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之说实在乃胡说八道吧

(2023-06-04 12:54:44) 下一个

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之说实在乃胡说八道吧

                   2011年7月20日

何必

经济“去房地产化”转入攻坚阶段……(略。)

瞧瞧,官方媒体就是这么厚颜无耻,把个房地产调控说得天花乱坠美不胜收,实际上到底怎么回事儿,连俺这样的傻都看得一清二楚吧。

来看看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吧。

(何必注,略。)

呵呵。

这几天,房地产方面的消息还是在新闻媒体上占据很重要位置。

中国房屋限购令从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全国性的房屋限购已经蔚然成风了吧。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警惕有个别地方和城市擅自修改或者放松房地产限购令从而给宏观调控打折扣;全国大城市里房价出现下降的只有三个……

所有这些消息,都好像是一个又一个大耳刮子,冲着中南海胡锦涛温家宝以及委府相关部门再扩展到整个我党的不要脸和二皮脸没完没了地扇,而胡温等等们面对着如此大耳帖子倒也来者不拒半推半就,反正我党以及中国委府的公信力荡然无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胡温糟蹋我党仅存的合法性(如果还有过的话)也早就没有任何顾忌了,如果说现如今的中国委府是古今中外最臭不要脸的政府,大概也不是什么无稽之谈。

开篇,上海证券报还是那么没羞没臊地为我党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捧臭脚,说什么经济去房地产化进入了攻坚阶段,云云。

从上海证券报如此说法上,就可以知道这个属于新华社的报纸是如何为温家宝树碑立传指鹿为马的。

经济的去房地产化,怎么可能啊。中国经济如果没有了房地产,那就维持不了分分钟啦。现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土地财政是财政收入的重中之重,没有了房地产,中国经济就不复存在咧。如此大背景下,经济的去房地产化,那不是扯蛋又是什么?

而经济的去房地产化进入攻坚阶段,这种说法让咱们太熟悉不过了吧。

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个先易后难的进程,就是把容易改的先改了,留下最为难啃的骨头,丢给继任者。这种路数,从改革之初到现在,三十多年一以贯之如假包换从来没有改变过。

其中一个坐标系,就是权力,按照距离权力远近,来安排改革的次序。农村距离权力中心最远,因此就成为最开始改革的首善之区。小岗村人死活也想不到,那18个村民蘸着血迹的手印,会成为中国改革的起点(咱们也就不去理会好事者说中国改革是从文革开始之类的说三道四了吧);整个改革的进程,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经济领先政治的路线图。

能够改的都改了,留下的只能是不能、至少是不容易改的。

于是乎,寡廉鲜耻的中国知识人和媒体就给这种面对难改的事项“犯照”(北京人文革时期的用语,指对什么人很有些不怀好意和带有挑衅性地上下左右前前后后乜斜打量)指手画脚并且拉开架势摩拳擦掌的花拳绣腿起了个名字或者抄袭来一个词汇,叫做“攻坚阶段”,然后就没完没了糟蹋这个词汇,无论什么狗玩意儿,只要是我党的勾当,都可以用攻坚阶段来表述。而且,这个攻坚阶段,一下子就是十多年,没完没了地攻坚。

俺就奇了怪了,再牛的,坚挺数个小时也就很了不得了,如果坚挺个十多年,会是什么样?如果在伯罗奔尼撒时代,出现个一年半载的攻城战役还是可以想象的,但进入到了现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应着德国人的攻坚战)也只不过几个月时间,在除了像艾滋病病毒、人类基因破解等等科学领域之外,人类进入21世纪,没有什么社会或者政治活动会坚挺如此长时间吧。

俺对改革的总体评价,早就连篇累牍了吧。

从网络上随便搜索“攻坚阶段”,就可以看到数不胜数的内容。但凡什么狗事情,都属于攻坚阶段。中国知识人(包括新闻人)的无耻谰言,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吧。

让经济去房地产化,去除掉房地产的泡沫属性,试图还经济以本来面目,这都是他娘的什么陈词滥调,并且是何等不靠谱的货色。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那么就得从1990年代中期后我党的全部改革和统治成果悉数否定掉。要知道,朱镕基开启的房地产制度改革,是中国改革之中最重要也是最坏的改革,这极大地根本性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彻底重构了央地博弈的力量格局,让土地成为税源并岌岌可危地暂时缓解了地方委府收入问题,因此,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原本就是我党以及中国行将就木之前不可避免的路径选择,是催化剂,是迷幻药,如果没有房地产,中国这十几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就是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存在。换句话说,正是房地产及其背后的土地财政,延缓了中国死亡时间,但却会让中国死得更惨。

因此,说什么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那就如同说身体健康必须去骨骼化一样,既无知又无良。中国经济严重依赖于房地产,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袁剑几年前就得出结论,中国经济被房地产所绑架。而相关的结论,后来越来越成为共识了吧。而现在,温家宝的国务院所辖的新华社媒体发出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的说辞,又是这个影帝的表演内容之一吧。

而且,众所周知,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就是我党和委府,全国各地无处不在并且还是杀人越货的强制性拆迁,说到底就是我党在搜刮民脂民膏,强制性拆迁的所有债务和罪行,绝大部分都应该记在我党的账上。而这时候,让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温家宝又在忽悠了吧。

新华社说,中国房地产面临着“深度回调”。哈哈,这他妈怎么可能啊。在其他元素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房地产会出现深度回调,凭什么啊?如果说,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等王八蛋们能够让家人退出房地产领域并且退还侵吞来的财富,再说房地产深度回调嘛,或许俺还可能将信将疑,就现在来说这些个没屁眼儿的话,还是歇菜德洛维奇了吧。

不信?看看前面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吧。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到现在,中国房地产的很多数据都还是个谜,而且,伴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深入,统计数据非但不是越来越清晰,反而越来越糊涂,取消了太多原本还存在的统计项目,当然也就没有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结果,把越来越多的数据都当作是秘不示人的国家机密,这叫他娘的什么宏观调控?

而且,现如今全国各地根本不理睬中南海啦。胡锦涛温家宝们声嘶力竭,要减少乃至杜绝强制性拆迁里动辄就杀人越货的行径,但这种号令已经彻底失效。宏观调控怎么着?就在中南海的所在地、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眼皮底下,去年中期到现在,北京就连续不断地出现地王和楼王,不断刷新价格纪录,钓鱼台7号院30万元/平方米的价格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中南海更是咬牙切齿但又深知这已经是根本失控无法收拾的局面了。皇帝脚下尚且如此,紫禁城外还不更加繁花似锦热闹非凡?

人们也看到,现如今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状况与1980年代广场协议之后的日本非常相似几乎如出一辙,于是乎,人们在担心,中国会不会复制日本失去的十年的灾难。中国房地产领域呈现出日本广场协议后的景象,这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啦。人们越来越看到,华盛顿共识的影子无处不在,而所谓中国模式或者北京共识更像是精神病院里的震耳欲聋。人民的币开始升值,房地产开始泡沫化,几乎都在模仿着日本的完蛋。

但是,俺在有关日本地震海啸以及福岛核电站爆炸的内容里就提及,中国与日本最大的区别,就是日本可以任意更迭政府而民间不为所动,日本民间有着强大的自我修复和再生产能力,但中国却恰恰相反,如果我党及其委府垮台,中国也就跟着完蛋,中国不能没有委府,中国不能没有我党,二者唇亡齿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949年到现在,中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就是,根本不存在脱离我党的中国社会,也不存在脱离中国社会的我党。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因果荣辱与共玉石俱焚。

因此,人们似乎更多地从经济学的视野里看到现如今中国的房地产与1980年代的日本房地产状况何其相似乃尔,却全然不顾日本和中国最为重要而且致命的区别何在。实际上,广场协议日圆大幅度升值导致日本经历了失去的十年,而人民的币升值已经房地产泡沫不可避免的破碎,将会使中国不复存在,失去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十年,而是中国自己。

这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么?

在如此这般深远交融之中,再去看什么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的说辞,就很是有些开玩笑的意味了吧。

实际上,温家宝心里也非常清楚,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无异于玩火自焚。中国经济与房地产早就相辅相成死缠烂打在了一起,须臾不可分开。

但温家宝还是要这么说,目的嘛,就像胡锦涛温家宝刚刚上台之际亮出来一大堆美不胜收激动人心的口号那样,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依法治国、……有哪一个是兑现了的?胡温们玩儿这套把戏,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就是拿嘴人嘛,口惠而实不至,万千宠爱于一嘴,那两张皮,横着用是嘴,竖着用就是咧。有什么新鲜的?

房地产现如今早就不是什么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了。房地产宏观调控,实际上不过就是中南海与新华门外国务院各个衙门以及全国各地委府之间的一场利益再分配,冼岩将此称之为“分肥”,不过就是一场狗咬狗的争夺战,胡锦涛温家宝试图通过房地产宏观调控来收复失地树立个人威信,但实际结果却是和他们丫的设想大相径庭背道而驰,房地产成为胡温的滑铁卢,也就是命中注定的了。毕竟,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胡温要想在此有所作为,必须彻底否定我党太多的倒行逆施。但胡温们本身就是窝囊废,不可能干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连守成都干得如此乱七八糟,更不用说开天辟地了。咱们早就看得明明白白,胡锦涛、温家宝是不可能为六四平反,不可能取缔劳动教养制度,不可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不可能为五七右派昭雪,不可能改变我党穷兵黩武谋财害命的成色,不可能对贪官污吏有些许震慑和约束,不可能有言论自由,不可能尊重人权,不可能让食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不可能遏止中国官员、富豪、精英移民海外的浪潮,不可能改变土地财政制度,不可能阻止强制性拆迁及其造成的唐福珍自焚和钱明奇连环爆炸案,不可能对艾未未等异议人士网开一面,不可能开放党禁报禁,不可能把转基因拒之国门之外,不可能改变中国“餐桌上的十面埋伏”的惨状愈演愈烈,不可能让譬如面对果敢人克钦人等等都避免死于非命,不可能在中国南海问题上捍卫中国的主权,不可能让中国人有尊严地活着……

由是,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也就根本无法从简单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视野来判断评价。用那种形而上的经济学理论去说什么中国经济的去房地产化,也就很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蜻蜓点水隔靴搔痒,也是属于既无知又无良的行径,看上去貌似很经济很纯粹,可本质上却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哗众取宠蛊惑人心欺世盗名。

更麻烦的是,现如今房地产已经进入了引爆地方委府债务的关键阶段,这种自杀式的政策实在是胡温们加快找死的步伐耶。当然,这个话题另当别论于此不赘。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