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通货膨胀最大受益者的议论纷纷

(2023-05-17 14:03:19) 下一个

通货膨胀最大受益者的议论纷纷

                              2011年2月7日

何必

2月4-6日主要事件回顾……(略。)

这之中,通货膨胀还是全世界关注的重点。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呵呵。

通货膨胀很是麻烦耶。

如果说,1989年的通货膨胀造成的广场骚乱之后,紧接着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纷纷转型而被人们称之为“苏东波”的话,那么现在则是通货膨胀的同时,在中国当局和军队开枪之前,就已经沸沸扬扬并且让全世界几乎可以同步知道进展(这在1989年是不可能的)的中东波。

现在,中国委府对于埃及局势惊恐万状,控制报道。

嘿嘿,现如今全世界无论出现什么事情,最终都有可能成为中国当局的心腹大患。连个南半球的智利矿难救援,都会演变为国民指责中国当局对井下工人草菅人命的由头,维基解密成为中国贪官污吏贪赃枉法行为大曝光,突尼斯危机也直接让中国当局如坐针毡,埃及开罗广场上示威游行的埃及人要求穆巴拉克下台,居然打出用中文书写的标语(要知道,如果出现英、法、俄、西班牙、意大利等等语言的标语,都不会有那么强烈的传播效应),其中错别字不少,看到这样的图片,胡锦涛、温家宝等等会不咬牙切齿又胆战心惊么?

中东波再加上通货膨胀,可够中国当局喝一壶的吧。

1989年时,光是个物价飞涨,就让中国委府不得不向手无寸铁的国民开枪。现在还有个中东波,埃及军队表态不会对人们动武,这让中国当局很是棘手耶。今年,乱象已现。如此,中南海会不会下令开枪?军队会不会开枪?在美国的魏京生(他也能看到俺如此文字)说军队不会开枪,俺认为他这种论断纯属胡说八道。这另当别论,于此不赘。

在美国的王飞凌最近发来邮件,洋鬼子在热热闹闹地讨论“如果中国失败……”的问题,有洋鬼子总结出中国失败的四大原因,这与前面引用洋鬼子中文媒体有关中国通货膨胀受益者的分析异曲同工。而王飞凌所发内容俺会适时传播,于此不赘。

看看洋鬼子分析中国通货膨胀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吧。

“人民币实际升值”。

这很是让人五味杂陈吧。张昊发来在美国的大学里执教的谢田的文字,认为人民的币到底是应该升值还是贬值,这似乎越来越不是个问题了。谢文谈到,纽约的徐水良(他也能够看到俺如此文字)对中国财经问题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但是张昊却早就从俺的文字里看到徐水良连篇累牍的说三道四、以及俺对徐水良、还有国外其他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下同)滔滔不绝的评头论足了。徐水良对于财经问题有过什么样的宏论?俺看了徐水良那么多文字,也没有发现他提出什么很值得称道的见解或者发人深省的警告,这么多年,俺就记得徐水良有关中国现在根本不适合搞私有制的论述还是可以一提,其他的实在乏善可陈。而谢文基于徐水良,认为人民的币实际上应该贬值,只不过中国处于大的灾变前夕,人民的币升值是个不折不扣的假象,是别有用心的局面。

有关人民的币币值问题,俺怎么着也说了不少于二十个专题了吧。俺坚定不移地认为,人民的币应该大幅度贬值,而洋鬼子故意让人民的币升值,表面上是改变中国委府经年累月压低资源、环境和劳动力价格获取竞争优势的格局,背地里不可告人的是,意在用升值来拖垮中国。(实际上,美联储已经实施第二次并且注定会有第三次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矛头就是对准中国。)有人做出过测算,如果人民的币升值5%,那么中国外向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会死掉半壁江山。今年中国的经济学家建议,年度升值幅度应该在3%至6%之间,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众所周知吧。

洋鬼子中文媒体里,俺就看到华尔街日报曾经提及过,人民的币应该贬值而不是升值,路透社则是坚定不移的升值论者。也如此,丫挺的做出中国通货膨胀将有利于人民的币实际升值的结论,也并不奇怪。只不过,人民的币真的升值了,说到底就是在对中国实施安乐死。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通货膨胀会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嘿嘿,这种说法是不是非常荒诞不经?

经济结构调整,从李鹏到朱镕基再到现如今的什么胡温新政,嚷嚷多少年了?怎么着也有二十多年了吧。现如今的状况如何呢?汪洋在广东省采用非常惨无人道的手段,逼迫经济“腾笼换鸟”,强制性进行经济结构升级换代,结果怎么样了呢?举目人类历史,哪儿有过行政权力强行压迫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实现升级换代的?胡锦涛、温家宝一直口口声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吧,但这帮子把放在嘴里的口儿犯,有什么承诺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海市蜃楼呢?有哪个承诺是真正得到兑现了的呢?比如,去年底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在控制烟草方面没有兑现对全世界的承诺,如此结局,成为西方太多媒体的大标题,可这种言而无信的勾当,胡温干的太多了吧,以至于现如今这帮狗娘养的说什么越来越的人们都不相信啦。

宏观经济三驾马车之中,进出口一直遥遥领先吧,即便是在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进出口在中国经济当中的重要位置也一直远远超过国内消费。人们对于中国出口退税制度议论纷纷,外国人指责中国补贴出口产品,中国人抱怨用中国的环境、资源乃至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看看富士康吧,再看看乔布斯的苹果吧,IPHONE的风光无限里,有多少中国工人的鲜血和生命?当然,这个话题另当别论,于此不赘。)换取越来越一文不值的绿油油的美元钞票。但胡温们会真心实意地改变这种用中国人子孙后代的资源、环境乃至福祉补贴全世界的状况吗?只需要看看,俺刚刚专题讨论过的今年达沃斯就知道咧,中国代表团的领队是谁?别开生面的不是什么副总理,只不过是商务部的陈德铭,而这孙子何许人也?曹建海专门讨论过从苏州升官发财的若干干部,没有一个不是卖国贼,陈德铭就是其中之一。胡温们选用如此货色,实际上胡温自身就是卖国求荣的首当其冲者。当然啦,在卖国求荣方面,从毛泽东时代(比如俺一直咬牙切齿的周恩来“外事无小事”)一直到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至现如今的胡温,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吧。

中国成为全世界加工厂,解决了什么?一个是工业化进程,一个是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城市化进程。让中国农民进城,变为城镇户籍,依靠什么?第二产业吧。为什么不是第三产业呢?俺反反复复地强调过,中国的第三产业裹足不前,本质上的问题就是中国的责任和信仰体系已经崩溃,这种依靠劳务而不是产品的行业自然成为最大的受害者。麻烦的是,中国的第二产业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渐恶化,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随着流水线的使用及其对人工的替代,单位GDP对就业的贡献率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工业所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越来越差。王建曾经计算过,如果保持中国的城市化进度和规模,那么就必须确保7亿个工作岗位,而在理想状态下,就算把全世界的制造业全部转移到中国(这在实践当中当然是不可能的),也充其量只能提供两亿的岗位,距离城市化的需要相去甚远。

而如果就业问题不解决,群体性事件就会层出不穷。邓玉娇事件如此,瓮安事件如此,乌鲁木齐骚乱如此,孟连事件如此,通化钢铁事件如此……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就业形势严峻所致。

虽然说,从到现在中国都没有真正的失业率概念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委府保证就业不过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手段,根本不是为了胡锦涛厚颜无耻地口口声声什么让更多人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只不过就是击鼓传花得过且过的把戏内容之一,但还是可以让咱们知道,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孰轻孰重?

如此,胡温们会诚心诚意进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放你妈的狗臭屁吧。

如此,也可以知道,洋鬼子中文媒体在分析类似通货膨胀最大受益者时,是何等的不靠谱。

“农民”。

这就更他娘的胡说八道了吧。

中国农民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益者!

这种结论真是找骂呢。

中国农村现如今成了什么?著名的993861部队吧,也就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的聚集地,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外出打工跑光了,2002年王建就在俺央视经济学家演播室访谈节目里提及,当年江汉平原几十万亩农田被“撂荒”,无人耕种!

这种局面,到现在是不是有所改观了呢?

去看看春运就知道了。

现如今的农村劳动力,逐渐选择了温铁军多年前提出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原则,但是路径却与温铁军的愿望截然相反。农民工是因为大城市由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物价飞涨导致生活成本节节攀升不堪重负,不得不回到家乡,就近寻找就业机会,躲避通货膨胀这种“不见面的洗劫”。

春节期间,俺所在的北京市物价全面大幅度上涨,让中南海信誓旦旦控制物价管理通胀预期的海誓山盟化为乌有了吧?俺早就说过,房地产宏观调控导致房价越调越高,连房价都无法控制,怎么可能控制得住物价呢?大量超发货币,怎么可能不导致物价飞涨呢?

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被官方媒体恬不知耻地大书特书,结果今年刚到,物价再一次全面飞速上涨了吧。

俺也早就说过,绿色通道就是典型的胡温式的花拳绣腿。光是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最大的开支是什么?汽油和柴油。这个价格非但没有下降,国家发改委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几大垄断寡头所裹挟,绑架中南海在通货膨胀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上涨成品油价格,相形之下,开辟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仅仅部分地免除过路费,算个屁呀。坊间传,成品油价格酝酿春节后再一次上调,如此,通货膨胀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别你妈咧。

此轮通货膨胀恶化之后,俺所在的官方媒体臭不要脸地颂扬北京的什么农超对接,就是超市和农产品种植户的直接挂钩,躲避中间环节。俺在交待主持人点评时就告诉说,这违背了最基本的经济学规律,也就是社会分工原则。无论什么产品,制造和流通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不可能大包大揽一手遮天。大型的超市和大型的农户可以实现对接,但温铁军早就指出,中国的农户是“高度分散的小农兼业经营”,小超市、小农户如何实现对接?而躲避中间环节,说到底就是避重就轻的货色,中间环节过多,以至于俺在人生观讨论里结识的那个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俺“干妈”的“马列主义老太太”马丽珍,其丈夫就是原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缪建平,2002年在俺央视节目里就指出,到消费者手里一块钱的农产品,农民只能拿到两毛钱,其他的都被中间环节拿走了。那时候俺做节目时,法国巴黎百富勤陈兴动给俺们出馊主意说,让温铁军在节目里说说粮棉油流通体制问题,为什么?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雷区耶。这种现象,在胡温任上,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去看看有关国进民退的讨论吧。不光是农产品,医药领域如此,其他流通领域概莫能外。由是,农产品流通领域大量搜刮农民血汗钱的现象,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因此,说农民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益者,真是狼心狗肺吧。

“蓝领工人”。

哈哈哈,真亏得洋鬼子们想得出来。

中国的蓝领工人在哪里?富士康吧?通化钢铁吧?

洋鬼子既不知道罗尔斯正义论的相关论述,也不知道孙立平有关现如今所有改革都成为对弱势群体的剥夺的论断,居然得出通货膨胀最大受益者会是农民和蓝领工人这样的结论,这就是洋鬼子媒体的公信力耶。

“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

这个嘛,还算是勉强能够让人接受。

2008年,面对着华尔街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中国委府投入了四万亿来刺激经济,地方当局配套资金总共达到了20万亿的规模,同时,地方融资平台成为越来越岌岌可危的定时炸弹,有人轻描淡写地说,地方委府负债总额超过了7万亿,但如此结论一出,招致了几乎一边倒的嬉笑怒骂。俺差不多是五年前在谈论人民的币应该贬值时就提及,现如今县乡级地方财政几乎全部破产,这个数目究竟有多大,琢磨去吧你。

通货膨胀让如此负债迅速蒸发,地方债务大幅度缩水,这倒是情理之中的勾当吧。

只不过,地方委府的受益幅度,远远赶不上中央。

财税体制改革后,分灶吃饭成为揽权卸责的法宝,层层盘剥上行下效,中央盘剥省,省盘剥市,市盘剥县,县盘剥乡,乡盘剥村,层层加码,到了最基层,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治理。

社保资金账户空转了十几年,这是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吧。

如何填补这个天大的窟窿?通货膨胀。

医改投入的巨大缺口如何补足?通货膨胀。

胡温的执政为民如何实现?通货膨胀。

……

所以嘛,通货膨胀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呢?中南海。

其他的,除了我党和委府外,全部都是牺牲品。

死不死啊你。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