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晖:横田美军基地“侦察”记

(2024-03-16 10:23:10)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XlK3MiaM036YMOM1ufLzAQ

 28rcm 雁塔秦川 2023-05-28 08:17 

Image

“友好祭”

日本传统上信仰的“神道”是典型的多神教,号称“八十万神”,乃至“八百万神”。日本的传统节庆也因此大多与诸神祭祀有关,近似中国过去的“庙会”、“社火”、“秋神报赛”之类。当代日本也保留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大小小的“祭”蔚为大观。每年五月就进入日本的“大祭”密集季,“日本三大祭”、“江户三大祭”,还有许多地方上、社区上的小祭,一个接一个。我们就接连遇到了“神田祭”、“根岸祭”,得以一览这种日本式狂欢节的景观。尤其是疫情三年,这种群众性活动因抗疫也基本停摆了三年,今年的诸祭就特别热闹。

Image

Image

Image

前几天就听说,5月20-21日这个周末,驻日美军横田空军基地也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友好祭”,英语就是“友好节(Friendship Festival)”。这个“节日”已经延续了47年之久。疫情期间停了两年,去年就恢复了,还把节日从秋季提前到了5月下旬。但是去年疫情还未完全结束,民众仍有疑虑,戴着口罩参加也不能尽兴。今年就火爆了。5月20日第一天我们没有去,因为看了“神田祭”觉得也不过如此,我不是那种喜欢网红打卡的人,也就不去凑热闹了。

但是有朋友去逛了一整天,晚上回来兴奋莫名,除了描述热闹场景,还发来许多军机照片。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说起来我在小学生时代也和今天不少孩子一样是个“军迷”,《航空知识》每期必买,那个时代的明星飞机,尤其是越战中活跃的美帝现役“敌机”,什么“雷公”、“鬼怪”、“天鹰”、“星式”,“眼镜蛇”,从三面图到各种性能参数,我都记得烂熟。但却从未见过真家伙。改革时期各地有了军事、航空博物馆,出国更是见过不少同类场所。但那都是老飞机不说,还都只许远看,摸摸都不行。如今听说“友好祭”上有大批现役战机可以近距离接触,甚至可以进机舱、座舱,不由得来了兴趣。

Image

说起来驻日美军基地“臭名昭著”,国内无人不知。小时候我就在《儿童文学》上看过一首“冲绳孩子的歌”,至今记忆犹新:

“背书包,上学校,走到门口吓一跳

门外站着美国佬,腰里别着盒子炮

(按:旧时中国军队常用的德制毛瑟自动手枪,俗称二十响、驳壳枪、盒子炮,美军从来不用,但我们在战争文学中耳熟能详)。

‘小孩子,快走开,这是兵营莫进来。’

美国佬,别神气,早晚叫你滚回去!”

还有美军士兵犯罪,招致民众抗议,每次都是我们新闻的好素材。这些当然都是真的。驻外美国大兵虽然不像最近在乌克兰杀人放火的瓦格纳囚犯兵,但毕竟没有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与当地社会交往太多,致使一些军中败类和兵痞犯案有机可乘,的确应该谴责。

但后来出国多了,美军基地另一方面的特色,我也是见识过的。不久前在冲绳,我就看见著名的嘉手纳、普天间两个美军基地外,一方面是当地民众和地方官抱怨飞机噪音扰民、要求迁走的标语几十年如一日地抵近宣传从无禁阻,一方面是“美军村”热闹非凡,“基地游”熙熙攘攘。

更让人叫绝的是基地边墙抵近跑道,墙外就有冲绳当地人建起观景高楼招揽游客。登楼望去,整个基地近在眼底,指挥所、通讯处、塔台机库油库和停机坪上的各型飞机等等,看得一清二楚,有的飞机起降时掠过楼前,座舱内人脸都可辨识。楼里基地内各型飞机的模型、性能参数、部署数量、隶属、位置、进驻撤出日期、日常起降时间都公然列示,真不知这样的基地还有何军事秘密可言。

更有那醒目的即时噪音显示牌,每起降一架飞机,就有提示说这是什么机型,噪音分贝若干,可见其扰民云云。我同情之余,不禁又想:战前的“军国”在这小岛上就有多达12处的军用机场,比如今的美军机场多出几倍,而且全是低飞剧噪的螺旋桨机种,当时的冲绳民众,对此可曾敢吭一声?

但冲绳基地毕竟不能进去(听说也有开放日,我没赶上)。东京附近的横须贺海军基地倒是有航母开放日,据说日本民众都可以上舰登堂入室,参观这些现役最新型的福特级航母。可惜美帝歧视咱,不让中国人上舰(不知我国为何不抗议)。只能岸上远观像看照片似的就没意思了。所以我从没去过那个横须贺。

这次横田机场的“友好祭”我原来以为也是这样,也就没打算去。但20日晚听朋友说,中国人可以进,只是多一道护照、在留卡登记手续即可。既然如此,我们就决定第二天去看看,对美军基地做一次业余侦查吧。

Image

横田狂欢节

21日我们出发。从网上查得,距横田机场最近的牛滨车站东行,到基地5号门只有300米距离。但网上提示说,那里人多拥挤,建议从拜岛站下车,北行1.4公里可到。至于路线,朋友告知不必查图,那里人流滚滚,跟着走就是。但就是排队耗时,这位朋友说他排了两个多小时。我们于是带了吃喝上路。侦查美军基地么,不冒矢石之险也就罢了,不准备吃点苦还行?

一出了拜岛站,果然就是排队人流。有人举着写有“最后尾”的牌子,提示人们入列。虽然有思想准备,我还是暗暗叫苦:我的天,要排1.4公里长的队呀。

Image

时又有当天出行的另一朋友打来电话,说是他发现西边牛滨方向的排队比较短,建议从那边进。我们于是就不排这队了,直奔牛滨方向,走了不少路到了5号门附近两队汇合处,果然发现牛滨方向不仅队比较短,而且秩序也比较乱,没什么严格队列。我们见缝插针,有空就钻,很快到了5号门外有军事警察(就是“宪兵”)执勤之处。他们把两个方向汇合的人流又分成两列,人流主体的日本人美国人是主列,直接让进入基地大门,只需出示一下身份证、驾驶证或任何有照片的证件即可。背包(很多人都带着吃喝,甚至帐篷)进入的,拉开看一下也就几秒钟,例行公事而已,比通常所谓的安检粗疏多了。

而日美以外的“外国人”就需另排一队,先进入旁边的登记室,核对护照、在留卡和预约票(可事前网上预约,并无名额等限制,没预约的也可以现场填表算作预约,只是多一道手续而已)后才放行。

但实际上,“外国人”一成列就有宪兵主动上来打招呼看护照,一看是欧洲和多数其他国家的人,就被带到主列直接放进去了,真正需要登记预约的“外国人”,其实只有一些阿拉伯国家、俄国以及中国人,而且从人数看,主要还就是我们的同胞。这些人虽然远没有主列那样人流滚滚,但也真不少,从面相和排队时的言谈看,多数都是留学生和年轻人。看来和我一样有兴趣来侦查美军基地的同胞还真是乌泱泱的多啊。

Image

排队20分钟,进入有空调的登记室,出示了网上预约截屏,坐等了几分钟就完成登记,进入了人山人海的基地。算起来从出车站到进基地也就不到一小时,比昨天来的朋友快多了。

这横田空军基地,占地7个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最大、全球第五大民航机场东京羽田国际空港面积的一半;跑道长3353米,与羽田机场四条跑道中最长一条(3360米)几乎一样。这么大的机场除了主跑道中心起飞区仍然维持运作外,宽阔的停机坪和滑行区此时都是人群摩肩接踵,次日报道,说是有19.3万人参加活动。

日本人以守规矩著称,至今虽无规定,公交上绝大多数人仍带着口罩,但这里几乎不见有人戴,完全是一派狂欢节的气氛。各种肤色的人们着装各异,小的坐婴儿车,老弱坐轮椅的,不一而足。很多人头上插着日美小国旗和嘉年华头饰,孩子们举着带来的或就地买的各种玩具(不少是武器或飞行头盔形状)到处乱跑。

Image

无数的小吃摊、纪念品摊档都排着队,大机库里和停机坪上都有各种演出(除了军乐队,美军并无文艺单位,演出全来自社会和即兴的游客)。白天有飞行表演,晚上还放焰火,很多人自带食物的就在跑道上铺地野餐,还在跑道上到处支起帐篷,玩累了就钻进去休息。没有帐篷的游客就钻进飞机的机腹下阴凉处,在起落架旁铺开报纸或塑膜躺下小憩。当然,也少不了美日两国军民双方的公关人士和官员即兴演说,或“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各种“友谊秀”。

Image

大饱眼福看军机

而许多像我这样的人来这里,还是为了“刺探军情”,对美国(以及日本)现役军机感兴趣。“友好祭”上不仅横田基地的飞机除少数执勤的以外全都开出机库来展示(与冲绳一样,这里的机型与数量都是公开的,那些庞然大物也没法藏着掖着),很多飞机还开放机舱和货舱供人进去参观,只是这样的飞机前都排起了长龙,逐一排队进去根本时间不够。

Image

横田基地本是个运输机基地,驻军主要是美军第374空中运输联队,没有作战机种,但为这次“友好祭”,还专门从冲绳临时转场来了一批战斗机和作战无人机。共同利用机场的日本航空自卫队也展示了自己的现役飞机。这样,现场能够看到的飞机就有:

美军现役最大(依大小为序)的运输机C-5“银河”、C-17“环球霸王III”、C-130“大力神”(横田主力机队,有H、J两种改型,均有展示),以及日本生产的川崎C2。

Image

美军特有的新机种:可变旋翼运输机CV-22“鱼鹰”。

空中加油机KC-135“同温层加油”、KC-10(麦道DC10的军用改型)。

Image

直升机有:大型的CH-53E“超级种马”、CH-47“支奴干”、小型的UH-1Y“休伊”、小型武装直升机AH-1Z“蝰蛇”(我国不知为何常译为“眼镜蛇”)。

主力战斗机:第五代F-35“闪电II”、第四代F-15“鹰式”、F-16“战隼”和日本产三菱F-2“毒蛇-零”。

Image

Image

Image

大型远程战略侦察无人机RQ-4“全球鹰”。

除此以外,还有一批教练机、公务机等小飞机。

Image

Image

总体上看,横田机场毕竟不是“航空博物馆”,见不到老古董。即便也有“支奴干”、“眼镜蛇”等少数越战时就大名鼎鼎的老飞机,但也都是尚未“退休”的现役飞机。除了轰炸机和预警机两大类型外,美空军的现役主要机种在这里都有“亮相”。这些机种中,就机型而言,除了海军舰载机、只部署于美国本土的F-22、以及武装直升机的主力“长弓阿帕奇”缺席外,现役主力机型乃至最新机型都在这里了。这确实令人大饱眼福。

尤其是上述几款运输机、加油机、直升机和时常成为新闻的“鱼鹰”飞机,人们都可以登机入舱参观,对舱内设备“动手动脚”,还能任意拍照,这更让人感兴趣。战斗机和无人机虽然不能入舱,但观看距离之近也是令人惊讶。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逐一排队,只先后进了“鱼鹰”、“银河”、“大力神”、KC-10和“超级种马”机舱内各兜了一圈,那也是很刺激了。

Image

回想在国内,哪怕像米格15那样早就除役几十年的老古董也只能看看而已。即便日本本国,军事装备的公开度也不是很高,前些天我们在广岛吴港参观退役老潜艇,倒是可以进舱内,但却不准拍照。相比横田这里现役主力装备都能进舱内随意拍照,真是不可思议。如果说那些保密措施都是必须的,越此雷池一步就是涉密,那我这个“业余侦察员”要是专业一点,今天就已经把美国空军的“军事秘密”差不多弄个底掉了。难怪美国的对手如苏联等在装备上那么容易“弯道超车”呢,这到底是苏联体制容易创新呢,还是美国的体制容易泄密被抄?

日本战机不容小觑

这次“友好祭”上另一个收获,是见识了日本的航空工业。过去讲世界军机,除了美苏外就是中国、欧洲列强乃至以色列、巴西、印度和土耳其也有说到,但几乎无人提及日本。由于《和平宪法》限制军备,日本的军工并不显山露水。除了造船能力还有海上自卫队那几艘“准航母”作证,航空方面更是寂寂无闻。但这次看到的日本川崎重工制造的重型运输机C-2“蓝鲸”和三菱重工生产的战斗轰炸机F-2“毒蛇-零”,都让人印象很深。

Image

“蓝鲸”运输机是一如其名的庞然大物,体量远超美国的“大力神”,只比“环球霸王III”略小。在当今世界上的双引擎运输机中,它的载重量最大;在大型运输机中,它所需的起飞滑跑距离最短,航程却是最大之一。它的载重数据虽然只有四引擎的中国运20的一半强,但货舱容积却差不多。作为日本战后自主研发生产的最大飞机,如今它已经生产近20架,并先后在阿富汗、乌克兰承担过远程战地空运,以它为基础还改装出了RC-2电子侦察干扰机等衍生机型,可以说是一款相当成熟的大飞机了。

Image

F-2是美日共同开发的机型,以F-16为蓝本但融汇了以后的一些新技术,因此战力据说比F-16更强,属于第四代战机的峰巅之作了。所谓的“毒蛇-零”(又叫“平成-零”)是比拟二战时大名鼎鼎的“零式”战斗机,也可见这款战机开发者的雄心。加上第五代美国战机F-35已经授权在日本生产,日本自研、90%以上零部件为日本国产的第五代隐身战机“心神”早在2016年就已首飞了验证机。看来,日本航空工业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啊。

当然,与已经造出运20这样的大飞机和歼20这样的第五代战机的中国相比,至少在公布的数据上看,中国还是明显胜出一截。当然,无论中、日还是任何国家,新式武器实战效果如何,还要看未来的验证。今天乌克兰战场的实例已经证明,很多武器的真实战力是不能仅看纸上数据的。

横田基地与374联队

与往届一样,本届“友好祭”也有关于横田基地与驻军单位的不少介绍。这个军用机场始建于二战中的1940年,当时叫多摩机场,与附近的中岛飞机制造厂(著名的“零战”生产者)配套,承担新飞机的测试、试飞任务,后期也用作保卫东京的作战机场。不知什么原因,它于1944年才被美军侦察机发现,此后美军对它进行了8次轰炸,却都因乌云密布而没成功。直到战败被美军接管时,它仍是日本极少的完好可用机场之一,据说当时机场还有280多架中岛生产的最新型战机未及使用便被美军俘获。

占领时期它很快成为重要的美空军基地,朝鲜战争时B29重型轰炸机就从这里起飞。占领结束后,驻日美军在安保体系下调整布局,到越战时它变成空运基地,是美军越战时期的后勤补给中心之一。以后这里作战飞机撤出,指挥机关进入。美国太平洋空军-第五航空队总部和驻日美军总部相继进驻,进入新世纪后日美合作升级,很多基地改为美日共用。横田基地也于2005年进驻日本航空自卫队,2012年航空自卫队总部也迁入横田。至此,横田基地作为驻日美军总部和日本自卫队航空总部共同所在地成为新安保体系下最重要的美日联盟军事指挥中心。在规模方面,它也是冲绳除外的驻日美军最大基地。

而在驻军方面,如今驻横田的主要是美军374空运联队,主要装备“大力神”(正准备以“环球霸王III”替换)和“鱼鹰”。这是美军远东空运的主力。而日本航空自卫队则把横田作为多用途基地,运输机与战斗机都有部署。

有趣的是,美国流行的“政治正确”在这里也很鲜明:“友好祭”期间对374联队的介绍都突出了联队领导的“三驾马车”,他们也都有在现场亮相:正指挥安德鲁.罗丹上校是个白人汉子,副指挥朱莉.高琳上校是女性,副指挥-首席军士长杰里·邓恩是黑人——这个词现在已经不正确了,“政治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非洲裔美国人。

这样的组合确实是今天美国的潮流,体现了性别间、种族间的平等。我们在“友好祭”中也看到,基地出来接待和参加活动的官兵都有男有女,黑、白、黄(亚裔)肤色齐全,而且形象很符合公关标准。看来,今日美军是非常在意这种“多元、平等”形象的。

当然,性别平等、族裔平等作为政治原则主要应该体现在公民权利、社会保障和机会公平上,在专业领域具体的岗位安排还是应该唯才是举,种族、性别歧视固然可恶,刻意的“照顾性提拔”也应该避免。尤其是现代军队这种生死攸关来不得花架子的领域,岗位设置上过多考虑正向或逆向的照顾都可能影响战力。

资料表明,罗丹上校和高琳上校都是老飞行员出身,罗丹专飞“大力神”,飞行时长达3850小时;高琳驾驶过多种飞机,飞行时也超过2700小时。两人都拥有多所普通大学和军事院校的学位,以及丰富的工作履历。其中罗丹曾在中南美洲、波斯尼亚、科索沃、伊拉克、达尔富尔、格鲁吉亚和阿富汗等军事冲突地区执行任务,而高琳的两千多小时飞行资历中,更有750 多个战斗/战斗支援小时。

而邓恩则是个26年军龄的资深士官,毕业于高级士官学院,其专业是医务管理、眼科技师和验光师,他的“首席军士长”是美国空军特有的军衔,专门授予非战斗的地勤管理岗位,待遇相当于上校,在374联队他主要负责士兵的生活管理、福利和军营内务,属于非军事的管理职务。

从这些资料看,这“三驾马车”还基本上是凭业绩和资历上去的,并没有明显的照顾和歧视。但是这种自然而非刻意的“正确”安排是否遍见于美国军队,传统的种族歧视和刻意的“政治正确”是否还影响着美军的战力,则尚待观察。

美国式军民关系

总的来看,这次大规模开放式的“友好祭”应该说相当成功。日本这里政治自由、反对派活跃、反安保、反基地、反军备、反修宪、反日美联盟的和平主义者声音不小,在冲绳等地我们就在基地外见到过这类文宣。但是这次“基地嘉年华”,就我听到的似乎没什么负面声音。即便在“简中网”上,在华人、旅日中国人和留学生中,也是一片新奇、感叹乃至赞叹之声,甚至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自信,真正的军民鱼水情”。

Image

真正还是虚假我不敢说。不过我们的自信和他们的自信,我们的军民关系和他们的军民关系,确实都有明显的类型区别。我们的军营都实行非常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军民交往主要都是有组织的集体行为。从战争年代的拥军爱民,wg时期的“三支两军”到后来的军民联欢、军队救灾、地方拥军,基本都是这样。除了军人和军属的家庭关系、放假探亲中的军人外出,军民间的个人接触和自由交往其实很少。正面的“军民鱼水情”和负面的军民、军地矛盾都与这种组织行为分不开。对于“三支两军”,“官书”也说是“在稳定局势的同时也影响了军民关系……损害了军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当时甚至一些军人的个人犯罪也有这种特点,如影响恶劣的“刘学保事件”就是一例。

而美军当然也有军营管理,军纪纠察——“宪兵”就是干这个的。但是美国的体制决定了军人生活的开放度自由度与官兵个人融入驻地社会的程度都相当大,即便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友好祭”这类官方举办的活动,其参与者的开放、自由、即兴、随意,也令人印象深刻。

Image

驻日美军的正面形象,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种开放、自由树立的。驻日美军也搞过有组织的救灾、助民活动。横田基地在东日本大地震时就发挥过很大作用。不仅出动军机协助救灾,还临时变身为“民航机场”——当时因羽田、成田两大机场受灾减负,横田机场就临时开放接待航班。很多人对它的服务评价不错。

此外,由于美军基地的后勤与生活服务对社会开放程度高,对当地增加就业、发展经济作用明显,越南的金兰湾、菲律宾的克拉克、苏比克等地,都是在作为美军基地期间发展为新兴城市的。日本的冲绳、横须贺、佐世保等也是如此。横田基地周围各市、町,与基地有关的经济及就业也占相当比重。

但是这一切对美军形象的塑造,其实都不如一般“美国大兵”给当地社会留下的自由、开放、随和、“亲民”形象影响更大。过去中美中日关系友好时,我国的著述曾对日本人高度评价麦克阿瑟多有介绍,说他离日时日本上下都如何依依不舍、自发相送等等。“亲美”的把这归因于占领时期美国对日的民主化改造推动进步赢得民心,“反日”的则把这归因于日本民族欺软怕硬,只崇拜实力的“文化劣性”。两说可能都有道理,但是其实,日本人对麦克阿瑟的评价,从根本上与对美军的整体评价分不开,而后者绝不是仅靠麦氏个人魅力和美官方的占领政策就能打造。高峰时多达20万人的“美国大兵”与日本社会总体而言的“良性互动”,无论如何是不能忽视的。

当然,这种“军民关系”的另一面,就是“兵痞犯罪”也难以杜绝。由于美军官兵与当地社会的互动不仅频率高,而且个体性强,再多的“宪兵”也防不住万一。而且民主社会的自由媒体也喜欢揭露阴暗,舆论监督讲究的就是“有错推定”,报忧不报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这种事对美军形象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同时驻军事关主权,尽管占领时期早已结束,安保体制是合作、同盟性质,但不管多么“友好”的外军大量常驻本国,对民族主义总是个打击。何况“战后格局”仍有影响,日本并没有完全变成“正常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左派和平主义者对美军基地有差评,那些确实希望“复活军国主义”的“一小撮”极右翼,也喜欢抓住美军的兵痞犯罪案例煽动反美反西方情绪,重温“大东亚战争”的旧梦。

但在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中,无论美军还是日本人都不是傻子,“友好祭”可以看到这种“军民关系”的主流。而另一方面在主权考虑下,驻日美军逐渐减少、基地移交和共用的趋势也是明显的。如今驻日美军已从冷战高峰时期的20万减少到三万多,基地数量也少多了,横田基地变成美日共用也已经多年。如果国际局势不发生剧变,这些趋势仍会继续下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