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亲密

人未识,情己在。这是一种追求,追求一个人的亲密与宁静。
个人资料
正文

肆无忌惮的挥霍

(2008-09-17 10:13:59) 下一个

肆无忌惮,这书名就极中我意,特别的另类。那种大气的另类。
我越来越欣赏的女子,就是这种大气而有自己的极端偏爱的人。那意思就是说,生命原我所有,我爱如果挥霍,你管得着吗。

再就是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There i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

这首moon river的这句,也是我特爱的一句,每每听到这里,我就想到在纽约第五大道上漫步的感觉,异乡人的披巾,流浪也是一种梦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什么叫概当以慷,当我们在孤独中执着与守望我们的梦想的时候,在黑夜里朝圣地前行的时候,疑无路之时,突然看到路上居然有前人的脚印。才知吾道不孤,才知曾几何时,有人也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挥霍。

《肆无忌惮》 [引用]


作  者: 林采宜 著
出 版 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1

内容简介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循规蹈矩地走在主流文化认可的边界之内,突破边界的行为——包括思想和方语——常被大众冠之以“叛逆”,而不为主流价值观念所约束的人群亦有其惯常定义——“异类”。本人末敢叛逆,也非异类,只是“小从”而已。以我个人的理解,叛也好,异类也罢,个中之义多少都是群体或个体与传统观念以及主流社会的冲突,而小众表达的不是冲突,而是差异——与大从思维的差异。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思维和观念也如此,大众踩出来的是大路,小众踩出来的是小路。小路和大路之间是分歧,不是冲突。从思想和文化的取舍来看,倘若“大路”和“小路”都可以行走,就足以证明这是一个自由而舒展的世界。无所谓叛逆,也无所谓颠覆,《肆无忌惮》不过是以极为平和的声音在说:在人道精神的栅栏旁边,其实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享受自由和欲望。

目录
周国平序 人情练达皆文章
钟伟序 也许我还记得你也许已把你忘记
微妙
微妙
“小偷”与“看守”之间
生活在别处
暗淡光彩止静尘土
石头记
无友不如吾者

随缘
橘子红了
经济学的道德思考
橘子红子
墨痕断处是江流
难得一份平常心
距离
棋到中盘
知止不殆
滴水虽柔
藏书如养妾
仁爱即佛
滴水虽柔
故乡
和你在一起
剪不断的利和义
将饮茶
温润如玉
同桌
青青子衿
温润如玉
闻香识女人
信用
寻常忧喜
眼神
执子之手
一半在庙堂一半在青楼
英雄死掉,世道太平
执子之手
忠诚
云想衣裳
甲女丁男
慵懒的莫斯科,慵懒的彼得堡
新圣女公墓
套娃和琥珀
云羽之外
云羽之外
这是春山魂一片
情殇
第一章 云外知已
第二章 罂粟花开
第三章 落霞是炊烟
第四章 天涯
第五章 春药
第六章 破碎
第七章 云过
后记





人情练达皆文章
——林采宜《肆无忌惮》序

读林采宜的文字,经常会眼前一亮,心中一惊。她是一个女性,但你看这些文字像是一个女性写的吗?——

“被年轻的女性‘偷’,同时被年老的女性‘管’,成功的男士总是挣扎在诱惑和约束之间。”“女子在婚姻上最大的错位就是:上半辈子当‘小偷’,下半辈子当‘看守’。”

她开导“抢”到了一个优秀男人当丈夫的女子:谁叫你拥有“稀有资源”的,富有的人总要多几分风险,这是经济学。

她说出的话会让许多女性侧目:女子的“爱”一旦变成了一张让男人付出全部自由的账单,这样的美德几乎等同于恶行。

她把“出轨”定位为一种“情感旅游”,分析道:面对男人的外遇,为妻的经典问题是“她哪点比我好”,其实诱惑男人出轨的不是“好”,而是“不同”。接着劝慰道:“从渴望出游到渴望回家是人性的本能,游而不归通常是小概率事件。”

本书的书名是《肆无忌惮》。书中有些话的确说得比较肆无忌惮,然而根源却是一种相当彻底的通情达理。在一双善于体察人性的眼睛面前,一切人为设定的道德边界都不复存在了。作者的立足点正是真实的人性,而不是某种性别角色。她对人性的理解已足以使她超越自己性别的眼光,其实也就是被习俗训导出来的眼光,自由地换位思考。如果女人认为她是在长男性的志气,灭女性的威风,肯定是一种误解。提醒一句也许并非多余:如果男人这样认为,则是更严重的误解。

作者善解人类风情,既能入乎其中,洞察幽微,又能超乎其上,静观万象。你看她分析调情的微妙,譬作“一份打印精美却无任何承诺的合作意向书”,又告诫“情感的鸡尾酒,对调酒师的技巧及心理素质要求甚高,一不留神,就会变质、变味,成了偷情或者爱情”,真是异常精当。这时候,她是一个心理学家。你再看她从雨花石说到男人对女人的态度,有人是欣赏家,有人是收藏家,而多少年后,回忆前尘往事,我们会笑着说:“石头只是石头……”这时候,她又成了一个哲学家。倘若不是看明白了人类情感悲喜剧的真相,说不出这样的话。她有精致的味觉,品出了人生许多滋味,又有冷静的头脑,能对各种滋味做出缜密的解析。她说感情的死亡:“世界上最不可挽回的不是爱恨情仇,而是不知不觉的疏远,疏远是无疾而终的消逝。”说曾经的缘分:“无论怎样的追忆都找不回当年,缘分只是彼时彼地的感应,不是此时此地的找寻。”说乡愁:“故乡不是一座城,不是一间房,甚至不是一些人,它是随着你的足迹到处漂泊的梦境……飘飞的记忆越来越远,故乡,是我永远也无法回归的家园。”这些体验都带一点儿悲凉的味道,但丝毫也不让人感到悲苦,反而富有诗意。这是一个已经了悟人生的限度并且与之和解的人的心态。

从本书中还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在这个功利社会中,她鄙夷那些励志类书籍传授的所谓“人际艺术”、“处世技巧”,相信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成功必来自正直、贵重的人品。她把人生基本状态分为忙和闲,解“忙”字为“心之亡”,“闲”字为“门内草木生”,并断定应酬是最忙的一种。她阐释“知止不殆”:一是在名利之前知道止步,二是情和德都知道适可而止,做到“情之有度怡人悦己,德之有度人情练达”。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作者自己是极善于把握“度”的人,在理性和情感之间进退自如,颇有“人情练达皆文章”之气象。可是,论及“德”,她出言似乎又有些肆无忌惮了,批评荆轲、屈原乃至谭嗣同辈“忠烈过之成愚夫”,断言自古成大事者无一吊死在“忠义”那棵歪脖子树上。其实,这里的肆无忌惮,根源仍是通情达理。她所激烈反对的往往是违背人之常情和事物之常理的偏执,只因为人们对于那种偏执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反而可能觉得是她偏激了。

从上面挂一漏万的引述已经可以看出,本书中的文章不但言之有物,而且文字功夫也相当好,许多句子可圈可点。我不得不引述,因为我无法用自己的话说得更好。使我略感惊讶的是,这些好散文出自一位高级经济专家之手,是她在工作之余的自娱之作。我们在全书中完全看不到她的专业可能带来的枯燥,少数文章引入了经济学知识,也是对真实人生体验的别样表述,令人感到新颖有趣。我相信,人是一个整体,一个人能够在职业与性情之间如此游刃有余,就必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我可以想象,作者的真性情是她在职业上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职业上的成功又使她可以轻松地从事业余写作,只为自己的喜欢而写,这反而使她具备了写出好散文的基本条件。

周国平
2005年7月10日

生活在别处

   朋 友 阿 薇 , 在 如 今 的 上 海 是 当 仁 不 让 的 中 产 阶 级 、 白 领 丽 人 。 每 天 拾 掇 得 山 青 水 绿 , 坐 地 铁 一 号 线 从 郊 区 新 置 的 三 室 两 厅 去 市 中 心 上 班 , 高 跟 鞋 一 路 笃 笃 乱 响 。 有男 朋 友 , 没 有 谈 婚 论 嫁 的 男 朋 友 。 有 一 些 年 龄 身 份 相 近 、 趣 味 也 还 相 投 的 友 人 , 因 此 虽 然 独 身 , 假 期 周 末 倒 还 可 以 打 发 。 只 是 阿 薇 觉 得 , 这 样 的 日 子 过 得 久 了 , 总 嫌平 庸 单 调 。 于 是 问 我 , 要 不 要 出 国 ?

    说 着 这 话 题 的 时 候 , 我 们 坐 在 淮海 路 上 一 家 叫 “ 仙 踪 林 ” 的 茶 室 , 原 木 凳 面 系 了 麻 绳 从 天 花 板 上 吊 下 来 , 做 成 秋 千的 样 子 。 阿 薇 化 了 柔 和 细 致 的 妆 , 披 着 每 天 要 花 三 十 分 钟 打 理 的 卷 发 , 涂 着 酒 红 色C h r i s t i n e   D i o r 唇 膏 的 嘴 唇 微 微 噘 起 , 从 钵 头 里 吃 一 种 温 热 的 却 叫做 “ 仙 草 冰 ” 的 黑 色 胶 质 。

    我 望 着 桌 子 对 面 精 致 的 阿 薇 , 想 着 我 们 怎 样 从 小 母 鸡 样 的 稚 拙 少 女 一 起 长 大 , 想 着 从 前 挤 在 一 个 被 窝 里 做 白 日 梦 , 想 着 一 句看 来 的 话 — — 生 活 在 别 处 。 读 过 昆 德 拉 的 这 本 书 , 始 终 也 没 有 弄 清 楚 这 句 话 的 确 切 内 涵 。 此 时 忽 然 想 到 它 , 只 是 发 现 借 用 这 几 个 字 来 概 括 一 种 精 神 状 态 , 十 分 之 贴 切。 象 阿 薇 和 我 这 样 的 一 类 女 人 , 好 读 书 不 求 甚 解 , 爱 做 梦 惟 怕 务 实 , 生 活 在 我 们 看 来 , 总 是 别 处 的 精 彩 。

    差 不 多 十 年 前 , 我 和 阿 薇 一 起 读 了 一 篇 小 说 ,登 在 《 台 港 文 学 选 刊 》 上 的 。 小 说 的 女 主 人 公 来 到 巴 黎 学 习 艺 术 , 穷 困 潦 倒 , 饿 极了 便 去 捉 凡 尔 赛 广 场 上 的 鸽 子 煮 吃 。 她 写 信 给 留 在 台 湾 做 主 管 、 夜 夜 吃 大 餐 的 女 朋友 诉 苦 , 女 友 却 将 她 羡 慕 得 要 命 。 我 和 阿 薇 都 觉 得 , 这 是 当 然 的 , 那 毕 竟 是 凡 尔 赛广 场 上 的 鸽 子 啊 ! 那 时 候 爱 读 三 毛 , 象 “ 撒 哈 拉 ” “ 荷 西 ” 这 样 充 满 异 国 风 情 的 名字 , 单 在 舌 尖 上 滚 过 便 叫 人 砰 然 心 动 。 一 个 长 发 女 子 远 走 他 乡 的 背 影 真 是 “ 帅 呆 帅呆 ” 。 武 侠 小 说 中 “ 双 剑 联 袂 , 携 手 天 涯 ” 的 境 界 , 也 使 我 们 景 仰 不 已 。 远 方 , 任何 的 远 方 , 是 多 么 有 吸 引 力 啊 。

    我 们 会 幻 想 一 些 理 想 生 活 的 境 界 。 比如 壁 炉 中 跳 动 橙 色 的 火 焰 , 窗 外 白 雪 纷 飞 , 男 女 主 角 在 炉 前 啜 饮 葡 萄 酒 , 进 行 智 慧而 恢 谐 的 谈 话 , 象 简 爱 和 罗 彻 斯 特 那 样 。 这 种 生 活 离 当 时 的 我 们 如 此 遥 远 , 所 以 十分 抽 象 , 因 为 抽 象 而 显 得 格 外 美 好 。 我 们 的 想 象 定 格 在 这 幅 温 馨 浪 漫 的 画 面 之 上 ,而 把 前 前 后 后 的 细 节 掐 头 去 尾 。 比 如 我 们 不 会 去 想 , 要 去 买 这 瓶 酒 , 得 有 人 在 大 雪天 里 开 车 出 去 ; 而 开 车 出 去 之 前 , 先 要 花 二 十 分 种 铲 掉 车 库 前 的 一 英 尺 积 雪 ; 来 到酒 铺 里 , 发 现 忘 了 带 驾 驶 执 照 , 而 营 业 员 怎 样 也 不 相 信 你 年 过 二 十 一 ( 这 在 平 日 当然 是 你 求 之 不 得 的 , 但 这 时 你 恨 不 得 立 即 在 脸 上 多 长 出 两 条 皱 纹 才 好 ) 。

   这 些 情 节 , 年 轻 的 阿 薇 和 我 是 不 会 去 想 的 。 我 们 只 觉 得 眼 前 的 日 子 琐 碎 而 重 复 ,眼 看 着 比 我 们 年 长 的 女 子 上 班 结 婚 生 孩 子 , “ 日 日 与 呢 裤 上 的 油 渍 和 床 脚 上 的 毛 毛灰 做 无 望 的 苦 斗 ” , 我 们 骄 傲 的 心 里 就 想 : 这 不 是 我 们 要 的 生 活 , 我 们 要 的 生 活 ,在 别 处 。

    这 样 想 着 , 我 迷 迷 糊 糊 到 了 美 国 。 总 算 万 幸 , 不 至 于 去 捉 广场 上 的 鸽 子 充 饥 。 折 腾 几 年 , 壁 炉 有 了 , 葡 萄 酒 学 着 品 了 , 因 为 住 在 北 方 , 白 雪 皑皑 是 现 成 的 。 可 是 你 猜 怎 么 着 , 我 开 始 怀 念 煤 球 炉 子 、 绍 兴 黄 酒 和 江 南 的 梅 雨 。 现在 , 它 们 因 为 遥 不 可 及 而 显 得 优 美 如 诗 。 诸 如 衣 裳 在 梅 雨 季 节 里 长 出 霉 来 这 样 不 愉快 的 事 , 则 被 记 忆 巧 妙 地 隐 去 。

    眼 皮 底 下 的 生 活 , 永 远 因 为 过 分 具 象 而 流 于 琐 屑 庸 常 。 远 方 的 生 活 , 经 过 想 象 的 剪 接 而 显 得 精 彩 紧 凑 。 可 是 , 生 活 的 实 质 又 何 曾 有 什 么 变 化 呢 ? 日 子 总 要 一 晨 一 夕 、 一 粥 一 饭 地 过 。 从 中 国 到 美 国 , 从 美 国 到 中 国 , 改 变 的 仅 仅 是 布 景 。 如 果 我 们 不 能 沉 下 心 来 , 学 会 欣 赏 平 常 日 子 的 美 丽, 我 们 在 怎 样 的 布 景 之 前 都 不 会 快 乐 。

    有 个 叫 阿 来 的 作 家 , 在 一 篇 小说 中 写 过 一 段 对 话 , 读 了 觉 得 很 通 透 。 男 人 厌 烦 了 家 乡 小 城 的 生 活 , 对 女 人 说 : “ 我 要 离 开 这 里 。 ” 女 人 回 答 : “ 离 开 这 里 也 不 能 离 开 生 活 , 也 不 能 离 开 自 己 。 ”

    远 去 的 背 影 是 潇 洒 给 别 人 看 的 , 日 子 却 是 要 自 己 一 天 天 去 过 的 。 生 活 原 来 不 在 别 处 , 生 活 是 你 脚 底 下 的 影 子 , 你 走 到 哪 里 , 它 就 发 生 在 哪 里 。

   在 美 国 这 几 年 , 总 算 把 这 一 件 事 想 明 白 了 。 于 是 絮 絮 地 说 给 曾 经 一 同 做 梦 的 阿 薇。 茶 室 里 放 着 一 首 老 歌 《 M o o n   R i v e r 》 , 让 我 们 想 起 那 一 个 蚊 子 猖 獗 的暑 假 , 整 个 宿 舍 只 剩 我 们 两 人 。 我 们 在 帐 子 里 点 一 支 蜡 烛 , 捧 着 《 英 文 名 曲 一 百 首》 唱 歌 , 擦 光 一 盒 清 凉 油 。 两 个 女 孩 子 的 歌 声 在 夏 夜 温 暖 的 空 气 里 浮 动 :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There i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一个人的亲密 回复 悄悄话 回复rayray的评论:
生活在别处,moon river的音乐,异乡人的披巾,就像苹果树里的金子与歌声,那个我们永远向往着去那儿肆无忌惮的挥霍的世界,多么遥不可及啊。

也你转来的这篇好文,还有生命是用来挥霍的,被我搬到这里来了。
rayray 回复 悄悄话 哈,动作挺快嘛。才知道亲密对肆无忌惮的挥霍感触良多。

嗯,让我回想回想第五大道上漫步的感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