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荆刺秦

长篇小说连载,战国末世演义,战国红楼梦。表现六国可歌可泣的反抗暴秦的史诗。
正文

燕荆刺秦065:九原城(中)

(2023-09-05 10:57:50) 下一个

后赵姬出身娼家,前面母亲和三个姐姐都是卖身的娼妓,后来家里积攒了一些家资,关键后赵姬八岁就表现出超凡脱俗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相貌,因此开始提升档次,往艺伎培养,等到后赵姬十四岁的时候,已经被誉为邯郸百年难遇的绝色,等待她及笄之后,预定接客的勋贵巨富,名单都排了百位,当然谁更有钱,谁更尊贵,一直在前面加塞,后来相国郭开都知道了后赵姬的名声,郭开小惧内,就是郭开老婆并不是蛮不讲理,她亲自给郭开选小妾,不仅选漂亮的,还选温柔识大体的,因此郭开为了讨好赵太子,就和赵太子聊天的时候,无意地提起后赵姬,赵太子微服私访,想法见了还没有接客的后赵姬,马上被后赵姬的腊雪寒梅,傲雪欺霜的气质所吸引,后赵姬长得并不是皮肤似田琪那种雪白,但长相和气质却表现出纯洁无瑕,光明大气。最终由郭开出面重金为后赵姬脱籍(注销娼伎),改名换姓之后藏于太子宫,后赵姬的十五岁及笄之礼就是在赵太子宫举行的。五年后,前244年赵太子继位后就是赵悼襄王,那时也才二十三岁,马上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把后赵姬纳于后宫,并封赏后赵姬全家,为后赵姬的妹妹安排贵戚联姻。

后赵姬生性好脾气,读书,练琴,歌舞就是她每天的功课。不仅没有权力欲,也没有争强好胜的出人头地的名利心,她生性就淡然这一切,既没有野心,也没有强烈嗜好,从她被娼家赎出,成为赵王的小妾,后来生了儿子,也只是升成有了排位的侧妻,后赵姬也只是听之任之,并没有再想高升一步的野心,只有当儿子长大,不仅身材高于常人,而且酷爱练武,为人果断刚毅勇敢,批阅奏章又符合父王的心意,而原太子赵嘉为人宽厚软弱懦弱,所以赵悼襄王为了在这赵国危亡之秋,要立个杀伐果断,为人英武的继承人,而不是文质彬彬的宽厚优柔寡断的接班人,才立后赵姬为王后,赵迁为太子,为此后赵姬一再谦让,拒绝,但赵王置之不理,在赵国危如累卵,年年被秦国攻击,处在亡国边缘时期,后赵姬并不想让儿子当这个到处破洞的漏船破船沉船的船长,但赵悼王执意,儿子愿意,后赵姬也没有办法。

前235年赵悼襄王去世,小儿子赵迁即位,才十四岁,按道理后赵姬是可以摄政的,秦王嬴政也是二十一岁才亲政,但赵迁很早就懂事了,老早就在父王的监督下,批阅奏章,现在又有相国郭开的辅佐。

现在儿子继位,郭开为了专权,赵迁为了少人管教,就动员后赵姬离开邯郸,到边远的代地来生活,后赵姬也知道自己碍事于两人,因此答应到代地,唯一的条件就是要隐姓埋名,不居住在离宫别苑,后赵姬知道自从当了王后,废长立幼,自己的儿子做了太子,世人是怎么骂自己的,虽然她表面不在乎,心里是没人能不在乎的。

如此后赵姬就带着女儿隐姓埋名到了亲戚家,司马尚是九原,云中郡第一军事长官,两方面的原因自然到了妹夫家,并且司马尚不只是勋贵世家,特别是民间还有非常好的名声,后赵姬也算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所以女儿赵玉叶,直接就改名司马玉叶了,也好在女师那方便求学。

赵迁发配走了亲妈,心里还是过意不去,在母亲在妹妹家住定的情况下,就发来巨额经费,在里面秘密修建了离宫,并且把赵国王宫里的很多宝贝分出一半,给母亲送了过来,这就是那些奇香异木的来历,司马尚为了厚待荆轲,就拿出离宫其中的一个院落来款待。

现在后赵姬在司马尚家表现出来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实在是因为后赵姬太淡然的缘故,她让妹妹一分,妹妹那边就长一寸,所以在司马尚宅邸的后赵姬,被善于嫉妒的妹妹始终压着一头,当然,如果后赵姬真要发脾气,妹妹也会马上溜之大吉,但几年来,真没有那件事值得后赵姬发脾气。后赵姬这个妹妹还嫉妒到了不懂事的地步,自己只有一个女儿司马金枝,以后生的子女都夭折了,至今司马尚没有健在的儿子,但她依旧不允许司马尚接近别的姬妾,说自己年轻,才三十出头,还能生育的,但已经四、五年不再生育,却依旧不让司马尚接触别的女人,现在比自己大一岁的姐姐带着女儿隐姓埋名地到了自己家,姐姐的容貌,风采,身份,使她倍加小心,生怕她和司马尚有染,因此司马夫人严防死守,但凭感觉司马尚和后赵姬还是有了一腿,她又不敢公开抓奸,当然她也知道公开闹起来自己并不占优,毕竟是赵王他亲妈,还不如就这样含沙射影,冷嘲热讽,不点破,始终让后赵姬背着小三的恶名,从道理上、心理上亏欠着自己,被自己拿住痛脚,矮自己一头的好。

后赵姬对这些并不在乎,以前围着丈夫赵王转,被赵王安排生活,后来儿子赵迁也被丈夫寄予厚望,儿子、女儿都被夺走了,幸好几年后,又添了一个小儿子,比姐姐司马玉叶还小三岁,成为后赵姬的人生依靠,但五岁夭折,如果活到现在也九岁了。为此后赵姬痛苦的要寻死觅活,如此她是死过了一次的,现在丈夫也死了,心彻底死透了,于是淡然的过着余生,自己安排生活,除了身边的贴身丫鬟,厨娘,其余离宫所有人都交给司马尚,司马夫人管理,自己只是养花养鸟,养猫养狗,养羊养马,以前对自己女儿司马玉叶有些忽略,现在儿子不待见,后赵姬也反省自己,开始关心唯一身边的亲人--女儿,但女儿因为母亲重男轻女,一直对自己忽视,而父亲因为司马玉叶从小就漂亮可爱,因此对女儿比较疼爱,所以司马玉叶这几年一直怀念父亲,并不接纳母亲的善意。

住在司马尚府邸,后赵姬又不善于管理下人和家事,自然多靠司马尚的关照管护,司马尚英俊高大风流温柔,不断地殷切侍应和偷偷痴心追求,在后赵姬三年的寡居中,也有耐不住寂寞的情欲,让司马尚得手了几次,但这本身的不道德,不光明正大,再加上后赵姬不仅没有争强好胜的权力欲,现在还没有旺盛的性欲,所以几年间,后赵姬绝大多数是拒绝司马尚的,因此也就是有限的那几次,也有怕万一怀孕,无法面对世人的原因。

司马尚追求后赵姬,只是追求后赵姬的肉身外表,而今天唯有荆轲一直要从后赵姬的眼眸里,察看后赵姬的灵魂,这让后赵姬又一次感觉到了逝去丈夫曾经对自己的关心,因此后赵姬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对荆轲格外真情流露。

当然从理智上,后赵姬的坦诚也是有合理原因的,第一守不住秘密,既然司马尚已经把荆轲纳入自己的后宅家宴,也就没有把荆轲当外人,与其撒谎,编自己是司马夫人的那个姐姐,还不如实话实说。第二就是荆轲不理解的,他认为后赵姬自称娼后,是特意贬低自己,其实对后赵姬来说,就是如实陈述,她从小就被人说成娼家,娼妓,倡姬,早就习以为常,本来家里就是操的皮肉生意,而不像有些人是半路为伎的,后赵姬母亲就是娼妓。甚至亲戚七大姑八大姨都是,而她因为相貌才艺,为了多赚钱,才升级成为歌伎,她自小就没有父亲,和这个妹妹,之所以长得不像,也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父亲,她们姊妹父亲大概率都是外国嫖客,她们出生时正是赵国长平大战前后,全国没有几个年轻男人还在后方,那时遍地都是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儿童,也是赵国遍地娼妓的最盛期,而这还是赵国官方鼓励和要求的,甚至规定民间女儿十七岁可以不嫁人,但不能不生育,否则就要受到官家处罚。

现在后赵姬既然从心里不排斥自己是娼家,那么和赵国名声特别好的司马尚有私情,也就不是羞于启齿的事了,所以坦然主动和荆轲承认了,但还有一丝不好意思,主要是自己妹夫,而且并不是自己计划的,自愿的,而是一时软弱产生的错误。

后赵姬嘴里诉说能说的,眼里诉说不能说的,但自小在从事艺伎这一行业的环境熏陶下,就不知道有什么是不能坦陈的,荆轲居然都能听懂,看懂了,并且还用眼神赞扬道,即使和司马尚公开成亲也没有关系啊,司马尚很优秀啊。

后赵姬就用眼神飘向自己的妹妹,意思她太嫉妒了。

荆轲用眼神回答道,怕什么?你是赵王他妈啊。

后赵姬眼里又流露出羞耻,羞怯,不好意思,用眼神回答,我只是一个普通女人,可不想和妹妹抢男人。

荆轲用眼神道,那我给你找男人,和我一起去月氏,那里没有贞洁观念,可以一妻三夫四面首的。

后赵姬回答的眼神,太麻烦了,得不偿失。

一边后赵姬用眼神在和荆轲交流嘴里不能说的,但心中却有种异样,如果仔细舔舐。竟然是甜蜜,因为不仅荆轲能看懂她的眼神,而且自己也能读懂荆轲的眼神,还有就是荆轲居然不是对自己的肉体外表,而是对自己的内在灵魂产生兴趣,这是后赵姬从懂事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也只有赵悼王曾经从自己眼里找答案,当然后赵姬也只是对荆轲感兴趣,但丝毫没有什么情意,她知道荆轲虽然是唯一对自己肉体视若无睹的,也是因为荆轲的身边姬妾太优秀了,但眼神未免还在和荆轲在打情骂俏,只是职业性的,从小熏陶的印在骨子里的,而其实心中毫无波澜,还是死灰,后赵姬知道自己已经徐娘半老,所以是丝毫没有什么想法的。

他们这种表面彼此关切爱慕知己的眼神,甚至打情骂俏的眼神,正是离得最近的姬青在旁边看得最真切的,怪不得姬青要骂呢。

前有后赵姬说自己并没有守妇道,后用眼神承认了她和司马尚的私情,但依旧没有改变荆轲对后赵姬的好印象,毕竟后赵姬不是石女,是有血有肉的女人。而后赵姬的超越众人的坦诚,不装,让荆轲格外好感,何况后赵姬还是青春尚在,在荆轲眼里是那样风姿绰约、娇柔婉转,美艳不可方物,之所以后赵姬还有青春常在的印象,就是后赵姬以前年轻的时候,就是骨感美人,是那种皮肤紧贴骨头,面容紧致,小脸那种,而没有婴儿肥,正是以这种姿色,在邯郸艺压群芳,所以三十多岁后,姿容变化依旧不大,更填上了岁月的风韵,对阅历丰富,虽然才二十八岁,心态已经三、四十岁的荆轲来说,反而就更有吸引力了。

就在荆轲和后赵姬低语聊天,眉目传情的时候,司马夫人,让司马玉叶到场中,那个半圆里表演节目,司马玉叶乖乖的听话,站在场中开始唱歌跳舞,开始荆轲认为这是司马夫人没安好心,有意贬低姐姐的女儿,人家也是公主,王妹啊,当众助兴表演?

但司马玉叶一表演,荆轲又不敢断定就是司马夫人的歹意,因为司马玉叶表演起来歌舞,就好像活了起来,人开始生动可爱起来,不再是那个怯懦的、呆痴的、懵懂的小女孩,而是活泼婀娜,生龙活虎,稚嫩可爱的一个小美人。

司马玉叶是跟赵迁一样,早期就一同接受父亲严格训练的,只是在骑射之外又多了歌舞,赵悼王,是想拿这个美人坯子公主,好好培养,以后用在和亲上的,只是天不假年,自己三十出头就去世了,失去了最宠爱自己的父亲,司马玉叶起初一直没有走出悲痛,直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才慢慢走了出来,而后赵姬重男轻女,希望都在儿子身上,但儿子对母亲和妹妹也没有什么深厚感情,现在也看出来赵迁德行方面不如哥哥赵嘉感情厚道朴实,因此妈妈不爱,哥哥不关心,干脆就让明明是赵玉叶公主就做一个普通的小姐司马玉叶吧,无非到了需要和亲的时候,再改回名字好了,这就是后赵姬和赵迁想的,

而后赵姬,以前只是关注喜爱的只有自己的儿子赵迁,对这个女儿是母爱缺失的,反而这个小姨对司马玉叶很好,司马夫人因为只有这一个女儿司马金枝,就骄纵任性,简直就是于妃对姬航的又一个翻版,所以现在有了司马玉叶,好像小时候的司马金枝再现,所以司马夫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喝酒聊天中,司马金枝就咋咋呼呼的对自己父亲说,她要加入女兵玩,她们有位女将军呢,也是上卿的夫人,看来司马金枝从魏皙那边刚打听出来,就马上像是重大发现,马上报给父亲,也不管大家都正在说什么,自己是否唐突失礼。

司马尚就对荆轲道,那怎么不请来一起吃饭啊?不是说好请所有夫人来聚餐的吗?

荆轲看出司马尚是对司马金枝的宠爱到了溺爱的程度,丝毫没有感觉到司马金枝的没有礼貌,可能反而会觉得司马金枝直爽野性可爱,对司马金枝的唐突,司马尚竟然都是高兴地哈哈大笑。

现在喝酒欢笑,已经有两个多时辰了。荆轲对司马金枝诸人,又有了新印象,如果单论相貌,这四个里面司马金枝是最漂亮的,毕竟她是适龄,其余母亲和大姨子已经三十多岁,妹妹司马玉叶还小,没有长开,司马金枝,长大身材,还健美,浑身透着英武朝气,黑里透红的皮肤,说明她经常户外运动,如此说她酷爱打猎不是虚言,如果放在荆轲夫人群里,应该是王一心那个模子的,丰满型的,但更年轻,健美,匀称,凹凸有致。至于司马尚说她和田琪相比,也不遑多让,第一是父亲的偏心,第二却也有点味道,因为两个时辰多的饮酒相聚,基本可以看出司马金枝的气质,就是野性青春,朝气蓬勃,热情似火,争名好胜,还有点真的大大咧咧,有点混不吝,不像王一心还是粗中有细,现在一心完全是女主人般一会高雅的谈资,一会又猜拳行令,完全代替了号称色艺双全的景晴的怠工,而司马金枝只是缺少家教,毫无礼貌的野豹靓猫,荆轲最后给她的定义就是野蛮生长。

荆轲众夫人对司马夫人以及司马金枝都没有太好的印象,而对恬静,淡然,低调的后赵姬以及司马玉叶都有了好感,这是她们宴席过后共同的结论。

现在荆轲对司马尚的责问,一边让一直站在伺候的张华去叫姬英过来,一边回道,我能叫过来,至于是不是一起吃饭,这要看她个人意愿了,这个我也不能做主的。前面就是她不来的,甚至她从来不在我夫人堆里混的,她只和她的女兵在一起,这点问问客栈的人就知道了。

司马尚笑道,又多了一个惧内的。

全场众人都大笑。

荆轲对夫人们的尊重,这又是一个展现,很赢得后赵姬姊妹,以及司马姊妹的好感。

过了一会姬英就到了,原来她和女兵护卫就在殿前侍卫着呢。

司马尚一看是昨天见过的,站在荆轲后面那个英俊将军,现在才知道是女子,不禁和自己身边的夫人们都啧啧称奇。

果然姬英拒绝了和夫人们一起进餐,只是见面打了个招呼,荆轲也隆重介绍了一下,她的父亲是燕国上军统帅,她是有着八百女兵亲兵的可以统领万人队的燕国主将。随后姬英就退出了。

司马尚对荆轲低语道,五百年难遇,这位肯定也是其中之一。

荆轲也是喝多了,笑道,本来还有一位,因为出于对将军和众夫人的尊重,让她换成了女装,其实她一直男装的,现在就让她恢复一直以来的装束吧。

随后再让也一直站立伺候的程彤,通知魏昕回去换装。

果然过了一阵,小厮打扮的魏昕出场,和程彤,张华一起站立服务众人。马上气质就和刚才不一样了,司马尚又对荆轲道,五百年难遇,这也是其中一位啊。竟然和她的姐姐是一体两面啊,前面相互介绍的时候,只是觉得她们姐妹俩很像,也没有觉得多少年难遇,但现在独特味道才出来了,果然韩方也是慧眼不俗啊。

他们都是多年在邯郸厮混,这些有数的上层精英,自然都会彼此熟悉。

这边荆轲又是叫姬英过来,又是叫魏昕换装,惊醒了一直和景晴凑头聊天的司马夫人,司马夫人就对司马尚耳语,司马尚听了,掩饰不住的惊讶和惋惜。

荆轲猜到又是景晴在说自己是太监的事,不仅对景晴好感全无,不是说景晴说他的坏话,而是和人家尊贵的主人第一次见面就说这些,说明景晴的眼窝子浅,没有长远思想,还没有礼貌,这也是对主人的唐突和不尊重。

这边才发现司马金枝不打招呼,已经干脆离席,就追着姬英出去了。司马金枝擅自离席,让司马尚也觉得有点失礼了,就对荆轲众人道,司马金枝酷爱打猎。身边也聚齐了善于骑射的几十个打猎的侍女丫鬟,但却从来没想过向女兵发展,司马尚最后道,我如果成立女兵营,荆上卿一定给我派几个女兵来带带她们啊。

荆轲道,以后燕赵合兵,我的女兵营分一半给尚将军又有何不可。

众人大笑,随后不约而同的宾主尽欢散席,也算遮掩了司马金枝的不礼貌提早退席。

下午回到豪华院落,众人坐在一起喝蜜水聊天,解乏解酒。

这院落的下女,特别懂规矩,一看一家人说话,如果端蜜送水,都是老远地喊禀告。

现在田琪就道,让王一心暂时正室代理,自己真的不善于应酬和饮酒。

这次王一心补台,挽救了场面,大家都看明白了,现在荆轲道,那就让王一心暂时正室代理,众人无话可说,

荆轲一边说让王一心正室代理,一边生气的看着景晴,大家都看出这次她是故意捣乱拆台了

景晴毫无惧色地瞪眼荆轲道,看什么看?我如果周台了,你能让我正室代理?

荆轲道,怎么不能?我还希望你能像上次韩方那样周台呢。

景晴道,代理有个屁用,你能让我安居正室?

这话说得荆轲没话可说了,他可不敢和景晴同房,她现在是半个太子的人。

荆轲光顾着和景晴生气,王一心有话不能说,魏皙是除了书本,民间俗事家务事基本白痴, 唯一和荆轲真正有了人事的就剩张华了,其余小姑娘还都是未通人事,王一心就看张华。

张华看也只有自己说了,就道上卿,我有一个正经事,要提醒一下。

荆轲扭头看张华,看她说得正经,也就聚精会神起来。

张华道,到了人家这种颇讲礼数的地方,我们那个抽签就要藏起来,而且既然宣布一心姐是正房代理,那就应该是她晚上侍寝了,免得外人议论。

荆轲恍然大悟道,对,对,一心晚上和我睡,在这府邸,就一直这样吧。

其实很多人心里明白,张华所说的颇讲礼数,其实说的是司马尚只有一个正妻,连小妾都没有,那么荆轲作为客人,还是按照人家家礼数入住为好,但也有不懂张华话里含义的,田绫,徐姜女,后已就不明白。

徐姜女马上噘起了嘴。

王一心也已经准备好了话稿子,就说到时魏昕公主记账,等到了月氏,有了固定好地方,我这边占了多少天,就给徐姜女妹妹补多少天。

徐姜女这才把嘴上系驴的驴橛,撩了下来。

张华知道有几人不懂的,就再分别给她们说小话,她们才明白在这里尊重正房是必要的。

那边司马金枝一下午就缠着姬英,和女兵玩耍,晚上就回去和父亲司马尚要求,第二天就和女兵们一起打猎,看看女兵的实力如何,司马金枝生在赵国的畜牧区,所以从小就在马背上度过的,司马尚也特意培养她这方面的技能,因为九原郡,云中郡,女子基本没有不娴熟骑马的。现在司马金枝十六岁,身边的丫鬟也都是能和她配合打猎的,所以司马金枝就要看看姬英的女兵和她特意培养的打猎丫鬟,谁更厉害。

司马尚已经快五十岁了,和李牧年龄接近,现在父亲司马竑已经七十多岁了,家族事以及代地实际上都是他处理政事,现在女儿要和姬英去打猎,他就想叫上荆轲一起去,这样完成女儿的要求和款待客人可以合二为一,一举两得。如果让他天天陪荆轲玩耍,真的没有这个时间。

所以就在黄昏,通知荆轲,第二天早晨去打猎。

荆轲以及诸夫人,晚餐时候,就说了第二天去打猎的事,肯定田绫,徐姜女要参加,就问其余人,谁还想参加,王一心首先说,她参加,打猎肯定要一天的,她来准备中午酒食,王一心是不善于骑射的,她都参加,大家议论了一阵,觉得都参加好了,大家休息了多日,一起去玩好了。

这边反馈全家参与,反馈过去,那边司马尚,后赵姬两家也就都参与了。

随后,第二日早晨出城打猎,大家男女都是胡装,如果只是司马金枝去打猎,司马尚是不管她的,这次司马尚是按款待荆轲准备的,因此规模很大,调动了军队,包含了阅兵,这也是让荆轲看看司马尚的治军。

几千士兵在原始林子四周击鼓呐喊,把猎物驱赶到荆轲,司马尚,司马金枝,姬英这边,猎物纷纷跑过。大家就纷纷弯弓搭箭,各自射出。

荆轲,姬英,田绫,徐姜女以前练武,是有练习弓箭的,偶尔也射射顺路碰见的猎物,但从来没有这样大规模猎物纷纷跑来,田绫,徐姜女就兴奋地只想着射击目标了。

荆轲还在和司马尚聊天,两人边聊边偶尔射出一箭,都是箭无虚发,姬英也是经过大射猎的,因此让女兵只是帮着几个主人射击,并没有抢功。

中午饭一直到了接近黄昏才一起吃,还是司马尚溺爱司马金枝,直到司马金枝同意吃饭了,大家才一起开饭,中间司马尚问荆轲,中午饭晚点吃可以吗?荆轲只能说可以啊。对于司马尚如此溺爱司马金枝,荆轲看在眼里,心里也是摇头,尤其荆轲发现司马金枝对司马尚并不亲,对于溺爱孩子的父母,往往孩子反而不亲近父母,因为溺爱只能使孩子任性和不懂事,不懂事的孩子有对父母亲近的吗?哎,又是一个姬航,不知现在高渐离和姬航走在哪了?这个司马金枝真和姬航算一对啊,要知道姬航是能对母亲于妃又打又骂的,估计这个司马金枝暗地里也差不多,而且比姬航还不堪,姬航毕竟还结交了几个死哥们,但司马金枝一天表现下来虽然刀马弓箭娴熟,箭法不俗,却还要表现治军很严,精明能干,因此有点耀武扬威,甚至趾高气扬,作威作福,一点不满意,甚至吹毛求疵的训斥鞭打周围的侍女和丫鬟,下手还特别狠毒,知道冬天穿的衣服厚实,因此直往脸上头上挥打,有的丫鬟脸上好几道鞭痕,血痕。

荆轲见此情景,就看司马尚,司马尚反而哈哈大笑,对荆轲道,小女是不是有点男子的豪情气概?给你那个姬英将军当个副手何如?

荆轲无奈的再看身边的司马夫人,还是欣慰的眼光,就再看后赵姬,后赵姬眼眸里透露出不满和无奈,甚至有点暴殄天物的含义,荆轲终于看见了想看的,心说,好好的一个天生尤物,竟然被司马夫人和司马尚生生耽误了,养成了一个废品垃圾,在这里荆轲更怨恨司马夫人,因为司马尚的惧内,当然责任司马夫人更大。如果在太平年间,没有暴秦的肆虐,荆轲的志愿是当个女师的,因此荆轲本能第一有点诲人不倦的,甚至有点话痨,第二就是挽救,纠正别人的缺点,现在荆轲就想,什么时候能把司马金枝弄到自己手边,她才十六岁,应该还能板正调教,别搞出人命,自己再也不能挽救。

荆轲和司马尚这边吃饭,那边有人统计一天射猎的结果,开始司马金枝以为自己肯定是力拔头筹的,因为他们在这里打猎是多次的,司马金枝选的是最好的位置,并且按惯例身边的侍女丫鬟都知道,如果跑来一个、两个猎物,就都让给司马金枝,多了,侍女丫鬟只射击小动物,大动物野鹿、野猪等仍旧让给司马金枝。

但根据箭矢标志,前两名居然是田绫和徐姜女,她只是第三名,而且差距还很大。司马金枝知道后马上就不干了,饭也不吃了,就来找司马尚,非要司马尚给她查明真相,司马尚酒也不喝,饭也不吃了,就拉着荆轲,马上要见姬英,他以为这是姬英女兵营里的女兵射击结果,还想是不是女兵营用的只这两种弓箭,是群体射击出来的。

荆轲只能放下酒饭,和司马尚,司马金枝一起来找姬英,找到姬英,姬英看了弓箭标志,就说这是田绫和徐姜女的弓箭,今天她给女兵下的任务是只能抓活的,不能射死射伤一只。随后就给他们看女兵用各大网抓的各种漏网的猎物。

司马尚就问田绫、徐姜女是谁?

荆轲就干脆让姬英派女兵去找田绫和徐姜女,荆轲有意想挽救司马金枝,今天先打破司马金枝的自大自傲,随后,田绫和徐姜女来了,荆轲让田绫和徐姜女分别表演弓箭绝技,田绫的弓箭脱胎于她的弹弓绝技,再加上运动天赋,田绫直接就在司马尚军中大旗的十多米旗杆上,上下翻飞,并不时向周围的各种标志发出箭矢,什么兵器尖上,大账上的帐尖,箭无虚发,而徐姜女是百艺天才,既然飞刀可以盲射,那么弓箭也能照猫画虎,直接拿布蒙上双眼,然后开始弓箭,报一个射一个,对周围大树的树枝树杈,箭无虚发。

之所以田绫,徐姜女这样献技表演,也是因为大家对司马金枝今天的卖力表现都是有目共睹,知道荆轲如此必有深意,都还是希望能教训挽救司马金枝。

司马尚面色如常,这些绝技,在兵营中,有男子也能表现的,但司马金枝彻底开了眼,嘴也闭不上了,最后默默无闻地,低头自己走了。

司马尚只是苦笑,有点想埋怨荆轲,看你能的,你显摆你夫人厉害啊?但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口,因为人家是燕国的外交首长啊,自己不能这样失礼,这是家教家风啊。

荆轲正色直言道,不瞒将军说,我看令爱今天打猫骂狗的,有点猖狂可憎,才想这种下策,你也知道我明年将发配辽东,就是因为燕太子嗣子姬航,他也是母亲溺爱,才骄狂任性不懂事的,好在才十四岁。我现在还在亡羊补牢地挽救他,我相信他还能扳正。虽然我们只是相识才两天,但我对将军倾慕已经多年了,因此才会不见外地诉说直言,司马金枝现在修剪板正还来得及。

司马尚异常严肃,也可以说生气,沉吟半晌道,走,我们回去喝酒去,不醉不归。

司马金枝身边始终有贴身侍女丫鬟,司马尚身边也有亲随保镖,还有司马夫人,后赵姬的女侍应,围着司马尚,以便随时汇报司马尚在哪,在做什么,而荆轲身边有魏昕,大家都在静听荆轲对司马尚的犯颜直谏。

等到荆轲和司马尚喝酒一半时候,后赵姬就来敬酒,王一心适时拉走司马尚,后赵姬一句话不说,只是和荆轲碰杯喝酒,但荆轲从后赵姬眼眸里,看出了佩服和感激。

晚上,司马夫人大骂荆轲,就要司马尚赶走荆轲,司马尚道,款待荆轲是相国郭开的旨意,等到郭开具体来了指示,我马上赶走他们。

这边晚上,荆轲众人回到自己住的院落,夫人们都无睡意,当然也不累,就在共同的大厅,大家随意坐下,开始吵成了一团,王一心,田琪,魏敏,魏皙,后已几乎大多数人,都埋怨荆轲,我们只是做客,要逢迎主人,管司马金枝这些做什么?

难得景晴支持一半荆轲,道,教训就够了,何必对司马尚说那些,你那些话,太不智了,司马尚一个不高兴,能直接要咱们的命,我们必须要想法补救。

田绫,徐姜女也点头赞成。

姬青道,你是不是又看上司马金枝了,你以为她是好人吗?姬航我们都知道没有血债,她那个鞭打侍女的劲头,你怎么知道她手上没有人命呢?

荆轲看了半天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在自己这边,唯一没有说话的是两个侍女,张华,魏昕,魏昕昨天午宴后,一直恢复男装,只当小厮,荆轲对司马尚说那些话的时候,魏昕就站在旁边。

荆轲就看她们,张华道,我觉得大家说的对。

魏昕道,我支持上卿,上卿做什么我都支持。

王一心道,算了,姬丽在,估计也是无条件站在上卿这边,我们散了吧,听天由命吧。

景晴道,我们还没有想出补救办法呢?

王一心道,你闭嘴,否则就出去。

景晴吓了一跳,但不敢吭气了,她知道自己一直人单影孤。

王一心已经看出荆轲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因此想结束这场批判会。她知道景晴是时刻搞事情的,她那是真心想什么补救,只是为了让荆轲难堪,难道再去向司马尚赔罪,说自己不该妄言吗?大家也都知道,没人接茬景晴,准备就散了。

荆轲突然想起来道,还不知道姬英是什么看法呢,田绫你去叫姬英。

众人都说,对啊。

一会姬英过来,大家说了刚才的争论。

姬英笑道,这才是我认识的上卿,我就喜欢上卿这份热血。如果上卿视而不见,或者曲意逢迎,以及冷血旁观,我说不定回到燕国,就带了女兵营离开上卿。

众人都不吭气了。

姬英又道,我是没有看见那个司马金枝的表现,后来我听虎女说了,当时我想,如果我在旁边,我就能拿皮鞭抽她,我们现在二十名女兵,没有不为上卿今天这种表现,愿意为上卿上刀山下火海的。

荆轲笑了,对众夫人洋洋得意道,为什么在女兵营那里,竟然会全体赞同呢?

景晴不屑低声道,有勇无谋罢了。说罢使劲看了王一心一眼,我就张嘴怎么了。

王一心装看不见。

姬英没有听见,或者装没有听见。

这时景晴身后站着的贴身丫鬟应儿道,上卿,你没有问我,如果问我,我会和女兵一个答案的。

众人都诧异,尤其景晴生气了,道,哪轮到你来张嘴叽歪。

应儿道,小姐,我十岁的时候,你接纳我,不是因为我总被别人欺负,而你看不惯,才把我收到身边吗?现在看见别人受欺负,怎么忘了以前你是最看不惯的啊。

景晴不吭气了。

所有人也都有了答案,那些出身下人,或者现在依旧是下人、奴婢、丫鬟的人,对荆轲的举动都是无条件赞成的。

荆轲问应儿,姓什么,应儿道,我姓林。

荆轲道,好,你就叫林膺,进升荣膺的膺,奖励你的直言,小名应儿。

才十四岁的应儿,几乎跳起来了,道,我有大名了啊。

景晴没有吭气,真的被林膺刚才的话打动了,一时反应迟钝起来。

景晴身后的另一个丫鬟,宝儿娇滴滴地道,嗯,上卿,你也给我起个大名呗。

荆轲笑道,你是太子最宠爱的小妾,我可不敢起名。

宝儿噘嘴了。

她也没想到,这点小事,荆轲也是门清。

林膺是景晴她们那个歌伎院里的,林膺是被培养的小歌伎,平常也干家务活,负责趴着擦木地板,因为年纪小,脾气倔,不爱说巧话,讨饶。所以经常挨打,罚不让吃饭,后来景晴来到这个伎馆来培训,作为头牌接客,看林膺虽然总被欺负,但本身聪明,有志气,不服输,所以就要过来,作为自己的贴身丫鬟,林膺这才脱离苦海,能吃饱饭了,也不受欺负了,因此身体才发育正常起来,林膺感激景晴的救命,因此侍应景晴很周到,景晴就起名为应儿,因为有得心应手的意思。

而宝儿,本来是燕太子最得宠的丫鬟,因为太子宠爱景晴,总是在景晴偏殿留宿,就干脆把她留在景晴的殿里,作为景晴的贴身丫鬟,本来也是太子表示宠爱景晴,所以送来最喜爱礼物的意思,为此景晴为了表示感谢和领情,就把她改名宝儿。

后来荆轲要走景晴,景晴就要带走自己的贴身丫鬟,就特意把宝儿带了出来,也算是惩罚太子的意思,你既然送走了我,那我也带走你的最宠爱贴身丫鬟。

但可惜对于燕太子这种天之骄子,天潢贵胄来说,从小对身边的宝物,无论珍宝还是女人都是看见了才能喜爱,看不见,就被另外的珍宝所吸引,这也不算见异思迁,下次又能看见你,依旧还能宠爱,只是看不见,就想不起来了。

所以景晴和宝儿都只能在荆轲这。

现在荆轲一说,可见是什么都知道。虽然她们以前一直几乎没有说过话。

宝儿立即撒娇道,嗯,上卿,夫人怀孕了,能回到太子身边,奴家是没有这个机会的,嗯,还是上卿赐个大名吧,嗯,我以后就是上卿的小妾了。

这娇柔婉转的、娇里娇气、拿腔拿调的娃娃腔语调充满诱惑和撒娇,外带眼神眉目流转,身体随着语调,扭来扭去,弄得燕国这些直硬夫人都不禁打个哆嗦,旁边的徐姜女直接酥倒,摔在地上,发出好大的一声,众夫人酥麻的忘了舌头,都僵在那里。

荆轲大笑,道,原来太子喜欢这款的啊。

这话一出,众夫人才找回舌头,大笑不止,宝儿恶狠狠地盯了荆轲一眼。

景晴这时也恢复了平常,对身后的两个贴身丫鬟道,你们如果想攀高枝,就明说,如果上卿不要,我就给你们去攀金枝。

众夫人又笑,不愧是色艺双全,还能最后点题。

林膺道,小姐救了我的命,如果我抛弃救命恩人,上卿也会看不起我的。

众人心里都点头,都对林膺有了好感。

宝儿道,嗯,上卿不是在集齐各种各色美女吗?嗯,我这种的上卿干吗拒之门外啊?依旧柔情绰态,眼神充满幽怨,泛着泪光,身体随着语调扭成了十八段。

姬英直接跑出门外,随后众夫人纷纷出逃,荆轲居然也酥麻了半边身子,光张嘴说不出话来。魏昕,张华看出不妙,架着荆轲跑了。

随后就是景晴和宝儿的吃吃嘲笑。

最后屋里仅剩的王一心道,如果景晴能回到太子身边,你们三个一块回去,不是最香吗?


注1:赵武灵王赵雍,确切生年不详,按大约退位的时候是四十岁出头,可以推断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后来成为主父(太上皇),逝时大概45岁(前295年)。

赵惠文王赵何,生年也不详,但赵武灵王让他即位的是前299年那年,他还年幼,而在赵武灵王被臣下公子成、李兑围困饿死的时候,依旧年幼,不能决定朝政,随后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担任相国,一年后李兑继任相国,赵惠文王十一年(前288)才借故撤掉了李兑的相国,那最大可能此时赵惠文王赵何才真正亲政,应该也就是二十岁出头,执政颇有作为,政绩仅次于赵武灵王了。如此,赵惠文王赵何生于前308年左右。也就是10岁左右登基,在位33年,43岁左右去世。

其太子赵丹继位,赵孝成王(?-前245年)此时还是幼年,由母亲赵威后摄政。赵威后还有一段典故,有一次,齐王派信使到赵国问候赵威后。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无恙吧?老百姓无恙吧”齐国使者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赵威后笑着说:“不是,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也就是后来演化出的“安然无恙”这个成语。

如此赵孝成王(?-前245年),赵丹,幼年即位,在位21年,关键看这个幼年是多少岁,还需要母亲代理朝政,我想应该最多十五、六吧,如果说十七、八岁还幼年,今天都说不过去,何况都是早婚的古代呢,所以三十七、八岁去世是大概率,在位期间发生了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

前244年,不到四十岁的赵何逝世,赵偃继位大概率大于二十一岁了,直接亲政,在位九年,去世应该大于三十岁了。但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四岁,否则赵何生他的时候,就要十四、五岁了,这样其子赵幽缪王(前235年—前228年,在位8年)继位,父亲三十多岁去世,他是小儿子,长子是赵嘉,那么大概率赵迁肯定也是幼年继位,赵迁继位不久,就传出品行不端,可见起码也应该十四、五、六岁了,不然年龄太小怎么能传出“品行不端”?这也符合品行不端的叛逆青春年龄,如此公元前232年,燕国太子丹逃回来的这年,赵迁大概率也就最多十七、八岁。

注2:李牧出生日不详,史记明确记载的是公元前243年攻击过燕国,这是对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四年),偷袭赵国的报复,此时李牧已经代替廉颇成为赵国军中第一人,公元前245年,赵悼襄王继位,用郭开为相国,免去了跋扈的廉颇,郭开推荐了李牧,而这时李牧应该已经完成了痛歼匈奴的成名战,捍卫了赵国的九原郡,云中郡,使匈奴不敢再窥视河套地区,从李牧用十多年大败匈奴,那么前243年成为赵军统帅时应该四十左右岁了。

从长平之战任用没有经验纸上谈兵的赵括,没有想到启用李牧,那么应该前260年的时候,李牧还没有战绩,所以赵国没有看见他。

从前251年,燕王喜偷袭赵国邯郸,赵国还是启用长平之战中,不听王令出战的廉颇来看,李牧建功立业应是在前250年之后。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魏国的繁阳,然而就在同一年,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发动叛乱,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离开赵国,投奔魏国,此时还是没有想到启用李牧,那么最大可能李牧大破匈奴是公元前245年到公元前243年之间。此时李牧四十左右岁,这样大概推断李牧生于前280年左右,到李牧公元前229去世。活了五十来岁,这个应该最接近历史真实。

从李牧三十来岁、没有什么功绩就成了守卫九原郡,云中郡军事长官来看,用十多年打败匈奴,李牧应该出身望族,有人附会说是李兑的后人,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当然本书为了聚焦,删掉了李牧前243年伐燕国的事,也删掉了庞瑗这个人物,因为按照史记对他的记载,他八十多岁了,还担任联军统帅伐秦呢。

早在赵武灵王时,庞煖就与赵武灵王论兵,为武灵王阐释了“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的含义。赵武灵王于前295年死于沙丘之乱。庞煖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一直到前241年由楚国挑头,春申君黄歇主持的合纵运动,楚国、韩国、赵国、魏国、卫国联军进攻秦国。春申君为首领,赵国的庞煖才出现,还为主将,带领五国联军杀向秦国。这事本就存疑,公元前242年,蒙骜大败魏国,夺二十城,设置东郡。从此和齐国接壤,“断山东六国之腰”,五国联合根本聚不起来,再说攻击秦国首先应该夺回东郡,连回赵国和楚国,重新接壤,但战果是零,更何况,看见没,庞煖的出场就是打脸李牧,八十多岁的庞煖挂帅这是把李牧置于何地?所以战国策、史记也不能尽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