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与中国大公放在一起太搞笑了吧

(2023-06-18 12:48:12) 下一个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与中国大公放在一起太搞笑了吧

             2011年8月19日

何必

美国资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风险的……(略。)

人们对美国债务还是忧心忡忡吧。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来自俺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老左派电子杂志的相关说辞。

(何必注,略。)

呵呵。

美国债务评级遭下调,继续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并且对世界经济形成着巨大的影响。北京时间昨天深夜,美国股市继续狂泻,股指下跌了400多点,继承着上周股市“蹦极”的表现;而全世界也随着美国的过山车而起伏跌宕百转千回,经济走势很是迷离恍惚吧。

而且,美国主权信用遭到下调,依然是非常热闹的关注点。就拿今天的消息来看,惠誉说,美国比其他AAA国家能够承受更多债务;樊纲则表态说,标普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是一场闹剧;而好事者则把中国地方债务、铁道部债务与美国债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相提并论……由此可见,美国评级下调简直就是个各色人等拿来进行命题作文的最佳标题。

标准普尔的这个举动,招致了轩然大波吧。到现在,美国国会还在对标普如此下调等级的举动是不是涉嫌内幕交易进行调查,把标普做出如此决断所以来的数学模型拿来吹毛求疵。而对于三大评级机构里没有对美国等级有所动作采取了无所作为的另外两家——穆迪和惠誉,则不理不睬,显示出了“多劳多得”和费力不讨好的至理名言的功用,也就是说,不干事儿就什么危险都没有,只要有所作为,就会树大招风。

此次标普的动作,让美国国会里驴象两党迅速而非常罕见地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评级这类事务不能再被这三大机构所垄断。

纽约时报著名评论家弗里德曼说,美国有两大致命武器,一个是美国军队,一个就是穆迪,而且,不知道这二者之中谁更危险。

中国新老左派津津乐道的是,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里,人们再一次看到了穆迪们的影子,并且,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对于全世界的评头论足,给全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祸害,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尖锐紧迫的问题了。抛开中国左派逢美必反的主题先行的政治立场不谈,美国这三大评级机构在这个地球上究竟干了什么,确实是个值得琢磨的事情。而这仨主儿没完没了地对全世界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也是非常招人讨厌。他们丫在希腊之后又下调了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塞浦路斯等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而每一次下调,都招致被下调国家以及其他人士的激烈反对。人们对于评级机构如此这般的行径,予以了太多谴责,认为这不仅仅无助于经济乃至整体形势的改善和好转,反而会加剧地区动荡,并且为美国利益最大化服务。

也就是说,不止是美国债务评级风波,实际上在欧元区越来越多国家陷入主权信用评级困境时,人们对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非议就不绝于耳了。

全世界需要主权评级,这点似乎是毋庸置疑的。无论对于政府来说,还是对于市场而言,主权信用评级都是个不可多得的重要指标。

但是,究竟谁可以掌握把持这种评级资源,就是个问题了。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都是私营的,这就具有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与企业产品的公信力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最近,人们对于默多克新闻集团里的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事件吵得不亦乐乎,导致了这份百年历史的报纸彻底停刊告别读者被尘封起来,人们也从中体会到,为了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获取独家新闻的道德底线到底在什么地方?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又在什么地方?为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媒体在获取新闻的手法上是不是就可以无所顾忌?(实际上,这个问题在中国新闻界里表现得尤为突出,漠视甚至蔑视被采访者的权利,已经是比比皆是的了。2001年,俺还在央视时,就曾经写过“隐藏拍摄该停止了”,说的就是央视无处不在的采用偷拍机摄制的内容,对于被拍摄者几乎没有任何保护,在对方毫不知情——甚至对记者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口无遮拦,却做梦也想不到这种出于信任的私人之间的信息却被偷偷摸摸收集加工并公诸于众,私人信息具有了公共性,这其中的道德乃至法律问题比比皆是吧。)如果获取信息的途径是非法的,或者是不道德的,那么传播的信息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也就应该存在问题,这是不是可以讨论的?如果是,那么世界新闻报被关闭来息事宁人,也就是在所难免的,(如此说来,中国的官方媒体几乎全部都应该被关闭。)非但如此,默多克其他媒体的命数也应该好不到哪儿去。毕竟,这种行径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新闻媒体利益最大化却严重地侵害了公共利益的典范。

要求私营企业主动为公共利益而墨守成规,要求但凡遇到公共利益的时候企业都必须让路,这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也是不道德的。实际上,企业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在与公共利益进行关联,公共利益的代表之一就是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因此,人们还是在企业的道德边界还如何设定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说到底,这还是崔之元早就指出的,这属于是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体系里,收益私有化风险社会化这种弊病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是根本性的。标普乃至三大评级机构现象,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既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如此说来,美国国会驴象两党在结束三大评级机构垄断上的一致,纯属是扯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于事无补。

如此大背景下,美国三大评级机构所发布的评级结果的权威性、垄断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就成为了很大的问题。

美国佬认为,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等级,意味着三大垄断评级的状况该结束了。但美国的评级机构多如牛毛,有多少才算是打破了垄断?是四大还是五大?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微软联姻诺基亚,算不算垄断?美国以及欧洲对微软是不是垄断一直进行着消耗了大量司法资源的调查,结果还是混沌一片,该如何解释?AT&T被拆分为四,美国电信业的垄断格局就改善了么?全世界那么多的评级机构,如果不相信或者削弱了美国三大机构的结果,这个世界会怎么样?

美国这三大评级机构在多如牛毛的机构里脱颖而出,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本身也是个市场选择的结果,也就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优胜劣汰竞争的态势。虽然说,市场本身有着崔之元所指出的痼疾,但最终呈现出三大格局,也具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现如今要打破这种局面,要加入人为因素,否定市场的选择,那么,人为的选择就注定好于市场的选择?根据是什么?

如果说市场对三大的认可不作数的话,那么什么才能够作数?或者说,评级机构对全世界那么多的事务进行评级,而谁来对评级机构进行评级?标普下调美国等级之后,全世界议论纷纷,说标普和美国政府在竞争公信力,这种说法很耐人寻味吧。标普和美国政府,到底哪个更具有公信力?如果美国政府还不如标普的公信力的话,这个世界是不是乱了套了?标普此举后,美国财长盖特纳对标普的举动提出了指责,而美国国会更是对标普展开了调查,这是不是说,美国政府和国会就比标普更让人可以放心大胆?或者,盖特纳和驴象两党就可以对标普的评级结果来进行评级?他们丫是不是具备了这种资格?

当然不能指望,此次美国债务信用下调风波,就能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但是,更应该看到,只要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诸如此类的麻烦还会继续源源不断地出现,类似“谁来给评级机构评级”的问题就会继续困扰着全世界。

当然喽,这个乱七八糟的时代里,中国弄出来个什么大公国际,也在评级市场里兴风作浪,就更加具有搅屎棍子的意味了吧。

看看洋鬼子中文媒体最后描述中国大公国际的口吻吧,一副居高临下的蔑视姿态,一览无遗吧。这种表现,本身就违背了新闻原则,作为新闻人,应该客观公正不带偏见地对待任何人和事,这是教科书上喋喋不休过的。当然啦,教科书就是教科书,现实远不像教科书那般月白风清一干二净,就如同,太多沙发上的土豆们,看着五花八门的电视剧情不自禁涕泪横流不可自拔,但是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电视剧里的套路是完全不可能应用到自身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要不然会头破血流的,电视剧把千奇百怪的人生进行浓缩并且道德化,赋予了太多邪不压正的政治正确,但现实比电视剧要复杂得太多。在新闻操作之中,能够做到客观公正,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立场、成见甚至即时的情绪状态,会对新闻操作产生致命性的影响,让客观公正靠边站。更何况,嬉笑怒骂中国大公国际的洋鬼子中文媒体,又是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下属的华尔街日报,于是乎,这种立场的出现昭然若揭不加掩饰,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吧。

不过呢,这个大公国际也实在太不争气了。

全世界那么多国家,都有着自己的评级机构。比如日本,在地震和福岛核电站爆炸之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对日本信用等级也曾经动手动脚过,日本评级机构则针对美国三大机构的所作所为进行评头论足,为日本人提供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当全世界共同面对“谁来给评级机构评级”的问题和困境时,中国当然不甘人后,要向美国佬发起挑战了。俺在提及这个现象时,一直就举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美国每年发布的全世界人权状况报告,中国也总是针锋相对发布美国人权白皮书,但这种美国人权白皮书,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根本无人问津,完全是一场挥金如土的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几个人自娱自乐的闹剧,目的就是试图表现出中国对美国在人权行动上具有反抗能力这么一点。

美国有评级机构,中国也如法炮制,弄一个评级机构。

而中国的大公国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背景,琢磨去吧你。反正,现如今的中国,国进民退,这么的评级机构的属性,也就是让人浮想联翩的事情了吧。

现如今,中国大公国际对外,几乎全部是董事长关建中一个人包办了,不管是面对央视的摄像机,还是接受洋鬼子中文媒体的采访,以至于俺非常怀疑,中国大公国际是不是个皮包公司,家里家外就关建中一个人;当然啦,这种猜测未免太狭隘了,但是,这个机构连发言人都不设,直截了当就是董事长出面,在现如今的企业制度上,也算是独树一帜了吧;如果发生了差池或者闪失,连退路或者可以敷衍塞责的替死鬼都没有了耶。

果不其然,大公国际在对美国恶狠狠地早就下调了信用等级并因此名声大噪被全世界开玩笑似的吹捧为标普的老大哥的时候,大公却对中国经济给予了非常高的评级,并且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如果说对中国委府的这种歌功颂德的无耻谰言还是具有相当广泛的市场的话,那么大公最近对于铁道部的无风险评级,则是让全世界笑掉大牙了吧。7•23温州高铁事故后,地球人都知道,铁道部这下可麻烦大了去咧,向全世界出口高铁化为泡影,取消铁道部的呼声此伏彼起震耳欲聋。这时候,大公却傻呵呵不知死活,给了铁道部最高的信用评级,让人们在对铁道部的咬牙切齿之后,终于找到了新的替死鬼。网络上,咒骂大公的简直铺天盖地,人们发问,在国务院咬牙切齿要全面检查高铁隐患、高铁全面降速、召回了大量动车组的时候,大公如此评级,到底是在为谁说话?

如此,要是把美国三大机构与中国大公放在一起,是不是非常搞笑?

模仿范伟的说法,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涅?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