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咱中国史无前例地发现新铀矿啦

(2023-01-28 01:17:44) 下一个

咱中国史无前例地发现新铀矿啦

                             2008年2月25日

何必

中国铀矿地质勘察获得重大成果,新发现特大型铀矿……(略。)

咱党报就是这么咋咋呼呼的。找到这么大个铀矿,“史无前例”啊。连党报都如此兴高采烈,那咱中国人还不得屁颠颠地乐不可支?太应该为咱们伟大祖国的成就而乐不思蜀了吧。

本来嘛,这铀可不是个简单的字眼儿,但凡提到这个劳什子,恐怕人们都会与核武器联系起来,特别是由于伊朗浓缩铀风波,到现在还没有消停呢。

而类似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的经济加速发展以来,对于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导致全世界所有资源型产品价格猛涨。不光是石油在今年一开始就突破了百元美元大关,自从2004年中国煤电供应紧张而导致大规模拉闸限电起,全世界的煤炭价格就一路飙升,各国都跟着中国国内残缺不全的市场化倒霉,享受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后果。

因此,用生物燃料替代自然资源形态的能源,也就是不可回避的手段。但是,人们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外电对此有着分析。

成本高企挫伤生物燃料前景

(何必注,略。)

看来,对于类似核电的需求,还是要放在显要的位置。目前,中国有太多的地方都在争先恐后地要求在核电站方面立项,而福建省可能创出一年之内开工两座核电站的纪录。

俺以前曾经涉及过,在全世界,日本的核电技术已经成为占据制高点的层面,并且早就对中国所有核电站具有大权在握的控制态势。对此,人们惊呼,中国的核按钮到底在谁的手里?

问题还不止于此。

国内媒体报道,我国稀有金属流失美日现象严重。稀有金属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必需的不可再生资源。日前,日本政府决定对已维持20年的金属资源保障政策进行修正,扩大稀有金属品种储备范围,将目前储备执行的7种稀有金属对象扩大到10种,增加铟、铂及稀土三类。而近年来,我国稀有金属出口顺差却在逐渐加大,并大量流向美、日。目前,政府逐渐意识到国内大量稀有金属流失和美日囤积稀有金属的事实,并将积极筹备建立铜、铀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国家战略储备。

而友人发来的内容,看了就更让人触目惊心。

*****

2007年11月16日 16:05

Fw: 自己的稀有矿产当垃圾卖,别人的铁矿一涨再涨

(何必注,略。)

嘿嘿。

稀有金属被贱卖,这恐怕是个不争的事实吧。如果谁能够借着市场化的名义,将这些稀有金属的命运为国人、最起码是国家带来最大化的利益,也还让人说得过去。

美国和日本,竞相大肆购买中国的稀有金属。国际上对中国改革开放总是抱有力度不够速度不快等等微词。当然啦,地球人都知道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实际上就是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过程。

比如自然资源极度贫乏的日本,为了保持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在全世界展开了静悄悄的资源争夺。最近一轮的铁矿石战斗中,中国被小日本狠狠耍了一顿,不得不接受铁矿石大幅度涨价的结果,使得中国铝业与米国人联合收购力拓股份这种被媒体称之为可歌可泣的举措一文不值。这种结局,凸显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意图。

再比如,中国是煤炭大国,在与国际接轨的喧嚣当中,在国民经济对出口有着越来越高的依存度之际,中国的煤炭对外出口到了国内商家打破头的你死我活的程度。结果呢?小日本趁机以低到了令人难以想像的程度的价格,大规模进口来自中国的煤炭,规模大到了超出其需求数倍,并深谋远虑地将用不完的煤炭填海,形成了中国的煤矿向日本的平移。

而从2002年起,中国就从煤炭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

这种状况,在中国的其他自然资源领域,莫不如此。日本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却要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中国的森林资源消耗,在改革开放这么短短30年中,出现了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快速局面。

卖吧。

老舍不是说了嘛,闲着也是闲着。

可咱中国人,什么时候在全世界就这么心甘情愿地变成婊子了?奶奶的连个牌坊都不给立。

还真就像上面的跟帖说的那样,这些他妈的奸商,不作为的政府,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

这么看,开篇党报欢天喜地大呼小叫发现了史无前例的铀矿,其后果又有什么值得咱们昂首阔步的?

啊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