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海风

海风吹拂,遐想无边。随手掂来,题材万千。
个人资料
正文

节油行车二周年

(2010-05-29 15:52:24) 下一个



08年春天开始到现在,已经实行节油行车两年了。这两年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熟练了不少节油的操作。

这里记录的还是我的那辆95年的四缸小车Toyota Corolla。基线用的还是没有开始实行节油行车前,从08年春天最初的两次记录算到的MPG = 29.77

第二年各季度(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为分隔点)的平均MPG及其与基线的比较如下:

春季:平均MPG = 38.12(比基线高28.0%,比第一年春季高12.9%),

夏季:平均MPG = 40.21(比基线高35.0%,比第一年夏季高0.8%),

秋季:平均MPG = 36.91(比基线高24.0%,比第一年秋季高2.7%),

冬季:平均MPG = 33.58(比基线高 12.8%,比第一年冬季高4.3%),

全年:平均MPG = 37.34(比基线高25.4%,比第一年全年高4.3%)。

附图绘出了在原数据点的基础上略为平均过的MPG走向曲线。图中左半边是第一年的MPG,右半边是第二年的MPG。读数为30的那条水平线离基线极近,可以用来作为基线。

从图中仍然可以看到MPG随季节的起伏:冬天最低,夏天最高。同时也可以看到,全年所有的点都在基线之上,而且整体来看,第二年比第一年还略高一点(从上面的列表看到是高了4.3%)。

从去年春天起,我开始练习一个新的做法:空挡滑行(溜车),也就是说在下坡和某些需要减速的情况下打到空挡(N档)。这个做法可以减少滑行(溜车)时传动部件的内耗所造成的能量损耗,从而减少油耗。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冬天出了一次小意外:给一辆车从后面撞了。车子修了一个星期后引擎的表现很不好,燃烧的状况相当差,尾气很难闻,而且有些很糟糕的噪音和振动,还冒出不少白烟来。后来发现那噪音、振动和白烟是由于前面的一个管子开裂造成的(可能是被那家修车店做了手脚)。在另外一家修车店再次修好后,振动、噪音和白烟没了。但引擎的燃烧比较差的状况还是延续了好几个星期才慢慢好转的。这造成了冬天的一些最低的MPG值。但即使如此,最低的数值32.70仍然比基线(08年春天)高了9.8%

不过,最初那家修车店没有给我把车完全修好,后面的行李箱盖在接缝处略有突起,造成一些额外的空气阻力,这个在高速行驶时会增加油耗。这个效应我从在几个下坡的滑行距离的缩短可以感觉出来。譬如,在一个高速公路的大下坡上冲下来时,我基本上每次都会在通过一个路牌时以60英里的时速开始进行空挡滑行,最后在时速掉到50英里时换回到D档。以前多数能在通过下一个路牌时换挡。但修车后常常在离下一个路牌有一段距离时时速就掉到50英里而不得不换挡了。另外一个例子是在一处一般公路上下一个略大的坡。以前可以在36-38英里的时速上开始进行空挡滑行,中间通过一个小坡顶时能有30英里左右的时速。但后来要做到这样,开始的时速要高于40英里才行。

另外,在修车的同时,我还租了一辆2010年的Toyota Corolla。这辆新车在许多方面都比15年前的旧车有所改进。最令我惊喜的,是车上本身装了一个scan gauge,让开车人能直接看到瞬时的和累积的MPGs。这辆车的的记录如下:总共开了244英里,还车时上满油加了8.917加仑。算下来的MPG却只有27.36!这与我在scan gauge上看到的好几次的记录都不同。遗憾的是,一开始时没有设好scan gauge,没有一个总的累积的MPG做对比。这个在新车上进行节油行车所得到的数字居然比我的15年的老车没有实行节油行车前的MPG还低,看来不是真正准确的,很可能是因为租车时油箱并没有真正装满这些狡猾狡猾的家伙。

第二年操作上比较熟练了,再加上新学做的空挡滑行,本来是应该可以比第一年提高不少的。但这次修车造成的燃烧差的情况和后箱盖突起的后遗症抵消了相当一部分的提高。另外,感觉这一年路上的车多起来,塞车的次数也多了。估计这些都是

第二年只比第一年提高了4.3%的原因。

如果从“春分点对春分点”的粗略比较来做估计,不算那辆租来的车子的不准确数字,第二年的提高(20.8%)跟第一年的(20.6%)差不多。但因为第二年比第一年多开了不少路程,整体用油也多了不少,所以省的油也多些。粗略的估计是,有做节油行车比没有做要少烧大约49加仑油,省了大约$123,有14.7%

有人说我这也没省多少钱。我还是那句话:节油行车首先是为了少污染环境和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省下来的钱可以算是给自己的奖赏。其实,这49加仑的汽油想象起来好像没有很多。但如果用一加仑的牛奶罐装起来,49个牛奶罐排成的长列也很可观呢,其燃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也不少。而且加上提炼这49加仑的油所耗费的能源和所造成大气污染,这个影响就更大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