表态说,中国社会应该像保护国宝那样保护他,我就写了“王旭明理当名列最欠揍找抽人物”,得到了网上千篇一律的赞同。

但是,这种寡廉鲜耻的家伙,不照样在衙门当中招摇过市无法无天?纳税人又能奈丫挺的何?

如此,官方与民间好恶相反,也就在所难免了。虽然说,“凡是当局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当局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这种言辞和立场未免有偏激之嫌,但官员逐渐沦为人民公敌却是有目共睹的。

如此,卫生部有关食品安全的解释被坊间嗤之以鼻,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这还不算完,商务部也跟着凑热闹。王未名发BBC报道。

2007年08月2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7:28北京时间 15:2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商务部:中国制造就是世界制造

(何必注,略。)

怎么样?看到了吧,中国的官员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吧。连他们兜售假冒伪劣的公开表态都如出一辙。

他们的说法是,如果没有“媒体炒作”,中国的产品质量也就不存在问题了。似乎,是媒体才使得产品质量问题得以产生。全世界贼喊捉贼的恶劣伎俩,恐怕也莫过如此了吧。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中国制造就是世界制造这种胡言乱语居然能够从中国的高级官员嘴里说出来。按照这个逻辑,中国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中国的。中国产品就是世界产品,中国的假冒伪劣就是世界的假冒伪劣,中国的造假贩私就是世界的造假贩私,中国的男盗女娼就是世界的男盗女娼,中国的欺行霸市就是世界的欺行霸市,中国的黑砖窑就是世界的黑砖窑……中国昏庸无能的官员如此说辞,也不怕全世界的人笑掉大牙?更不怕国际上对中国有大国沙文主义觊觎全世界领地的非议?

副部长、部长助理出来还不算,部长大人也争先恐后地亮相。王未名发BBC报道。

2007年08月2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3:04北京时间 07:04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薄熙来:勿用产品问题搞贸易保护

(何必注,略。)

嘿嘿。

怎么样?刘德华那句广告语怎么说来着?“听我的,没错的”。

我真怀疑,中国官员可能都是一个妈养的。毕竟,连双胞胎的言行举止都不会如此整齐划一。

我看到,也能够收到我这类垃圾邮件的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曾经就中国嫦娥火箭成功发射而对中国产品没有借助如此大好时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发表过评论,认为中国产品们应该抓住如此良机。其实,中国产品还要什么知名度和美誉度,商务部的部长以及其他官员们就足以惊世骇俗了。

前年,我就曾经指名道姓地对商务部进行过冷嘲热讽,而商务部看到我的文字,找到博客网站,希望与我接触。我的答复是,懒得理睬他们丫挺的;如果真的认为我写的有毛病,那就法庭上见。

说归说。面对汹涌而来的指责,中国方面不得不做出安排。王未名发BBC报道。

2007年08月1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06北京时间 18:06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委任吴仪领导产品食品安全小组

(何必注,略。)

引人入胜的是,该报道中的“中国国务院在周五(8月17日)发表《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强调不会让不合格的食品出口”的说法。不会让不合格的食品出口,那么,会不会让不合格的食品留在国内呢?语焉不详。

开篇吴仪不满的过程中,也涉及到,中国产品合格率与出口产品合格率存在着近10个百分点的差距。换言之,中国产品在出口与内销方面存在着质量差异,中国内地的国民所遭遇到的产品,比中国出口的产品质量还要差劲。

众所周知,被中国人称谓一衣带水的日本,其举国上下的共识是,凡是产品,最好的留在国内,其次才给欧美,最差的给中国。人家的利用很简单,日本是靠着日本的纳税人供养的,外国人并没有为日本税收做出什么直接贡献,因此当然只能享受比日本人次之的产品质量。

通看全世界,这种治理基本精神和原则被当作是普世价值。

唯独中国例外,洋鬼子可以享受比中国人更为安全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和服务。

说卖国求荣也好,丧权辱国也罢,这就是了。

这场乱局并没有停止。王未名发BBC报道。

2007年10月3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54北京时间 04:54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通过新《食品安全法》草案

(何必注,略。)

通过立法来保证食品安全,这似乎能够让人们放心了吧?

在中国,腐败无处不在。其中,立法腐败早就成为了妇孺皆知的情形了。

通过对立法权的争夺,委府各个部门已经形成了将部门一把手意志转换为部门意志再蜕变为国家意志的全部链条。这也形成了中国的法律多如牛毛,但各个法律之间却南辕北辙彼此冲突、让执法者和司法者在实际操作当中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同时,立法本身成为争权夺利的过程,以及通过立法过程完成对权力约束的彻底摆脱,也就是当前乱象的制度根源。

在实在无法忍受排山倒海似的针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指责时,中国方面也就不得不违背什么主权和内政之说,俯首帖耳地向资本主义甘拜下风。王未名发BBC报道。

2007年07月2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4:32北京时间 12:3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将出台《食品馅料》国家标准

(何必注,略。)

这当中,最让我们耳熟能详并且胆战心惊的,莫过于导致今年我被迫仓促出国的所谓纸箱包子馅儿事件了。到现在,人们成为共识的是,中国为了食品安全牺牲掉一个电视台。

问题依然存在,场上还没停歇。王未名发BBC报道。

2007年08月2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10北京时间 16:10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卫生部向世卫通报食品安全情况

(何必注,略。)

如何?又一个“听我的,没错的”吧。

我早就认为,但凡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当局总是会在揽权卸责的基本路线下,从来不谈自身监管缺失问题,而将责任推卸给外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站在最前沿的往往是中国原本就岌岌可危的中小企业(包括微型企业,下同)。每次整顿治理,都是将中小企业作为排头兵和倒霉蛋。不管是矿难治理,还是环境治理,抑或食品安全治理,全部流程当中,中小企业都被当作是替罪羊。而这个过程中,对于好大喜功的中国来说,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歼灭中小企业的功德圆满。

被国际上气势如虹的指责搞得气急败坏的中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也做出了反击。王未名发BBC报道。

2007年07月1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27北京时间 02:27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暂禁从七家美国公司进口肉制品

(何必注,略。)

另外,友人也给我发来媒体的相关报道。

中国暂停美国几种肉类进口 记者: 东方

(何必注,略。)

事实上,国外媒体早就指出,中国的食品产品质量问题并不是最严重的。光是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食品问题的质量问题就要比中国高出许多。把所有问题都指责向中国,是不公正的。

但人们也在思忖,为什么会如此?

这个问题,今年我在挪威时就已经涉及,实际上,新一轮的冷战已经开启,铁幕正在形成,逆全球化的势力已经风起云涌,并且从单纯的民间行为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整个世界正在趋向于保守主义。这给那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兜头一棒,表现出对所谓市场化的反动。

这种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王未名发BBC报道。

2007年06月30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13北京时间 18:13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反驳美国限制进口中国海鲜

(何必注,略。)

今年我出国之前,在凤凰卫视曹景行主持的“景行长安街”节目中评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节目中,就曾经表示,目前中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当中与国外方面的你来我往,已经具备了贸易战的全部要素和特征;而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更是离奇:一方面,动用反倾销手段的频率和力度加大,另一方面,美国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但却是使用了只对市场经济国家才采用的反补贴调查的武器,这也开辟了逆全球化的先河。如此举措当中,能够引发人们对于全球化到底会何去何从的深刻思索。

曼德尔森说哪怕1%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无法容忍的。这话对不对呢?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总量巨大,昨天的消息说,欧盟方面认为,欧盟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得已经让欧洲人越来越不耐烦的过程中,每个小时就损失1500万欧元。如此巨大的贸易总量当中,存在1%的食品质量问题就非同小可了。要知道,这个1%(这还仅仅是习惯于说假话的官方数据)具体到受害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了。

问题更在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是否能够禁绝呢?

多年的朋友许峥给我发来了相关的材料。

重金属引发中国食品安全新隐忧

(何必注,略。)

王未名发BBC相关报道当中,也有相关的内容。

2007年04月0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6:36北京时间 14:36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进行土壤调查确保食品安全

(何必注,略。)

呵呵。

看到了吧,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个简单的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问题,而是涉及到了中国这个世界飞地和人类垃圾场的结构性问题。如此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不可能禁绝的,反而是会愈演愈烈的。

在外国人比咱们享受着安全的中国制造的食品之际,咱们什么时候死,或者怎么个死法,还不值得咱们左思右想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