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互联网管理更上层楼

(2023-03-06 01:21:02) 下一个

互联网管理更上层楼

                                        2009年6月9日

何必

解放军报……网瘾青少年:谁来拯救我……(略。)

嘿嘿。

知道这则报道意味着什么吗?

看看就会明白了。

对于互联网,相关信息浩如烟海。随便从俺的资料库里,就能够信手拈来如此这般。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的中文媒体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媒体上也有着针对互联网的所作所为。

(何必注,略。)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蒋兆勇发来他的文章。

(何必注,略。)

崔之元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老周发来的参考材料。

(何必注,略。)

在美国的大学任教的王飞凌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王飞凌也发来该作者面对中国内地愈演愈烈的网络控制心灰意冷要停笔的慨叹和遗憾。

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上海王炼利大姐发来她的作品。

(何必注,略。)

而最新的消息,则是洋鬼子的中文媒体上如此内容。

中国收紧互联网控制

(何必注,略。)

嘎嘎。

现在清楚了吧。开篇军报为什么会发表那么一篇让人看了云里雾里找不着北的货色。

中国当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控制啦。

互联网给咱们到底带来了什么?

从互联网本质上来说,虚拟、快捷、平等、互动、开放、自由等等,都构成了对传统信息流通方式的致命性挑战。而如果把其中每一个特质分别拿出来看,都是咱中共当局咬牙切齿的啊,没有一个是他们丫能够接受得了的。

当然,互联网加剧了快餐式思维方式的流行,成就了所谓碎片化的“亚文化语言”及其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但是,对于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说,互联网则具有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作用。

当官方对已经名存实亡的意识形态加强控制之际,公共话语的存在就变得越来越艰难和危险。

传统媒体已经完全被官方所垄断,那上面已然没有了任何民间和社会的空间。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在官方媒体上的言说领地日趋逼仄。即使是像南方报业集团那样曾经被看作是口无遮拦者,也屡遭重创,在类似三鹿毒奶粉事件上哑口无言,让东方报系捷足先登。南方报业集团的蝇营狗苟,也只不过是当局内部自由派的舆论阵地,与真实的中国民间渐行渐远,乃至形同水火。从该报系对于资本的顶礼膜拜,就可以看出个大概其。

而北方的中国青年报则在陈小川糊里糊涂的引领下,更是成为一张不折不扣的二报纸。

至于说中国新闻周刊嘛,也逐渐没有了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勇气,尽是些个虚头八脑的泛泛而谈。

这些个右派媒体,与时局一样,江河日下。

至于说左派嘛,温铁军离开《中国改革》,汪晖、黄平被挤兑出《读书》,官方媒体里左派几乎没有了立锥之地,剩下的,就是南方报业集团里的《21世纪经济报道》还时不常耗子掀门帘露一小手,发出崔之元这样的新左派人物的声言。

总体看,中国社会里民间的言论领地有利于少。

拜互联网之福,提供了一个在10年前人们都始料未及的民间信息集散地。

胡温亲政初始,摆出一副亲民姿态,在孙志刚事件、SARS事件等上,对互联网上汹涌澎湃的浪潮给予了关注和重视,并且做出了反应,以至于废除了收容遣送条例,对张文康和孟学农进行问责,而且此后还有了行政许可法的粉墨登场等等,给了中国社会一个假象,似乎人们真是迎来了真命天子,可以实实在在地执政为民了。

造化弄人。

民不聊生,劫贫济富,以钱为纲,官富民穷。

这种态势,在胡温任上愈演愈烈。

或者说,胡温在坐视乃至纵容如此态势的甚嚣尘上。

各式各样的天灾人祸接踵而至。

胡温如果还想抱住执政为民的假象,势必与官僚体系不共戴天。而要知道,胡温本身就是这个体系的必然产物,是在这个体系里赖以存活并且苟延残喘的,须臾不可离分。

于是乎,就有了孙志刚事件和SARS事件如果再往后拖延发生几年,情况会完全不同的景致。最为突出的,就是去年汶川地震和三鹿毒奶粉事件。

从中,人们看到了,中南海的真实嘴脸。

整个一个口儿犯,口是心非,口惠而实不至。

非但如此,官逼民反不说,还不准许民间发出任何异议之声。

针对上访的暴力的如火如荼,就是个例证。

早在十多年前,人们就知道,中国豢养着三十万网络警察。

而此后,中国当局对互联网的控制越来越严酷。想必,网络警察的数量与日俱增。纳税人不堪重负为此掏腰包来为自己挖掘坟墓,也自不待言。

任何官方认为不利于自身统治的内容,都在互联网上被强制性消失。

以至于很多网民发现,如果在网络上进行创作,最终传播的基本上都是些个乱码。

网民怒不可遏但又无可奈何,这才有了“草泥马”的如日中天。

可以说,在专制体制下,互联网成为民间最后的节节败退的阵地。

现在,中南海要对互联网进行进一步的控制,从电脑里就实行所谓的“绿坝”行动。

胡锦涛、温家宝口口声声公民四权,什么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鬼才会相信呢吧。

这四个权利里最为重要的、作为基础和前提的,是什么?知情权。

可是,咱们这一生力,什么时候有过知情权?宣传部门对于官方媒体成天到晚三令五申的什么宣传精神、宣传指示,都是些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内容。有人说,如果真是遇到有心人,把这些个宣传禁令汇集起来,会是可读性非常强的让人先前仰后合然后哭笑不得的畅销书。

官方媒体指不上。

官方就对民间传播渠道下手。

这次倒是干脆,直接在电脑里设置访问障碍。

官方美其名曰又是扫黄打非,但实际上,尽人皆知的是,官方整治互联网违法乱纪的措施什么时候有过成效?

看看前面引述的互联网违法犯罪,已经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吧。

网络暴力,现在已经无处不在。

对于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们谈之色变。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攻击、等等,有哪个消停那篇一星半点儿了?

公务员考试、高考、司法考试等等,利用互联网作弊也是非常热闹吧。

至于说网络病毒攻击、网络木马对于他人财富的明火执仗的夺取,当局又有何作为?

铜须门、虐猫等事件里,人肉搜索背后的网络暴力已经让互联网成为公害。

但是,这种民间领域里的自相残杀,终归是不会让气急败坏的网民感觉过瘾的。毕竟,这种方式和结局的危险性和成就感都很低。

既然虚拟是网络化的特质,那么在安全性的庇护下,道德集体性审判(其正当性姑且不谈)注定会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减。

矛头也自然而然会转向。

从道德转向民间执法。

对象从民间无良行为人转向富人,最终,由于中国的富人群体集中在官员阵营,网络执法指向官员及其所拥有的公权力,也就在所难免。

在当局反腐倡廉声嘶力竭嚷嚷了十多年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情况下,类似人肉搜索等互联网手段成为民间反腐的有效工具,并且也实实在在地出现了网民“双规”了周久耕的旷世奇闻。

如果任凭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中国官场危在旦夕。

毕竟,从最高领导人开始,无官不贪。

如果对人肉搜索听之任之,那么中国官场会横尸遍野恐怕不会剩下什么喘气儿的。

这才有了徐州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的必然性。

而当局控制互联网,就是为了禁止民间反腐,借以延续自身无恶不作的统治。

屏蔽互联网消息来源,也就是那些拿着咱们纳税人的钱胡作非为的贪官污吏们苦思冥想弄出来的狼心狗肺的创造产物。从电脑那里,就让使用者无法登陆当局反感的网站。

权力与权利的侵害,也算是演绎到了炉火纯青了吧。

他妈的,什么玩意儿!

萧功勤曾经对我在文字里总是污言秽语颇有微词,发来邮件表示了不满。他实在应该去网上好好看看“草泥马”的相关内容啊。在中国,不污言秽语,还有什么其他方式可以表达并且行之有效么?

在日本做客座教授的常凯这两天给我发来邮件,说我是议论“话太糙”,但又跟了一句“但理不糙”。谢谢常凯啦。我们相约,等他八月份从日本回来,相聚一起喝二锅头哪。

绿坝行动,会让电脑平添诸多风险,造成运行速度慢、被病毒攻击可能性加倍提升、访问网站经常会不问青红皂白受到禁止等等情况的发生。

设想一下,既然互联网对中共统治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威胁,那么还不如把互联网一掐了之呢吧?

但是,不中耶。没有了互联网,中共的统治就更加危在旦夕。这帮子狗娘养的不是口口声声要信息化嘛。

所以,才有了针对电脑的绿坝行动。

与其如此,不如干脆让中国所有的妇产科也实施类似绿坝工程,在胎儿刚刚出生时就进行大脑手术,切除其思考功能,这还不是对图谋不轨可能性更加直截了当的釜底抽薪?

哈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