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正文

《海边拾贝·谷山丰的故事之一》

(2023-07-23 07:19:30) 下一个

《海边拾贝·谷山丰的故事之一》

【摘译自西蒙·辛格的《费马之谜》】...1954年一月的一天,东京大学的青年数学家志村五郎照例去了一趟系图书馆。他要找一份《数学年鉴》第二十四卷。此时志村正忙着一个极其坚深的数学计算。他想从杜林的一篇有关复变乘法的代数理论的论文中找些帮助。

志村却发现这一卷被借走了。借书人是谷山丰。志村对谷山有一点印象,谷山住在学校的另一边。志村给谷山写了一封信,很客气地解释说他要这份期刊做计算,问谷山什么时候能把书还回来。

几天后志村收到谷山的明信片。原来谷山也在做同一个计算,也在同个地方卡壳。谷山建议两人谈谈各自的想法,再一起做这个问题。就这样,一本图书馆的书引来的合作改变了数学史。

1927年十一月十二日,谷山丰出生在东京北边几里路外的小镇。谷山的名字本来叫东洋,大家都叫他丰,谷山也就认了。谷山没能好好念书。他得了好几次病。十几岁时,谷山因为肺结核病停了两年学。二战爆发又打断了他的学习。

志村比谷山小一岁,战争时期就没法上学了。学校关门,志村去工厂帮助组装飞机零件。他只有在晚上补习,慢慢地兴趣在数学上...

二战结束之后的几年,志村和谷山上了大学。当他们因为图书馆书认识的时候,东京的生活回到正轨,两个年轻学者还能打点牙祭。下午在咖啡馆里坐坐,晚上在小餐馆里吃点鲸鱼肉,周末可以在植物园和城市公园里散步。这些都是讨论数学问题的好地方。

虽然志村喜欢搞笑(至今他还喜欢禅宗的机锋急智),他比谷山正规多了。志村在天刚亮时就开始工作,而谷山已经忙了一个通宵了。谷山却会在大白天里睡觉。

志村生活上很讲究,谷山却有些稀松懒散。很奇怪,志村却非常佩服谷山的这个特质,“谷山有这个能力,他会犯很多的错误,但方向总是对的。我很嫉妒他这点。想模仿又不成,没法儿犯那种好的错误。”

谷山是那种心不在焉的天才,这反映在他的外表上。他打不好鞋带结。省得每天一遍遍地重系十来次鞋带,他干脆就不系。他总是穿那件怪怪的发出金属光泽的绿色西服。布料太夸张了,全家人都反对。

1954年谷山和志村认识的时候,他们正开始数学职业生涯。那时日本的传统是让资深的教授带领指导青年学者。但谷山和志村不想做学徒。战争期间,日本的科研停滞,到五十年代教资系统还没有恢复。志村说,那些老教授总是困倦,恍恍惚惚的样子。相比而言,战后的学生充满热情,渴望学习新东西,不久就意识到只有靠自学。学生们办讲座,相互通告最近的学术发展和突破。别看谷山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只要是讲座他就特别来劲。他鼓励高年级的学生多探索未知的领域,而对年轻的学生又像个父亲。

因为和西方的隔离,讲座时常涉及一些在欧美已经是过时的课题。但有一个特别的不时时髦的题目让谷山和志村非常着迷。那就是模行式。

--写于2019年3月8日 (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