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诗经,黄鸟(下)——凯风、黄鸟

(2023-07-21 06:47:02) 下一个

邶国在原先商朝的王畿之地,那边的诗里也有黄鸟。

凯风(邶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大致意思:
柔和的风从南边来,吹那小枣树的树心。小枣树的树心幼而壮,母亲这样辛劳。
柔和的风从南边来,吹那小枣树的粗枝。母亲这样通达事理美好,我们这些孩子没有美善的人。
引来寒泉,在深挖的下面。有七个孩子,母亲这样辛苦。
睍睆黄鸟,(它)承载美好声音。有七个孩子,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这首诗的第一、二章写暖风滋养小枣树,用它比喻母亲抚养孩子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枣树的树心长成粗枝,孩子们也长大了。

“心”和“薪”发音相同,却是前后两种状态,不知不觉间就转换了时空。

接下来的第三章说到泉水,但没提这泉水的功绩和泉水滋养的对象,不像是直接把泉水比作母亲。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终于注意到了“有”和“浚”。

《诗经》读到现在,一直把“有”解作“不宜有而有”,这里也不例外。“有子七人”,孩子们不该那么多,母亲辛苦了;孩子们那么多,也没一个让母亲感到安慰的;“爰有寒泉”,或许在说:本不当有这个寒泉。

《诗经》有一句:“莫高匪山,莫浚匪泉”,从这句话看,在“浚”大概是深的意思。那么第三章的“在浚之下”,也许不是说泉水在河南浚县,而是说挖得很深,终于打出了寒泉,正常情况下是挖不出这口泉水来的。接下来的“母氏劳苦”,大概在夸母亲为这七个孩子付出了比正常情况下更多的努力。

这首诗三章都在讲母亲的功绩,检讨自己不够好;最后一章干脆表示自己还不如黄鸟,能用婉转的叫声让母亲高兴。

这么反复贬低自己,应当有原因吧。

查一查作者是怎么形容黄鸟的。“睍睆”一词的解释:形容鸟色美好或鸟声清和圆转貌。“黄鸟”——毛色,“好音”——声音,这象是结合了本诗的上下文猜了两次,没想好到底选哪个解释,索性一道放上来了。

逐个字查。

“睍”:因为害怕不敢正视的样子;“睆”:1、(眼睛)鼓出, 2、明亮,3、浑圆。

看来是指一只会唱歌,挺漂亮,但是眼神游移不定的黄鸟。“睆”是好词,“睍”不是。把“睍”字放在句首,先定个负面印象,作者大概对黄鸟有敌意。

试想,孩子大了,母亲不用象以前那么操劳,有了不少空闲时间。如果黄鸟在指一个外人,跑过来满口好话,讨母亲的欢心。母亲一高兴,对他比对自己的七个孩子还好,孩子们自然不开心。现在也经常有新闻,有不少专骗老人的,哄得老人掏了很多钱买东西,子女怎么劝都不听。

人总是要面子的,尤其是对着晚辈。如果子女们直接说老人糊涂了,上了当,谁听得进去,说不定老人反而更坚持自己的做法,越说越不通。相比之下,本诗上来就一通夸,母亲抚养孩子辛苦啦;母亲一向通情达理,是孩子不争气;母亲当年英明神武,正确决断;现在喜欢的这个外人也是又好看,说话又好听,都是孩子们没本事让母亲欣慰呀;这听起来多惬意。

没有了抵触心理,母亲回头想一想,“睍”字就可以生效了。这外人,真的眼神躲闪,不敢正视吗?是不是他真的在哄我呢?

五首诗里,就这只黄鸟不像好人。邶国既然是原先商朝的王畿之地,不喜欢周朝的黄鸟也正常。

最后一首《黄鸟》是秦穆公时候的事了。

黄鸟(秦风)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大致意思:
交错飞行的黄鸟们,停在小枣树上。谁为穆公从死?子车奄息。这个奄息,在一百个成年男性里是最突出的。到他的墓穴,他忧愁恐惧。那青色的天,消灭我贤良的人。如果可以换回他啊,用百人来换他一身。
交错飞行的黄鸟们,停在桑树上。谁为穆公从死?子车仲行。这个仲行,抵得上一百个成年男性。到他的墓穴,他忧愁恐惧。那青色的天,消灭我贤良的人。如果可以换回他啊,用百人来换他一身。
交错飞行的黄鸟们,停在牡荆上。谁为穆公从死?子车针虎。这个针虎,能抵御一百个成年男性。到他的墓穴,他忧愁恐惧。那青色的天,消灭我贤良的人。如果可以换回他啊,用百人来换他一身。

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开疆拓土,最后几年还出征西戎,辟地千里。然而他死后以一百七十七人殉葬,把能臣都一块埋进去了,这其中以子车氏的三良最出名。

秦穆公重用的很多大臣都不是秦国人:百里奚是虞国大夫,蹇叔是宋国人,丕豹是晋国人,帮着他伐西戎的由余,祖先是晋国人。或许子车氏也不是秦国人,这三人大概是武将,年富力强,手握兵权,他们不死,接班人不放心。

《左传 文公六年》也说到了这首诗:殉葬殉到国人都作诗哀叹,可见秦国当不了盟主,秦国不复东征。

其实秦穆公的殉葬人数不是最多的,1976年正式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殉了一百八十多人,墓主大概是秦景公。他不及秦穆公有名,殉葬的人虽多,《史记》也没提为他从死的事。

穆公下葬,各国过来观礼,这些黄鸟们都看在眼里,有“从死”这把刀在头上悬着,几个敢来秦国效力啊。直到两百多年后,秦献公即位,才废除了人殉制度。

当时秦国内乱,在外流亡的献公回来当国君。他之前的小国君被沉了河,大概尸骨无存,不用殉人。

按《周驯》记载,秦献公生病,召他的继承人仲敬子,问:我不想要别人从死,行不行?仲敬子说:秦国的老规矩怎么能变呢?然后他就不是继承人了。

从这段话来看,“从死”制度是为了消除上一辈的影响,建立继承人的权威,所以仲敬子还想按老规矩办。

秦献公死后,儿子秦孝公接任,他招了个有名的大臣——卫国人商鞅。可惜秦国虽停了从死的制度,商鞅依然没得善终,秦孝公死后他到底没能逃过接班人的屠刀,死得比殉葬还惨。几百年的习惯哪里是一纸禁令就可以轻易改变的,这里面的盘根错节,观礼的黄鸟们怎能知道。

把黄鸟看作人,代入这五首诗后都没什么硬伤,那么这种假设也许可行。不过,真实的黄鸟会是什么样呢?有很多人觉得它大概是黄鹂,或者黄雀。

黄鹂很漂亮,它们多半是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会集小群,这就跟成群活动,在粮田里吃谷子的黄鸟不一样了。

黄雀在繁殖期成对生活,其他时候常集结成几十只的群。但它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是冬候鸟,通常只在冬季的10月底至来年3月初可以看到,除非是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或者江苏镇江,黄雀会在那里夏季繁殖。这些地方离黄鸟诗的创作地很远,谷子成熟的时候,黄雀不在。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篇观鸟爱好者的文章,他觉得这黄鸟是金翅雀。金翅雀属于留鸟,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和谷粒等农作物为食,会集成小群,当地有不少。

网上又随便搜到黄腹山雀,也是留鸟,常常成群。不过它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虽然多半不是它,但长得可爱,也放张图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