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燕郊爆炸是因为刁要求2025年地铁通雄安?

(2024-03-17 12:29:32) 下一个

转自微信-这被删除的信息:北京地铁22号线计划从朝阳东大桥始到廊坊到雄安,2025年刁要求必须通车。

地铁施工到三河县处钻透了煤气管道,所以爆炸是从地下往上爆炸的。整个一栋楼被摧毁,于是连夜铲除废虚。从地面找到爆炸点,与炸鸡店没有关系。

大干快上必然出事!

1) https://mp.weixin.qq.com/s/uOI8zK0HyDiwxwG7BoN__w

河北燕郊爆炸后续:原因初步查明,附近居民称疑似与地铁施工有关

 老丘 每天一读 2024-03-13 19:49 

3月13日河北燕郊,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划破宁静的上午,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让这片本该祥和安康的城区,陷入火海人间惊魂一幕。

?

爆炸发生在一处四层招待所,现场可怖的火光狰狞,浓烟滚滚直冲云霄。百米外一家商户目睹了整个恐怖过程:"一声巨响,出来一看,那招待所轰然倒塌,我的店也被波及烧没了。"他面色惶惶,经历这等惊心动魄的一幕,谁人能无恙?

Image
?

另一位开车等红绿灯的司机透过车载监控无意间记录下爆炸瞬间的景象,那满眼尽是火光冲天,一团足有十几米直径的恐怖火球在城市中心骤然升起,气焰横飞中透着浓浓危机。

Image
?

网上流传的前后对比照极富震撼力。事前那是一栋看似普通的建筑,事后却已然成为满目狼藉的废墟,足见这起爆炸绝非小事。

 

那么,到底是何物引发了如此惊天动地的爆炸?网上一时间出现各种猜测和传言:

 

有人说是煤气罐闯的祸。一个15公斤的液化气罐爆炸,威力相当于4公斤TNT炸药。若是50公斤的大罐,拆掉一栋楼轻而易举。

Image
?

还有人说,事发地附近经营餐饮的商户,大多使用燃气罐做饭,所以很可能是这些罐体出了问题引发连锁反应。

 

但也有声音表示,单单一个煤气罐的威力根本无法摧毁一栋建筑,所以或许这不是主因。

 

各种流言蜚语盛传,一度让真相愈加扑朔迷离。有人称在爆炸前曾闻到异味,炸鸡店工作人员出来辟谣说店内未使用任何燃气,还有当地一家燃气公司人员表示,涉事地并非他们的客户,应该与燃气管道无关。

Image
?

央视的美女记者也赶往现场采访,却被工作人员劝阻"太危险了,往后走"。央视的报道显示,事发楼层并未接入天然气管道。

 

在流言满天飞的氛围中,凤凰网终于刷出一条新消息,初步确定此次事故为燃气泄漏所致。

 

但这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引人注目的线索。有报道指出,事发地点附近正在进行地铁22号线施工,疑似地下燃气管道被波及引发了这起爆炸。如若属实,则与施工方的操作失当或疏忽大有关系。

Image
?

经过数个小时的救援,截至目前已经造成2人不幸遇难,26人不同程度受伤,救援工作正在全力开展中。

 

然而单单将这起惊心动魄的事故,简单归咎于"煤气罐"还是"燃气管道"的争议之上,未免太过肤浅了。更多的是,它再一次引发公众对底商和餐饮店的安全隐患的重视和担忧。

Image
?

就在一个月前,河北另一地方也曾发生过类似的底商燃气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一位辽宁的网友无奈吐槽:"我们居住的34层高楼,一楼就开了好几家餐饮店,多次投诉无果,要是哪天也出了这种事,谁来承担责任?"

 

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理应得到无上的珍视和呵护。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不道德的商家和不作为的监管部门,常常会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置安全于不顾,酿成无数悲剧。

 

祸不单行,仅在燕郊这一处,就有太多疑似经营不规范的商家或施工方,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Image
?

我们当然无法阻止一切意外的发生,但我们有义务为之竭尽全力。因为,生命胜于一切,唯有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置于安全第一的法则,才能真正做到生产安全无死角,让人人有一个安康祥和的生存环境。

Image
?

希望燕郊这起惨案能成为惊醒我们的一记钟声,让我们从根本上反思加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它同时也当是一个结束,标志着这样的不幸将再也不会在燕郊、河北,乃至全国任何一个角落上演。

 

期待有一天,再无关于爆炸事故的噩耗传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生机勃勃、安康幸福的生活画卷。而这,须臾不能等闲。

 

2) https://mp.weixin.qq.com/s/HyjZZ9W_ZZWgV2ZHr4qmpA

2025年通车!燕郊地铁最快32分钟到东三环!到2028年,燕郊进京通勤预计每天19万人,其中82000人坐地铁

轨道上的七环 2023-07-29 20:36 

北京到七环环京的地铁规划都在下图里,目前在建的七环地铁有①和②:

① 雄安新区到北京南三环草桥的快轨R1将于2024年底通车;

② 平谷经燕郊到东大桥的地铁平谷线将于2025年底通车。 

未来30年,北京到七环环京的地铁都在这!看看你家何时通地铁到北京?

Image

Image

Image

轨道交通平谷线是北京首条跨市域的区域快线,将加快推动“通勤圈”建设,全线预计于2025年完工。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平谷线马坊站施工现场,目前该站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正在进行高架段架梁施工。

步入马坊站施工现场,北青报记者看到,一座两层岛式四柱三跨鱼腹型高架车站已初见雏形,钢框架结构的站厅顶棚结构清晰可见,建设者们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着站间架梁工作。据了解,轨道交通平谷线(22号线)西起朝阳CBD区域东大桥站,东至平谷中心城,经过朝阳区、通州区、三河市、平谷区,沿线串联起北京CBD、定福庄组团、运河商务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燕郊组团及平谷中心城区。“在平谷段共设置3个站点,分别为平谷站、马昌营站和马坊站,其中马坊站和马昌营站均为地上站,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平谷站为地下站,目前正在进行明挖,今年年底主体结构也将完成。”北京市平谷区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王小路介绍,目前马坊站至马昌营站区间线路高架段已经开始架梁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7公里区间架梁施工。

王小路还提到,目前马坊站至马昌营站间隔10.5公里,是整条平谷线中间隔最长的两站。未来这里将实现大站快车的运行模式,运行时速将达到地上车站每小时160公里,地下车站每小时120公里。“高峰时段将在马坊站甩站通行,该车站预留了远期越行及故障停车条件。”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平谷线路全长约81.2公里,地下段53.8公里,地面、高架线约27.4公里,共设置21座车站。其中,北京段长约51.2公里,设站16座;河北段长约30公里,设站5座,沿途共有12座换乘车站。平谷线建成通车后,北三县到城市副中心将实现最快9分钟通达,北三县到CBD地区(东大桥站)最短时间为32分钟,平谷区到CBD地区最短时间为55分钟,将极大便利沿线居民,串联起中心城、副中心、平谷及河北三河地区,大大拉近京冀两地时空距离。“作为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我们期盼平谷线很久了,希望能够早日建成通车,这样我们进城就方便多了,能节省很多通勤时间。”一位居民告诉北青报记者。

据介绍,截至5月底,北京段车站的主体结构完成27%,河北段主体结构完成20%,全线预计于2025年完工

京津冀三地经过几年的协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勤圈”是现阶段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主要是促进环京地区深度融合,完善区域快线,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形成同城化效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谦

编辑/谭卫平

Image

Image

记者近日探访正在建设的地铁22号线获悉,作为首条跨越京冀两地的地铁线,22号线将在2025年底通车,未来将设快车和普通车,快车通过部分车站不停车,将乘客尽快送达目的地。
 
平谷区马坊镇,梁上托起一座高架地铁车站——地铁22号线马坊站。从空中俯瞰,车站主体结构已经完工,二层站台上的四条轨道如鱼腹型。
 
“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是因为未来22号线分快车和普通车,快车经过部分车站不停车,直接通过。”平谷区轨道办负责人王小路说,快车跑完全程预计49分钟,普通车预计73分钟。
 
Image
 
沿着22号线,马坊站往南走便将进入廊坊北三县、再向西拐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最终抵达位于CBD的东大桥站。这也是首条跨越京冀两地的地铁线,全长约81.2公里,共设站21座。其中,北京段长约51.2公里、设站16座;河北段长约30公里、设站5座。
 

Image

 
规划显示,22号线地下段53.8公里,地面、高架线约27.4公里,未来地上段时速将达到160公里,地下段时速120公里,速度在北京地铁线网中位居前列。
 
这也让未来平谷区、北三县等地居民尽快进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中心城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22号线建成通车后,北三县到城市副中心将实现最快9分钟通达,北三县到CBD地区(东大桥站)最短时间为32分钟,大大拉近京冀两地时空距离。
 
截至5月底,22号线北京段车站的主体结构完成27%,河北段主体结构完成20%,全线预计于2025年底建成通车。
 

Image

 
记者也获悉,正在建设的22号线也将在马坊站北两公里位置预留设站条件,未来有望在此通过地铁实现货物运输。
 

Image

Image

北京市首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轨道交通线路平谷线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全线14个标段实现实质性开工。截至2023年2月底,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完成22.5%。3月16日,记者前往平谷线管庄站施工现场进行探访。

平谷线西起朝阳区东大桥,东至平谷新城,途经朝阳区、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平谷区等地区,串联了CBD核心区、定福庄组团、城市副中心、燕郊、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线路全长约81.2km,共设2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共12座。

管庄站就是其中的一座换乘站,建成后将实现与八通线的有效换乘。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上百名工人正在地下约30米的明挖区间里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土方开挖已经完全完工,我们正在进行底板施工等结构作业。”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号线08标项目经理尹伟告诉记者,3月底盾构机将进场作业,6月实现盾构始发,到9月,管庄站将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Image

眼下,平谷线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全线20个土建标段的施工招标已完成,14个标段实现实质性开工,其中北京段12个、河北段2个。” 京投轨道所属快轨公司安全生产一部部长姜瑞军透露,到2023年底,车站主体结构计划累计完成38%,区间结构累计完成15%。

平谷线的开通,将极大便利居住在燕郊、工作在北京市内跨省通勤的上班族。整条线路既包括地下站,也建设高架站。今后,地面及高架段最高速度160公里/小时,地下段最高速度120公里/小时。

Image

“列车采用市域D型车8辆编组,横排座椅布置,定员为1814人/列,最大运输能力可达5.44万人次/小时。以后快慢车混跑灵活运营,政务中心、燕郊、平谷至东大桥最短时间分别为23分钟、32分钟及55分钟,将大幅提高东部地区出行效率。” 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主任科员杨承杉介绍,预计2028年,平谷线全日客流量可达56.2万人次/日,其中承担的燕郊地区进城客流为8.2万人次/日,占全部燕郊进城总量的43%,可有效缓解跨界通勤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平谷线在管庄站设置了与通密线联络条件,在齐心庄站预留了向东延伸支线条件,未来可实现“一干多支”的网络化运行效果。沿线还构建了东大桥站、副中心站、燕郊站等3个枢纽点,可与1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条城际铁路以及2条市郊铁路高效衔接,促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各站均设置了交通接驳设施,并在外围设置5处P+R停车场,与地面交通良好衔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任珊 潘之望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