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勤于学习,善于自省,变教训为经验,从失误趋成功。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继往开来,谱写新章。巴郞身处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之中,耳闻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笔录存之,欲与文友们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巴郞。《文友会周记》012。川江号子

(2024-02-29 14:13:24) 下一个

巴郞。《文友会周记》012。川江号子

20220609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吳学军:

今日读五言,随兴赋诗篇。

红尘千般苦,悲欢在人间。

悄然闹市中,但求常有闲。

跳出三界外,愿做逍遥仙!

巴:谢谢唱和《情琐》,将“悲痴”解说得明白无误。

徐世林:

七律 少年乒乓球记忆

青砖木板土堆墙,同学纷纷挤两旁。

素拍挡推风雨急,银球飞舞往来忙。

单衣薄裤精神足,笑语欢声志气昂。

昨日青葱成记忆,凭栏思量泪汪汪。

巴曰:好画。相信定格了群中很多人的童年片断。

好诗。浅白如话,却又栩栩如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与画,可称绝配,哈!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608

梁凯传元宇宙事:全球元宇宙空间设计大赛获奖设计师作品,即将登陆xSpaces平台。我们元宇宙空间设计将引入更多全球顶尖设计师生态!

巴郞建议:请将此科普一下。

如今的科技新概念,都需要进行知识普及,然后才能技术推广。

不然,就会如同对牛弹琴,鸡与鸭讲,任你口吐白沫天花乱坠,路人们还以为是草头摊子在卖大力神丸也。

Javid : The wechat translator makes the translation so funny [Laugh].

Which stall selling hercules pills?

I want some [Chuckle]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605

吳:先生雄文,广证博辩,值得深思。谢谢分享[Salute]

以文会友,其乐融融。与以球会友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更乃先生行文诙谐有趣,观点鲜明,虽不能面面俱同,却能读而有感,开拓思维!国球社弘扬乒球,推崇国学,先生之文,可比珠玉落盘,清脆悦耳,余音袅袅,良久不绝。想必社中当有更多文才骚客起而应之!善哉善哉!

@巴郎xiang-伦敦?文采飞扬以文会友,尊重原创,期待更多《闲话》分享。

@吴学军-Surrey 常务副社长?,

谢谢领导嘉评。您们的鞭策,将成为催我之动力。[Shake]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605

《夜话村言》,记载的是运动初始的造势。这是小学生的我参加的第一场政治运动,因此记忆深刻,写出与大家共享。同时,也借此追念“吳南星”,阴差阳错,躺平中了枪,三家村成了四人帮上位的第一块垫基石。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601

@林全军一罗杰腾?,

不同时间的照片视频,反映了我们的生活、生命、和我们的时代。

建议:在庆祝毕业50周年之际,请每个同学都能贡献出珍藏的照片,或讲过照片背后的故事,据此而制作一个虚拟(visual reality )图文回顾展览,让我们再看看走过的生命历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530

吳:@巴郎xiang-伦敦?文字从容流畅,娓娓道来,颇有文韵。国球社不仅崇尚国球,对国学亦是十分追捧。谢谢分享[Salute]

打进16強,是实力的显示。

记得当年华山论剑,欧阳锋以丑陋的蛤蟆功,独步江湖,称雄天下。所以,姿势动作,无分美丑,能赢就行。

巴郞曰:

谢谢对《闲话》的关注和推崇。

作为国球粉丝,虽然打球不行,但喜欢凑个热闹,烘托气氛。就好比打乒乓球是盘主食,还可有其它配菜小菜(如《闲话》等)佐餐,可望使兴趣持久和升华。

敬请关注《闲话》品牌,独家制作,绝无仿抄,文以会友,聊搏一笑。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文运,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触及人们灵魂的思想文化大革命。其前因后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巴郞在此不揣冒昧,将己见书之于众,不为误导子弟,实乃怀抛砖引玉之想,启读者深思后想,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所收获,明白一二,庶几能引以为之戒也。

2022052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林全军一罗杰腾?,20220515

这川江号子,改动太大,多表演成分,面目有点不清了。

记得以前的峡江号子,是那么的土,那么的悲情。酷暑严冬风霜雨雪,拉縴人拉着木船,沿河上行,健步弓腰,縴绳勒进皮肉,油亮汗珠晶莹,浸润了河岸高岗,衣衫褴褛破旧,荨麻草鞋强韧,磨平了崎岖坎坷。那苦那累那悲那怒,在号子中迸出,道尽了人生的艰辛无奈,和誓与命运抗争的果敢。

巴郞:是的。

80年代,三峡大坝还沒修建。每次去武汉上学或溯流回家,总是看见万岸有縴夫拉船上行,沿河不绝,号子声声,颇为震撼。

家乡山水家乡人,遥忆当年峡江魂!

峡江号子,永远的强声!

@林全军一罗杰腾?,

这些“川江号子”,多具表演意味,算是阳春白雪了。

但真正的峡江号子,多是直着喉咙吼出来的,没有多少美感,算得是下里巴人,上不得台面的。

大学时有个同学,代其林,重庆知青,会许多“号子歌”。有两次喝多了,唱开就收不住,印象深刻。

艺术性的“峡江号子”,我觉得歌剧《江姐》的开场曲,掺合了川剧元素,也是很好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诚邀热爱文学的朋友,加入“文友会”群,

增添人气、活力,以文会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