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贾樟柯的电影

(2007-02-11 15:57:24) 下一个
对独立制片电影一直不太感冒, 最主要的原因是怕看不懂。想想耐着性子看完一个电影,还是一头雾水,那是怎么一种浪费。所以有一段时间,索性远离所有独立电影,只看结尾让人高兴的浪漫爱情片。看独立电影是需要一种不同的心情来配合的。

最近有情绪,带着好奇看完贾樟柯的三部电影:“世界”,“站台”,和 “三峡好人”。最喜欢“三峡好人”,“世界”勉强看完的,“站台”让我睡着了。贾导演讲故事的功力在不断增长,更可贵的是他没有丢弃“贾氏风格” --- 不动声色地讲你周围发生的故事。

“站台”说的是七八十年代青年的成长,里面歌和服装都是我熟悉的,期待着出现一些让我有共鸣的内容。但整部片子结构松散,东拉西扯,尽管有“人生就是站台”这首歌来串,依旧不知导演想要表达什么。也许导演就是什么都不想表达,我却较了真,所以看不懂了。

“世界”好了很多,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在世界主题公园的打工者的生活折射他们的世界之小和对外面大世界的向往。他们认真努力生活着,有梦想,但悲剧结果让人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制度失望和感慨,但我们能改变什么? 

“三峡好人”更让人唏嘘。美丽的三峡有了世界第一的水坝了,是出于国家的利益还是人们的利益?  那些移民们根本没有选择地背井离乡,只为有条活路。他们凭什么被剥夺了在祖祖辈辈生活地土地上生存下去地权利?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是建大坝,拆房子,有没有得到人民的同意? 人民就是为国家政策买单的人,用他们的生命,生存和将来。美丽的三峡上一直笼罩着一层雾,让人看来迷茫。移民们可以去山西挖煤养家,但那是另一个火坑,下去了就不一定能上来。可是他们有更好的活路吗?三峡有很多好人,好人不一定平安。

在现有的体制下,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贾导演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现实的中国社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丹三撇 回复 悄悄话 看这一类电影是很难受的,非常理解你的心情。

其实一个导演的成长也是从无数次NG开始的,天分加经验的积累。导演和演员的沟通很重要。其实在拍摄场地,导演就是说了算的,无论这个演员多么有名。(只是我的一些经验)

我现在一听到电影市场这几个字,就开始犯恶心。市场需要不同风格的电影,而不是几部大片就够了。更何况很多大片大而不实。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和“一个不能少”让我泪流,“黄金甲”等所谓大片就只剩空壳了。电影市场把张艺谋的武功给废了。
风中的云 回复 悄悄话 他的电影和小鞋子有共同之处,都是描写社会底层的人物,这些电影我都有搜集,但是总下不了决心去看。他的电影另外就是太写实,还有就是大量启用新人或是非专业演员。可能是这类导演都不自信吧,怕驾驭不了大牌,或是对自己的执导水平有疑问,怕赚不回票房。贾自己就说,他的电影不考虑市场因素。既是这样也就给大牌付不出市价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