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人时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愿随风永荡飘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悔”还是“不悔”

(2009-08-11 11:13:39) 下一个
鄙人认为“青春无悔”只是一个自我安慰的口号。 与朋友谈天说地时,很多时候听到的都是对昔日生活抉择中失误的懊悔。 如果上天能让大家再从18岁时选择一番,100%再过同样人生的人估计是凤毛麟角了。

话又说回来,“悔”与“不悔”都是无用的情绪。 即使选择了另一条生命轨迹,到后来你还要“悔”。原因是你不能100%控制将来。 将青春度完以后,人还是不甘心,总想再活一次。

于是,轮回学说非常有市场。即使是被人五花大绑给砍头了,你还能叫一声:“老子20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常常看见一些对于名人的采访节目,在他们淡定地讲述他们青春年岁的苦难和坎坷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那就是“这辈子选择了这个。。。。。,我不后悔。”仔细思考一下,你就很容易看出其中的矛盾。如果真是无悔的话,他们就不会去渲染过去生活中的坎坷和痛苦,而是去讲述过去的幸福和愉快了。俺理解,既然对坎坷和痛苦那么记忆犹新,说明他们当时并不愿意,现在也不愿意去过那样的日子。

常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俺估计这八九就是该“悔”的部分。 既然名人都有坎坷,我们这些非名人岂不是更是艰辛得一塌糊涂了。

个人觉得,青春有悔比青春无悔要积极一些。你既然能“悔”,说明你还想着找机会补回来。看到一些不服老的老人,尝试着用苍老的臂膀和年轻人较劲,不就是一种心理上再度青春的欲望吗?能做到“无欲无求”的无悔境界,其实就是彻底对人生投降了。

孔老夫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就是讲述人从“有悔”到“不悔”的心理退化过程。实际上,有不少人到了50岁,依然可以去立业成家,到了60岁,仍然对世界万物有着“困惑”的思考。即使到了生命的终结之时,也不会顺应人生,消极达到“耳顺”或“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种“永不服老,永不服输”的积极境界不就是“有悔”心态的写照吗。布什总统85岁还能去跳伞,杨振宁教授82岁还能娶妻子,这种“逾矩”的行为该是多么令人激动。

“青春无悔”是对现实的一种顺从,“青春有悔”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抗。如果你觉得这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亏了,你肯定是“有悔”的。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大,即使你有强烈的“有悔”心态,你翻盘的机会是越来越小了,但是并不表明你一点机会都没有。反过来,你要真的达到“无悔”境界,即使有馅饼从天上掉下来,你也麻木了。

所以,我还是劝大家多“悔”一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R01grant 回复 悄悄话 Great!

I like it! it is reasonable!

I see the "thought" in it.
WienFan 回复 悄悄话 有时候不悔比悔要难。
寒山居士 回复 悄悄话 人生大多数时候是有悔了也难找回来,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老布什和杨老头那么“幸运”的,可以修正轨道,对于这些人,有悔并悔改可能会付出重新后悔的代价,并殃及他人。所以,赞成前半段而不喜欢后半段,就是搬出老夫子之后。
redwest 回复 悄悄话 我同意。
无忌哥哥 回复 悄悄话 想到《阿甘正传》里的珍妮去世前和阿甘的对话,她后悔了。另外一场戏阿甘妈妈去世前和阿甘的对话,她不后悔。
神奇月光宝盒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最近看到的难得的好文啊。有新意。其实不要用孔夫子的话来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注解,似乎你三十没有而立就要自杀了。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重新开始感受人生,而不是约定俗成就要做什么,保持人生的鲜度和温度,才有一生一世的开心。不过,对杨教授娶少妻不敢苟同,呵呵。
anahiyiyi 回复 悄悄话 一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肯定不悔的。
weibao 回复 悄悄话 有意思。可惜无人喝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