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点灯看小人书

给你一个阳光的心里,是我的愿望!
正文

【如梦令】送红袖

(2008-04-08 08:57:52) 下一个
____________

【如梦令】送红袖











                                                           Copyright@Decker/珠穆
___________

如梦令 按律填词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平仄(叠)
⊙仄⊙平平仄(韵)


后唐-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如否?应是绿肥红瘦。

(1)又名《忆仙姿》,本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后苏轼因庄宗词中有如梦如梦叠句,故改现名。七句,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2)句子以六言为主,一、二两句间有用对偶者。如“莺嘴啄花红(左氵右上亚去下横下田),燕尾剪波绿皱”(秦观)。一、三、五平仄相对,尤觉工致。第五、六句为两字叠句。(3)据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剡县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姿质妙绝”,被邀至家,留住半载,因思归甚苦,二女乃“集会奏乐”送别。及还乡,子孙已历七世。例一即以此神话故事为题材而写成,在写法上并不突出,惟末尾三句,用“残月”、“落花”和“晓雾”等眼前景物来渲染同仙女分别时的气氛,迷离惝恍,仿佛梦中,能抓住神话的特色。例二为李清照名作之一,写得非常出色。清早醒来,回想起昨夜醉梦中听到稀疏的雨点和急骤的风声,猛然想起帘外的海棠,快问怎样了,不懂事的侍儿随口回答海棠还是老样子,其实主人早已心中有数了,所以马上提出反问“知道吗?知道吗?怕是叶茂而花残了”。简短的回答,使全词由平凡而转入突兀,生动而含蓄地反映了主人的惜花心情。叠用“知否”是为了加强语气。全词首尾呼应,淡中见浓。“绿肥红瘦”,两相比较,从色彩到形象,都是异常鲜明的。此调短小明快,倘能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善加表现,便能情趣横生,例二可以为证。
 ____________


【如梦令】红颜         by梦女 (步雨清韵)
萍水相逢相逗,咫尺不堪牵手。秋月送心魂,情寄鸳鸯双绣。眉皱,眉皱,月下相思人瘦。


【如梦令】一生一世远不够        by 佳名 (步雨清韵)
有幸结得诗后,一意心随她走。万遍问雨清,却道真情依旧。不够!不够!来世还须相守。


【如梦令】打油           by
琅然
昨夜佳人备酒,邀俺高楼咏柳。忽地起伤心,却怪春归时候。风骤,风骤,几瓣飞花在袖。


【如梦令】红袖 (和雨清)       by 鸣凡
欲舞黄昏霞后,痴慕愿随风走。枫叶衬夕阳,直把岭西红透。红袖,红袖,相送骨铭心镂。


【如梦令】梅韵 (和雨清韵)        by 东篱把酒香盈袖
梅蕊七分开后,风韵月教偷走。几片寄黄昏,字满笺笺香透。休究,休究,帘上几枝谁镂。


【如梦令】红袖      by 雨清
笑倚天边缘后,放片蔚蓝飘走。秋翼晚穿纱,话满一杯凉透。红袖,红袖,牵出月儿金镂。




红袖甩手不干
柳绿依依狂恋
原本女儿身
却道马甲儿男
添乱,添乱
奈何离长聚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