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忆的季节(11):你被逮捕了

(2006-11-18 18:40:56) 下一个
到美国之前,关于美国的想象之一是它的自由。到了很快就发现,其实美国是一个限制很多的国家,它的法律和规条多如牛毛。法律的严苛保障了美国社会的自由,而不是相反。人在秩序井然的社会里才能有真正的自由,每个人的自由才不会妨碍别人。

由于法律调控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和角落,普通人触犯法律甚至刑律的机会大大增加。美国警察在执行公务的时候拥有很大的强制性权力,结果在美国带过手铐的人很多,不管有罪没罪都可以先带上手铐暂时控制,直接拉到法院就审。我想,美国有Arrested标签的人的比例也会很多,很多在中国不是事的,在美国都是事,比如打小孩,夫妻打架(中国目前的法律也以刑事对待,但其实法不责众),既然法院会先拘传再裁决有罪无罪,而被法院拘传,最终裁决为no guilty 为数很少,留下个Arrested记录就很经常。

两个作业·美国法律的基础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作《美国制度的文化基础》,法律是一种制度,它的基础当然是美国文化,文化这个词涵盖太多的内容,我只对那些跟中国法律制度基础明显有所区别的方面。至少有两点,一是基督教精神,一是数量化方法。众所周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其实源于上帝的子民人人平等的基督教教义,这里不做赘述。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数量方法对美国法律形成的影响。

在学校的时候做过两个作业。一个是关于强制使用汽车安全带的法令,一个是关于为什么美国不发布禁枪令。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为校园里枪击案呈上升趋势,很多舆论要求国会通过一项禁枪令,最终并没有这样的命令被颁布。课堂上教授让我们做了一道作业,给了一大堆数据,我们运算的结果是,如果让心理正常的公民合法持枪,可以降低枪杀案发生率百分之多少多少(记不住了)。当然,美国公民可以持枪的一个重要依据来自宪法,但是,这类的定量解释,无疑也支持了合法持枪的继续。另一个作业关于安全带,数据来自美国200个城市,30年的交通事故伤亡统计,计算的结果是,汽车前坐使用安全带可以降低死亡率0.37%(大概是这个数),尽管这个百分比很小,但是考虑到全美发生的车祸绝对数,每年可以拯救成千上万的人的生命。世界各国事实上都颁布了类似的法律,那么获得拯救的生命就不计其数。

一些听闻·让你不得不关注美国法律

刚到美国就听闻了几起华人与美国法律冲突的新闻,比较著名的就是一些留学生夫妇,或者新移民夫妇互相残杀,骇人听闻,又令人哀伤。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因读书太多而心思过重进而太过脆弱的心灵,原来比任何东西都容易扭曲,变态,走向极端和疯狂。

杀人案似乎离普通人很远,但是有一例交通为例案子,当时在华人圈子中引发了广泛的议论和争论。一对父子开着一辆轿车,由于些微的超速,被一个女警察拦下来。儿子是留美学者,父亲是退休的国内教授,不知道美国法律和美国警察如何处置公务,完全以在国内的那一套方式来理解法律,来对待警察。当那个女警要开罚单的时候,儿子拽住女警的袖子企图阻止,女警判断儿子妨碍警务,立即要求增援。顷刻来了另外八个警察,把父子团团围住,在大庭广众面前,令父子双手抱头趴在轿车上,接受搜身,末了铐上手铐,塞入警车,“扬长而去”。

当时的中文网站掀起了同仇敌忾的热潮,都认为美国警察侮辱华人。不过,如果看过realTV的警察节目,就知道,这不过是按照美国法律例行警务。只是,看起来,美国警察被授予的紧急情况下的强制性权力比中国警察大得多。我想那是因为美国警察面临的危险大得多,因为美国有枪支买卖和合法持枪。

我看过一个警察节目,一个警察在夜间拦住一辆可疑轿车,进行检查。由于没有按照防范的操作规程,在检查驾驶室之前,没有先强制控制驾车人,结果,那个驾车人恰好是个歹徒,顺手就从座位下摸出手枪。录像是警车上的录像机自动拍摄的,最后的镜头是抢声响了,警察绝望地嚎叫,歹徒趁着夜色逃之夭夭。仅仅是一点恻隐之心,一点疏忽,就造成了警察的丧命。其实,我把这个录像所描述的写到这里,上面的案子是侮辱还是正常执行警务,就无需争论了。倒是提醒要注意美国法律和警察与中国法律与警察的区别之处。

一些目睹·你也有被逮捕的危险

我看着我周围的人被逮捕不是一次两次,而主要的原因都是“家庭暴力”。

一个朋友A,移民美国多年,女儿刚上大学,开始交男朋友。男友来的时候,父母按照中国的父母的习惯,要求女儿不许把自己房间的门关严,只能半开半合。那个老外男孩立即对女儿抱怨,女儿迁怒于父母,父母言辞喝斥,教训。女儿拨通了911,结果警察来了,把母亲带到看守所蹲了几天。最后判决的结果如何,因为朋友语焉不详,不得而知。可能no guilty, 也可能留下一个Arrested记录。

另一个朋友B跟太太吵架,在太太肩膀上打了一拳,太太报警。警察来了,把朋友铐上,带到法院去,因为事情发生在法院开庭之前,这次挺幸运,很快就开庭。因为朋友的太太没有到庭作证,朋友被宣告no guilty,随即就放回家了。朋友回到家,因为想不到太太居然采取这种方式对待自己,把一肚子怒火洒向太太,并且扬言要离婚。没想到,太太在几天前在门缝里得到一张大概叫做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或者叫家庭暴力抵制联盟的传单,立即打电话求助。下午的时候,警察又来了,带来了法院的禁止令 restraining order, 要求朋友立即离开住所,并且在十五天之内不得在住所附近300码内区域出现,也不可以通过任何方式与太太联系。朋友当即气晕了,拒绝离开。大概只有五分钟的“抗拒”,警察向上司求助,又来了一个警察,把朋友铐上带走。这回性质变得严重起来,第一次法院给的罪名如果成立,最多判刑三个月,但是,违反禁止令的罪名如果成立,可能判刑一年。这个案子结果延续了一年之久,虽然最后没有定罪,没有判刑,以dismissed告结,但是朋友被强制接受社区心理医生治疗。花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刑事记录是 Arrested.

朋友B的一位同学,情况正好相反,在家里饱受太太的“欺凌”,他显得软弱无力。那个太太居然能扇他耳光。朋友B有了自己的经验教训之后,告诉同学C,如何如何寻求法律解决。终于有一天,C的太太又发作,把灯罩砸在墙上,碎片打中了C的眉弓,鲜血渗了出来。B接到报讯,立即怂恿C报警。警察来了,正好看到了现行,C的太太被烤上带走了。C的案子也花了半年之久的时间,最终也是dismissed,她的情节要轻微一些,不知道是不是也要落上Arrested的记录。

在美国,家庭暴力罪跟酒后驾车,卖淫,盗窃、吸毒等罪名一样,被列为道德罪,由刑法和移民法双重治罪。普通的刑事罪,判刑一年以上才影响移民,而道德罪,任何定罪convinced都可能断送移民梦。无论惩罚的措施是入狱还是监外执行,比如社区服务。所以,顺便提个醒,在美国夫妻打架,或者打骂子女,都可能导致一幕惊骇的情景,警察随时会闯入,对你说:你被逮捕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algebera 回复 悄悄话 这真的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新移民必读的文章.最基本的法律知识课.如果你是新来到这个国家的人,对这里一点也不了解,最好认真读一下.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悲剧.
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