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奥运奖牌上的中国文化带来的别样风情

(2023-02-07 13:08:05) 下一个

奥运奖牌上的中国文化带来的别样风情

                       2008年7月22日

何必

奥地利《标准报》7月20日历数了北京奥运会创造的新记录和与众不同的地方: ……(略。)

呵呵。

高福利下的洋鬼子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挖空心思琢磨咱们的奥运会。

当然啦,这是说咱好的;说不好的嘛,就给屏蔽啦。

该报道上还煞有介事地提及:奥运奖牌上的中国文化:中国印与玉璧……

奥运会,成了展示咱们文化的一次绝佳的机会。

为此,把咱们的兜掏得干干净净的,花费了比上届的雅典奥运会高出三倍的银两,弄得最为挥金如土,显示专制帝国的浩大存在与无穷无尽的财富,并因之而具有了向全世界宣示专制合法性与有效性的物质力量。

果然如此吗?

改革开放后,人们就进入了对中国文化的妄自菲薄当中。人们说,1980年代的中国是人文系(这是相对于1990年代的财经系与现如今的宪政系或者社会系而言)主导,那时,对中国文化的釜底抽薪很是风行。

我刚刚从监狱里出来,被巧合让我成为1980年那场讨论的马丽珍介绍下,参与到了当时很是红火的《走向未来》丛书做跑腿打杂的编务事情,也因此阅读了大量该丛书的内容。

该丛书中谢选骏在其《空寂的神殿》当中认为,中国文化圈终于没有造就一个统一神系,以综合原始神话的各族系并构造一统的宇宙神话。这表明,在我们民族心灵的最隐秘处,民族文化的共同体精神不及家族主义那么强烈。只有氏族族源神话而缺乏人类共源神话的现象,指明古代中国神话的世界观中缺乏世界眼光和全人类共同渊源的意识。(走向未来丛书谢选骏《空寂的神殿》第53页)

而该丛书群体与其他一些精英所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河殇》曾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个专题片的主旨,就是倡导西方的(海洋)蓝色文明对中国的(大陆)黄色文明的优越性以及势在必行的取而代之。

到了1990年代,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否定性趋势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取代人文系而占据中国主流话语权位置的经济学家们也对中国文化耿耿于怀。(何必注,略。)

看到了吧。中国文化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到了本世纪,人们还是对此喋喋不休。在“问题与选择——未来5-10年中国社会发展”研讨会上,清学社会学系的教授张小军谈到:什么是中国的“钢斧”?很简单,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何必注,略。)

不过,中国的左派似乎对于这种认为中国文化已经破败不堪的说辞不以为然;更是对于毛泽东史无前例直截了当地向文化开刀发动文化大革命并被邓小平以降的领导人煽风点火从而形成中国社会对于文革谈之色变诚惶诚恐避尤不及的说辞怒不可遏。

“漫长的革命”——毛泽东与文化领导权问题

韩毓海

(何必注,略。)

嘿嘿。

可有趣的是,中国的右派对于这段时间中国文化的走势与结局,给出了与左派截然相反的图示。詹奕嘉发来相关内容。

詹奕嘉

2008年4月5日 0:14

近期网文共享^_^

中国文化吁天录.doc

中国文化吁天录

作者:朱大可 提交日期:2008-3-30 16:32:00  | 分类: | 访问量:2421

(何必注,略。)

对比着看中国左右派对中国文化在当代的演变历程,以及各自表述上的意象,是不是很有趣?

当然,我也看到了类似新左派汪晖有关应该加强中国文化自主性以及其他人的涉及内容。于此不赘。

人们也在思忖,西方文化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

西方文化为何能名声远播

许博渊

(何必注,略。)

我写的这类文字,招惹了不少人的反感,在网上经常被骂得狗血喷头,连带祖宗八辈都跟着我倒霉。对此,我时不常就得有气无力地反击一下。奶奶的,这也叫做“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的博客你可以不看,可以不同意,贼的骂我还不算,把全家都给捎带上了,这算什么言论自由?所以嘛,现在我根本不看我的博客,完全交给他人打理。当然啦,最近的文字几乎无一幸免,全部被删除,被和谐掉啦。咱也懒得追究博客网站的责任,或者是谁赋予他们丫随意删除作者文字的权力这类明知故问的垃圾问题。

有人看到我针对指名道姓骂我的文字的反击的文字后,发来邮件。

lurzlg@*****

2008年1月16日 13:53

Re:潘祎的稿子

看到老潘头又被人骂,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一种虫子你跟他说冬天的冰有多寒冷,它会没有感觉,然后还会回问你,什么是冬天的冰,你他妈的少搞笑了,然后无语。

老潘头果然厉害,就汤下药,你不是不知道冰吗,那就说点你知道的。人生如世,南辕北辙,老潘头已然化境,左右逢源。

其实,如果你今天吃饱喝足,有房子有老婆,有空再生个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世界还挺公平的,有吃有喝有什么不好,但是,也有人很不好,或者说运气不佳,社会上不公,制度上的不正义全碰上了,而且就是不服输,竟然还快乐的活着,这要是明朝清朝的什么时候,后面这种人得去隐居,不然在这世上不被打死也被唾沫淹死。最后引一句清代诗人的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老潘。

戏言,另附一文,谈中国专制文化,看过之后再读潘老师文章或更有益。

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站在权力架构的门外,透过一丝缝隙,看到的是阴阳两面。在历史的很多时间里,中国传统政治就是实质性的法家政权和教化工具性儒学的联结,是“阳儒阴法”,说一套做一套,挂羊头卖狗肉。

阴阳两面---管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何必注,略。)

嘎嘎。

想想也是,作为社会最底层的混混儿,过着形单影只朝不保夕两袖清风一贫如洗的日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好不容易结了次婚,还他娘的离异了,孩子也归了人家,自己形影相吊风烛残年,拖着老迈而多病的身体,成天到晚兢兢业业地看空唱衰,却保持着悲观主义的乐不可支,到哪儿都属于老顽童的活宝架势,成为开玩笑的主力。图嘛许的呢?

崇洋媚外之凤到现在也没有见到消停的迹象。

詹奕嘉

2007年9月30日 0:18

中学为私 西学为公

(何必注,略。)

这个作者是我看到的最坚定不移的的崇洋媚外者,是中国右派阵营当中最殚精竭虑摇唇鼓舌、但却又是最不着调的主儿。他所有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右派阵营却需要如此这般的主儿来拾遗补缺,按照北京人讲话,叫做“填璇”,就是填补人嫌狗不待见的地界儿。比如制作电视节目,明明20分钟可以结束战斗的,可时长要求必须得延长到28分钟,于是乎就有了上面那样的有没有都无俅所谓的说辞来滥竽充数。

詹奕嘉

2008年1月15日 15:15

近期网文共享

我国文化软实力“软”在那里?

丁言

(何必注,略。)

有关奈的软实力,也如同其他舶来品一样,被中国人吵得不亦乐乎。反正,洋鬼子的玩意儿就是不容置疑的,像洋快餐那种在其本土无异就是垃圾的货色,到了咱中国就登堂入室粉墨登场,摇身一变成为咱顶礼膜拜的圣物咧。

陈永苗发来了他对中国文化的避讳。

维权运动是立宪科学迟到的补课

陈永苗

公民社会与政府的分野

(何必注,略。)

作为被海外称之为“北京知名的宪政学者”,陈永苗也在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上发力,对文化政治掺和搅扰市场并对权利的侵害如履薄冰。

到底中国文化是个什么样呢?众口一词莫衷一是,群魔乱舞异彩纷呈。

也许,我们还是要回到顾准。《顾准文集》第348页有言如此:

科学与民主,是舶来品。中国的传统思想,没有产生出科学与民主。如果探索一下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根据,也可以断定,中国产生不出科学与民主来……

嘻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