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爻文集

所有故事,千真万确,绝无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故意,敬请各位,对号入座。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逛京城(二)

(2006-01-08 05:50:24) 下一个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Paul,虽然他害得我在北京的大蒸笼里蒸了两天,但是如果没有他,我恐怕没有兴致,至少不能克服惰性,如此这般地在京城里穿梭。要知道,家门前的风景,永远是你最后才去的地方。

说起上次去颐和园、北海、故宫……这些代表着北京特色的名胜古迹还是上个世纪的事。可能要追溯到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那时学校里组织春游、秋游无非是这些地方(加上当时的旅游业还没有形成一种产业,根本没有现在这样多如牛毛的景点。当时的人们也没有现在人的胆量和意识,随便挖个坑就敢收钱!)。不仅可供出游的地方少,而且每次春游秋游老师都会事前通知,回来后要作文一篇。所以每次出游都带着任务、带着负担,根本不能尽兴。可以说这次是我真正放松心情,重游这些只存留在儿时记忆里的地方。

那天和Paul吃过烤鸭,结账时小美大喊便宜,偷笑不用交税、没有小费,他的解释为No Service, No Tips。出了鸭王,我们直奔颐和园。

来到东宫门,Paul去买票,发现如今的门票有很多种,分通票、套票和纯门票,也有优惠的学生票和老年票。说起门票,在此还要啰嗦几句。颐和园门票30元,北海20元,故宫60元,景山2元(月票4元,记忆深刻),国家博物馆30元。遥想小时候春游的时候,各公园的门票才5分钱,不到三十的时间竟涨了400—600倍。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东宫门前还新添了很多私家导游,逢人便问:要导游吗?可以不买门票。我搞不清这种应运而生的新职业的卖点,也不敢轻易尝试。不过听他们的口音完全不是本地人,看样子也不象接受过正规的导游培训,是些何方神圣不得而知(但又与以前电影院门前陪看电影的色情服务不同。)。其实现在各大公园都有为世界各地游客准备的电子导游租赁服务,相信价钱应该更合理也更专业。

和Paul顶着酷暑畅游颐和园。知春亭旁柳枝低垂,知春亭前满池荷花;别致的石舫、精致的长廊、辉煌的佛香阁、无趣的苏州街,只可远观的十七孔桥,还有我最熟悉的谐趣园(它号称园中园,是小学、中学作文里写得最多的景点)。和Paul一路走下来感受颇多,惊叹颐和园的设计,也佩服这些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我们讨论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是否都被慈禧一一光顾。即使慈禧没有动用这些海军经费,清政府也不会有世界上强大的海军,今天也不会有世界著名的皇家公园供世界人民参观,中国的旅游收入也会相应减少,这也将是全世界的损失。为此,我们应该向慈禧致敬!

(写得不好,只是对《逛京城(一)》的交待,有空还要写续。)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