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舟静泊听涛声

让心之船随思绪漂流,静息聆听岁月流淌的歌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很美丽,很中国

(2008-08-08 22:22:25) 下一个


肖复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很美丽,很中国


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确实匠心独运,上篇写意文化,下篇抒怀时代,虽热烈奔放的体育感略显弱了些,却美轮美奂,取名“美丽的奥林匹克”,很切题。中国的元素,历史的符号,东方的色彩,以及我们百年期盼而含蓄在心里的感情,得到恰如其分的抒发。
 
取材神话,是许多届奥运会都乐于的选择,比如巴塞罗那和悉尼奥运会开幕式都用了海洋的神话。我们的开篇“夸父追日”不俗,和奥运会非常贴切。夸父和太阳赛跑,大概是人类最古老也最富于神奇和悲壮色彩的跑步比赛了。可惜只是鸟飞天际,倏忽而逝,如果适当多一点在赛跑的过程之中,夸父倾河痛饮而不足,北走大泽而渴死,这样的壮观,即使今天,依然能够让我们迎风怀想,也能够让老外充满想象。
 
最为精彩之处,大概在于从传统团体操衍化而来的“诸子百家”中的活字印刷,突变为逶迤的长城,瞬间又化为艳丽的桃花了。在历史中那个强权纷争战火纷涌却不断主张非战、呼唤和平,渴望安定的时代,和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呼唤的“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就是友谊”,是何等吻合。
 
“大秦古韵” 和“天涯海角”也精彩,前者的主题是丝绸之路,后者的主角是三宝太监郑和。两者打开都是古老东方的开放之路,四方洞开,八面来风,进一步拥抱世界的姿态,和奥林匹克宪章中倡导的相互理解、合作和友谊,遥相呼应的是多么的默契。
 
“中华礼乐”是我们古老民族艺术的结晶与展示。它从号称世界戏曲的活化石昆曲一段“春江花月夜”古曲开始,徐徐展开隋唐五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直到明清山水画结束,纯粹中国式的写意,绝句式的形式,点彩式的方式,典型的中国节奏、韵律和意境。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画以抒怀,自始至终的古琴如歌如诉,写入中国古老的丝竹,也写入今夜北京的火树银花不夜天之中。
 
最值得称道的是,开幕式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不露声色而极其熨贴地包含在演出之中。纸,首先出现在“夸父追日”的画卷铺开的白纸中,成为了演出内容之一;活字印刷,成为了“诸子百家”里的另一个重要角色,调节着节奏,并创造出最后的高潮。指南针,那样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天涯海角”郑和下西洋的大海航行之中。火药,则更是出现在“中华礼乐”收尾而腾空飞起的缤纷礼花中。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很美丽,很中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