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

时评,历史,教育,
旅行
正文

法国的罢工, 巴黎的小偷 (1)

(2023-02-25 19:03:13) 下一个

网上有句流传已久的名言:”防火防盗防闺蜜“. 而如果计划去法国旅行,我感到需要注意的是:“防偷防抢防罢工“.

法国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令人想往,但做攻略时最担心犯愁的却是罢工;巴黎是个历史名城,时尚浪漫的文化之都,但是防偷防抢却不是一件让人感受到轻松浪漫的事情. 

先说说罢工的事情. 法国人一向革命性强. 18世纪末有法国大革命,19世纪70年代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巴黎公社. 做一下对比:美国宪法1789产生,到现在233年,总共只有27条修正案. 而法国自1792年把国王路易16送上断头台,走向共和到现在的231年里,己经经历了第一共和到第五共和的不同政治体制. 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58年成立的. 相较于英美,法国社会政治更加多变. 英美的左派相较于法国左翼文化,估计就是中学生与博士生的差距. 

在这样一个政治文化传统下,罢工是法国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就很好理解了. 有人说法国人一年的生活节奏是“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也有人说法国人一年只能做四件事:”度假,再度假,罢工,再罢工”.  查了一下数据,世界上罢工最多的是丹麦,亚军是法国,第三名是比利时,第四名是芬兰. 奇怪啊,前四名都是幸福感很高的国家. 芬兰还需要罢工吗?看来还真需要—— 因为每次罢工的全部目标未必都能达到,但人们或者达到部分目标,或者把不满情绪通过罢工来宣泄出去,这样社会也就和好谐了. 道理与逻辑上看来也说得通. 

最近法国因退休年龄后延,罢工又此起彼伏,一波接一波. 不时看到有铁路,机场,供电,学校等各行业罢工的消息. 不免有些担心这些罢工会不会影响我们届时的旅行. 

不过我最终看法是如果你要想去法国,就得做好会遇上罢工的心理准备. 你无法事先计划避开法国罢工,因为你不可能知道几个月以后的事. 只能在做旅行计划时把这个风险考虑进去. 比如搞清楚如遇上罢工,酒店费用可不可以全款退回. 机票可不可拿credits等等.  想到这些,做了准备,结论只有一个:法国是个旅游胜地,有没有罢工,都应该计划去的.  如果碰上罢工,也是一种经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ahniu 回复 悄悄话 right is always right.
left is always not right.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