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献给可可西里

(2004-10-31 00:26:34) 下一个
我生于七十年代末. 那时候的连环画上,”文革”的痕迹还依稀可辨认.那时候的小学课本上, 写的是黄继光, 邱少云和狼牙山五壮士.那时候的国门, 正小心翼翼地打开着, 而西方的经济和文化, 也刚刚在悄然接近. 相信大部分我的同龄人在小学都受过这样的教育: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虽然当时有些怀疑, 但总觉得”革命先烈”是个多么伟大的名称, 虽然, 很遥远. 二十年后, 处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回头看看我们的社会, 网站上更多的是八卦花边, 电视上更多的是丰胸广告, 身边人们谈论的,更多的是怎样快速致富.而在这样”繁华”的中国经济背后, 城市里有了更多的贫民, 乡村里有了更多的失学儿童, 官员包里有了更多不明不白的钱, 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有了未完工的建筑. 我不是所谓的”愤青”; 我不会因为张惠妹唱过中华民国的国歌就去她的演唱会抗议, 因为她只是一个歌手,承担不起”台独”罪名; 我也不能兴致勃勃地谈论新装备的歼十可以如何去攻击台湾, 因为毕竟流血的双方都是中国人; 我也没有因为北京取得的奥运会申办权而喜出望外, 因为我们的城市里还有好多人住在狭小的空间里, 却不得不给奥运工地让路; 但是, 你不能因此说我不是一个爱国者. 我总在想, 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和理想的时代! 但是, 我错了, 当我看完那部叫<<可可西里>>的电影. 他们没有喊过什么壮烈的口号, 他们也没有期望被追认为什么烈士, 他们心里的想法只有一个: 保护”羊子”, 保护”可可西里” …为此, 他们没有工资, 没有装备, 甚至没有得到承认, 但是却默默守护在莽莽沙漠, 高原寒地, 直到生命的最后. 他们死后的灵魂, 应该进到天堂! 感谢这部电影的制作人, 他们没有仗着华丽的宣传报道和摄影效果去刻意取悦奥斯卡评委, 他们也没有凭借善舞的长袖和勉强遮住屁股的短裙去拍”震撼世界的8分钟”, 他们踏踏实实地走进了荒凉的西部, 忠实地记录了可可西里和那里的英雄. 为此, 我也向他们致敬. 如果你想知道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还有什么样的英雄, 请你看看可可西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