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美化国民党民国范儿与莫言获诺贝尔奖挽歌性质不期而遇

(2023-10-28 00:42:31) 下一个

美化国民党民国范儿与莫言获诺贝尔奖挽歌性质不期而遇

      2012年10月12日

何必

据中评社分析报道,针对谢长廷访问大陆之后的新形势……(略。)

中国国民党的表现越来越惹人注目了吧。

这两天,国民党乃至民国又成为热闹的话题咧。

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书籍文字。

(何必注,略。)

呵呵。

施工噪音里的写作。

昨天,环球时报发表社评,标题是“美化当年国民党政权是公然撒谎”。

今天,环球时报发表社评,标题是“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

今天环球时报的社评,当然是针对莫言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啦。

实在话,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发布后,俺就琢磨着今天是不是专题讨论这么个事儿。想来想去,放在民国题材里也未尝不可。

这几天,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陆续揭晓,自然科学奖项里中国人也就别痴人说梦啦。日本学者山中伸弥与英格兰共同获奖,但是在钓鱼岛事件的大背景下,中国官方媒体对于日本人获奖的事儿轻描淡写。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已经是第二个喽。要不然以前俺的文字里曾经提及,德国和日本的临床医学是非常著名的涅。中国距离如此奖项嘛,等着吧。去年,“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消息曾经让多少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下同)欣喜若狂啊。可日本人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日本人对此又怎么着了?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痴迷,与中国人好大喜功的情结密不可分,本质上,与追求奥运会金牌数量异曲同工——说到底,都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也如同奥运会金牌数量与国民身体素质无关一样,中国人的诺贝尔奖与中国人的国民(科学以及文学)素质无关。

对于莫言的获奖,人们欢呼雀跃,网络上报道颁奖现场中国人喊出了“牛”的声音,如果这是真的,不知道全世界是不是能够准确理解这个词的含义,以及这么个词出现在现场会不会让九泉之下的诺贝尔再一次气得个半死儿。

官方媒体报道莫言获奖乐不可支,但还是没有忘记小心翼翼地遣词造句,说莫言是第一个在本土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作家。为什么会加上这么多的界定呢?海外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也不少了,从李政道杨振宁到高锟等等,但那些都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第一次,旅居法国的高行健才是拔得头筹的主儿,只不过,高行健已经加入法国籍,并且其作品是诋毁我党的,而且高行健到现在都是批评我党及其委府者,被中国封杀;而货真价实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达赖是第一个,那是在1989年六四后,西方国家普遍对中国制裁到现在都没有取消,如此背景下,流亡国外的达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也就被中国当局只字不提,如此,才有了“在中国本土”之说;而在中国本土,获得诺贝尔奖的货真价实的中国人则是2010年在中国监狱里服刑的刘晓波,这让我党及其委府非常恼羞成怒,按理说,中国人在本土获奖是个太开天辟地的事儿了吧,但刘晓波却因为反对中国当局而获奖,并且挤掉了胡锦涛因为两岸关系取得和平奖的机会,所以,刘晓波获奖被当成绝对的负面题材来评论,官方媒体对这么个货真价实的中国人在本土获奖的事儿讳莫如深。如此,莫言获奖才区别于刘晓波而成为“中国作家”。

也因此,环球时报说“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言下之意刘晓波高行健达赖们就是中国的非主流,就像杨帆说自己是非主流经济学家一样。而把莫言当成中国主流,如此分门别类又是环球时报的一个创举。不知道环球时报是不是认同经济学家里的主流,以及这些个主流们误导中国差不多三十年的事实。

莫言为人所知,当然是曾经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影片《红高粱》啦。如此,假如没有红高粱,或者红高粱没有获得金熊奖,莫言会是个什么?会如此大名鼎鼎么?那部影片,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国际上如此高规格的桂冠,一夜之间,摄影老谋子、演员姜文、巩俐、以及改编所根据小说的作者莫言红遍了全世界。影片走红后,坊间各式各样的议论层出不穷,把中国丑陋的一面展现给世界并借此沽名钓誉之说比比皆是。此后,莫言的《丰乳肥臀》更是如此直白地完美着中国民族主义领军人物王小东所谓的“阴道主义中国”,与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那种对中国性文化禁区的碰撞和近乎平铺直叙的性描写,也让性文学成为了中国文学领域里的一个如日中天的派别,并且直接影响了后来越来越厚颜无耻的中国作家们的妙笔生花,呈现出了依靠“身体写作”的木子美、卫慧等等们。

中国文学究竟什么样,俺感觉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卢跃刚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信》,(这封并不长的信在网络上非常容易搜索到,俺以后也会择机传播。)那里面,对于中国的报告文学、并且可以见微知著四两拨千斤地看到中国文学的大致模样。(跃刚兄也可以看到俺如此每天一篇的文字,去年还希望俺能够将如此大量文字进行盘点整理,只不过俺现如今一贫如洗,实在无法找什么帮手或者助手耶。嘿嘿。)

这几天,有关莫言为了获奖而行贿评选委员会成员的流言蜚语铺天盖地。其实,如此景象并非什么新鲜事。咱们是不是还清楚地记得,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的怒不可遏?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清华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所谓新左派人物的李希光指责马悦然接受中国内地作家贿赂,这让马悦然怒发冲冠,批评李希光无中生有,并且对中国渐行渐远,也成就了包括胡锦涛、习特勒、崔之元、李希光等等的“清华误国”的丰功伟绩。

莫言获奖发表感言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人实际上表明中国有着优秀的作家群体。哈哈。中国作家什么样,俺既道听途说太多,又亲密无间过涅。翻云覆雨的,可是正经八百的中国二级作家,并且到现在还为了一级而长篇呢。看看中国作家协会吧,现如今的主席是谁?巴金之后,中国还有合格的主席么?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成为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了吧。郭敬明……切切。韩寒怎么说来着?如果他加入作协,第一天进去,第二天就解散作协。对此,中国作协有人恶狠狠地回应说,如果韩寒加入作协,第一天进去,第二天就打断他的腿。瞧瞧,现如今中国的作家都是何等牛哄哄吧。这就是环球时报所谓的中国主流耶。

这环球时报也是越来越胡言乱语了吧。胡锡进到了现如今的程度,实在具有中国人的人渣儿范儿,不怕被钉在人类耻辱柱上不是?看看环球时报昨天和今天的社评,是不是如假包换?“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在前面絮絮叨叨的大背景下,也就令人五味杂陈了吧?而“美化当年国民党政权是公然撒谎”,这恐怕又是个石破天惊的盖棺定论不?

为什么会突然之间提及美化当年国民党政权的事儿呢?当然是因为前天、也就是10月10日这么个特殊的日子喽。这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呢?台湾的国庆日,咱们称之为“双十节”。去年,中国曾经起先大张旗鼓后来又悄无声息地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所以虎头蛇尾,当然还是胡温寡廉鲜耻的稳定压倒一切啦,现如今,革命对我党来说,简直就是个灭顶之灾,因此,北京理工大学已经筹备就绪了的北京大学生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演讲辩论比赛也被取消,胡温以及我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由此可见一斑不?)而辛亥革命爆发的日子,就是成为后来人们所谓的双十节。网络上以及洋鬼子中文媒体太多说三道四,指称去年的百年纪念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重要,今年的双十节才是个异常重要的日子,因为,辛亥革命打响了破除帝制的第一枪,而一年之后,中国的民国诞生,出现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才是个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并且以此作为一个分水岭,中国走上了告别帝制的不归之路。如此,回顾百年历史,当然不可避免地提及民国历程,以及国民党政权的七七八八咧。如此,环球时报发表了如此评论,盖棺定论说坊间“公然撒谎”。

环球时报嘛,成为祸国殃民政权的鹰犬,这已经尽人皆知咧。环球时报的民族主义色彩,越来越演变为鹰犬,这在当下已经越来越清晰可辨咧。恐怕,现如今中国民族主义的走向也以环球时报如此表现为一个基本脉络。(环球时报所代表的官方媒体,一个个都越来越人嫌狗不待见了吧。人民日报什么模样,有目共睹;央视最近做的幸福调查成为人们的嬉笑怒骂的最佳对象,而今年春晚撒贝宁公开变相征婚,并且速战速决演出了与章子怡的恋情,成为坊间又一个娱乐至死的题材,而薄熙来事件之中章子怡与薄熙来淫乱、以及章子怡靠淫乱赚取七个亿,导致章子怡马不停蹄地起诉香港苹果日报以及内地娱乐小报,如此逸闻趣事,都让撒贝宁与章子怡成为了更加热闹非凡的标本,更使得今年央视春晚为撒贝宁提供变相征婚机会而有了公器私用假公济私利用春晚进行男女关系腐败的最佳范例。)

是不是应该美化前国民党政权,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困难深奥的学问,只是看针对活摘人体器官现象法国报纸评论说是人类五千年最为恶劣的罪行之说,就心知肚明咧。官方如此,民间呢?俺说现如今的中国人是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最坏的,这种结论想当初被狗血喷头过。可是,前天央视节目里,列举了澳大利亚、法国、美国、泰国等国家旅游景点书写的警戒告示,提醒游客别那么胡作非为,比如便后冲洗,比如别对袋鼠进行拍照或者录像,比如注意安静,等等。要知道,那些警示牌上,唯一的文字就是中文,而且全部是简体字,所针对的是什么人,一目了然了吧。中国人是不是全人类最厚颜无耻的人渣儿?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需要俺喋喋不休地证明,去看看央视如此报道以及隔靴搔痒的评论就知道了吧。香港人和台湾人都不在这种警示之列,国民党政权还需要美化么?

陈丹青提出“民国范儿”的概念后,在坊间不胫而走,越来越成为街谈巷议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词汇,就像俺昨天传播的现代汉语之中如果没有了来自日本的外来语将说都不会话了一样。比如前面提及跃刚兄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信流布后,网络上就出现“卢跃刚拒绝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配合’和民国教授们的骨气”这样的比对,现如今太多的题材都在与我党之前的民国进行对照。其中,以一篇“给改革一个死刑判决”并且开启了“后改革研究”而闻名于世的所谓宪政学者陈永苗,到现在竟然抵达了“回归民国”的境界,太让人唏嘘不已了吧——按照陈永苗最近撰文文字的标题说,改革已死,公知已亡,那么陈永苗如此结论的背后,改革死了,中国知识精英灭亡了,还剩下什么呢?民国!这太匪夷所思了吧。欧债危机里,人们把欧元区乃至欧盟解体看成是把煎饼还原成鸡蛋,按照俺色迷迷的话说就是把孩子从阴道塞回子宫,而现如今的中国回归民国,比还原鸡蛋和塞回子宫的难得要大太多了吧。陈永苗的问题,当然是停留在后改革而不肯进一步到后中国上,因此才有了倒退回民国这种理论上让人笑掉大牙现实里更是荒诞不经的结论。实际上,问题还是出在对现如今的中国究竟如何判断的基本路数上,只要给中国望闻问切寻医问药试图治病救人,就注定会让人贻笑大方,不管是郎咸平的严刑峻法,自由派的普世价值,左派的公有制,儒家的传统文化,还是其他什么七七八八婆婆妈妈。面对一个不治之症的中国,任何药方都显得矫情和伪善,陈永苗的回归民国就是个经典的版本。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民国也已经死亡。当改革、公知、民国都死翘翘后,中国、以及中国人还能够怎么样呢?除了死翘翘,还有别的出路么?

如此,莫言获奖,是不是像常凯兄所主持的劳动合同法讨论被俺评价的那样,成为一曲挽歌呢?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