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边城:喀什噶尔的胡杨(1/2)
喀什噶尔(网络图片)
西部边疆和中土的联系,从河南安阳小屯村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大量和田玉就可以看出来。三千多年前交通之发达,今天的高铁可比不了。实际按中国国家标准,和田玉是玉的种类,不代表产地。喀什就盛产和田玉。
喀什是战略要地。可以往西,走吐尔尕特去吉尔吉斯,走卡拉苏、托克满苏去塔吉克和阿富汗,走红其拉甫去巴基。去西藏很困难,必须往东南走阿克塞钦。去印度很容易,在新藏公路阿克塞钦段以西三十公里,印度边防军拿着棍棒在等着你。中印两个文明古国教育了全世界,核武器没用,真正的战争只用棍棒。
自古及今,喀什的地理决定了她的历史。这里是交通枢纽,土地肥沃,但无论从东、西、南、北,从远处到喀什都有路,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意味着,远客一旦到达当地,可以有相对的安宁、安居乐业。
2018年喀什地区三大族群人口,维吾尔族占92.56%,汉族6.0%,塔吉克族0.94%。我没有找到更新的数据,不像湖南省维吾尔族人口数据那么容易获取。
喀什历史上的人口构成是怎样的呢?喀什的历史尤其复杂,聚焦人口变迁和语言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地历史。
已知喀什最早的人口,是来自波斯(伊朗)东部的游牧民族塞迦人。塔里木盆地发掘的塞迦遗体,最早的在公元前550年。《汉书》称他们为塞种、今天的喀什为疏勒。这些字当时的发音,跟今天不同:塞s?k,疏?ia,勒l?k。塞,跟塞迦saka的发音很接近。而疏勒之名,可能不过塞迦的转音,正如《汉书》称车师人的国度为车师。
汉代疏勒人口增长很快。西汉时不过1510户、18647口人,东汉时就发展到21000户、人口可能达到25万,成为西域主要的人口中心。同时期,车师(吐鲁番)总人口只有一万多。疏勒人口集中,出现集市。
《汉书·西域传上》:“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又:“疏勒国,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户千五百一十,口万八千六百四十七,胜兵二千人。疏勒侯、击胡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左右译长各一人。东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一十里,南至莎车五百六十里。有市列,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后汉书·西域传》:“疏勒国去长史所居五千里,去洛阳万三百里。领户二万一千,胜兵三万馀人。”
西汉开始设西域都护府。东汉班超常驻西域,前后三十一年,曾深度干预疏勒国事。
塞迦人在喀什历史上留下了持久的印痕。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塔里木盆地出土的古波斯语文本,包括阿维斯陀语——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经典《阿维斯陀》所用的语言;晚至公元639年的古波斯索格代亚纳语的商业、佛教、摩尼教和景教文件;7-10世纪之间的和田塞语文件。海答儿是蒙兀儿——突厥化的蒙古人,长期在喀什和克什米尔一带生活。他的《拉失德史》用波斯语写就,那时都已到十六世纪中期了。
喀什噶尔是印地、波斯语,意为玉石之城。汉籍中类似译名,最早出现在初唐玄奘口述、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卷第十二》(成书于646年)里:”…从此北行山碛旷野五百馀里至佉沙国(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城号也。正音宜云室利讫栗多底。疏勒之言犹为讹也。)
“佉沙国。周五千馀里。多沙碛少壤土。稼穑殷盛花果繁茂。出细毡褐工织细毡氍□。气候和畅风雨顺序。人性犷暴俗多诡诈。礼义轻薄学艺肤浅。其俗生子押头匾□。容貌粗鄙文身绿睛。而其文字取则印度。虽有删讹颇存体势。语言辞调异于诸国。淳信佛法勤营福利。伽蓝【梵文sam?ghārāma,意为佛寺】数百所,僧徒万馀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不究其理多讽其文。故诵通三藏及毗婆沙者多矣。从此东南行五百馀里。”
唐音,佉读khiɑ,沙读?a。佉沙,就是喀什,旧称疏勒。地名的改变,反映新人——讲印地语的人的到来。《大唐西域记》实际证实了当地有不少印度雅利安人,绿眼,操印地语。玄奘师徒可能在当地化缘不利,所以语多贬抑。喀什当时流行的宗教,是小乘佛法。他们特别注意到,当地风调雨顺,农业发达。
他们提到的疏勒的全称“室利讫栗多底”,唐音依次为,室?jet利li讫ki?t栗liet多tɑ底tiei。有识之士可以据此判断,这是何种语言。
进入中唐玄宗时期,新罗(朝鲜古国之一)僧人慧超去西天取经,经过喀什。他的记述,证实疏勒已获新名“伽师祇离”,唐音依次为,伽giɑ师?i祇gie离thie,就是喀什噶尔。当地人穿棉布(叠布)衣服,说明跟印度联系紧密。盛行小乘佛法,僧人吃荤。南北朝时期,中土小乘佛法被大乘佛法取代。喀什多胡僧,也有汉僧。龟兹僧人,有胡有汉。于阗多汉僧;当地人,多为汉人。见唐《通典·边防八·于阗》:“…惟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自汉孝武帝至今,中国诏令、书册、符节,悉得传以相付,敬而存焉。…”
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又从葱岭步入一月,至疏勒,外国自呼名伽师祇离国。此亦汉军马守促。有寺有僧,行小乘法,吃肉及葱韭等。土人著叠布衣也。又从疏勒东行一月,至龟兹国,即是安西大都护府,汉国兵马大都集处。此龟兹国足寺足僧,行小乘法,食肉及葱韭等也。汉僧行大乘法。又安西南去于阗国二千里,亦足汉军马领押,足寺足僧,行大乘法,不食肉也。从此已东,并是大唐境界,诸人共知,不言可悉。开元十五年十一月上旬【727年终】至安西,于时节度大使赵君。…疏勒亦有汉大云寺,有一汉僧住持,即是崏州人士…”
新旧唐书对西域人口、尤其安史之乱前的记述比较具体,应该高度可信,因为唐朝根据这些情资在西域开展行政区划和军事布防,同时驻边文武官员可以根据第一手经验修正情资。根据《新唐书》,当时葛逻禄是大族,地域从阿勒泰一直到哈萨克斯坦。炽俟只是葛逻禄的分支,地域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南一带。而咽面(唐音yen mi?n;又作样磨,唐音jia? muɑ)不属葛逻禄,地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州恰拉尔一带。当时这些突厥族群,都是内属,不是藩国。
咽面州都督府曾隶属燕然都护府。此一历史时期,燕然都护府曾经迁移,647年在单于台(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境内);663年,燕然都护府迁漠北回纥本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改瀚海都护府;669年,改安北都护府,迁碛南(戈壁沙漠以南)。
从702年起,咽面州都督府隶属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咽面离北庭,比离燕然近许多,也许是改变隶属的原因,但仍相隔甚远,原因不明了。
《新唐书·地理七下》:“显庆三年【658】,分葛逻禄三部、置三府:以谋落部置大漠州都督府【墟:今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以葛逻禄炽俟部置玄池州都督府【墟: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南一带】,以葛逻禄踏实部置金附州都督府【墟:今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析大漠州置轮台州都督府、金满州都督府。永徽五年以处月部落置为州、隶轮台,龙朔二年为府。咽面州都督府【墟: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州恰拉尔】:初,玄池、咽面为州,隶燕然;长安二年【702】为都督府,隶北庭。”
《旧唐书·高宗下》:“改开耀二年为永淳元年【682】,大酺三日。…辛未,以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与将军阎怀旦等三总管兵分道讨十姓突厥阿史那车薄。行俭未行而卒。安西副都护王方翼破车薄、咽面,西域平。”
唐张宣明诗《使至三姓咽面》:“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陬zōu,角落】。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雠,通“仇”】。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窅yǎo,深远】。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作者张宣明生卒未详,只知是玄宗年间法官,曾远赴咽面当差。这首诗可以进一步证明,唐史关于西域人口的情资高度可靠。
《新唐书·回鹘下》:“葛逻禄本突厥诸族,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跨仆固振水,包多怛岭,与车鼻部接。有三族:一谋落,或为谋刺;二炽俟,或为婆匐;三踏实力。永徽初【墟:唐高宗永徽元年(650)】,高偘之伐车鼻可汗,三族皆内属。显庆二年,以谋落部为阴山都督府,炽俟部为大漠都督府,踏实力部为玄池都督府,即用其酋长为都督。后分炽俟部置金附州。三族当东、西突厥间,常视其兴衰,附叛不常也。后稍南徙,自号「三姓叶护」,兵强,甘于斗,廷州以西诸突厥皆畏之。开元初,再来朝。天宝时【742-756】,与回纥、拔悉蜜共攻杀乌苏米施可汗【墟:突厥可汗】,又与回纥击拔悉蜜,走其可汗阿史那施于北庭,奔京师。葛禄与九姓复立回纥叶护,所谓怀仁可汗者也。于是葛禄之处乌德犍山者臣回纥,在金山、北庭者自立叶护,岁来朝。久之,叶护顿毗伽缚突厥叛酋阿布思,进封金山郡王。天宝间,凡五朝。至德后【758】,葛逻禄浸盛,与回纥争强,徙十姓可汗故地,尽有碎叶、怛逻斯诸城。然限回纥,故朝会不能自达于朝。
“拔悉蜜,贞观二十三年【649】始来朝。天宝初【742】,与回纥叶护击杀突厥可汗,立拔悉蜜大酋阿史那施为贺腊毗伽可汗,遣使者入谢,玄宗赐紫文袍、金钿带、鱼袋。不三岁,为葛逻禄、回纥所破,奔北庭。后朝京师,拜左武卫将军,地与众归回纥。”
其时,突厥民族中,葛逻禄最强,回鹘(回纥)次之,两个族群也比较亲近,而跟另一突厥民族拔悉蜜较疏远。在唐朝强盛的时候,不同族群相安无事,都向朝廷纳贡。玄宗天宝年间,国祚逆转,他们相互间开始发生冲突。
《新唐书》提到,有的炽俟是婆匐。唐音里它们的发音完全不同,炽t?hï俟?i,婆buɑ匐biuk,意味着婆匐是炽俟的分支。
叶护,古突厥文yabγu,古突厥、回纥等民族官名,地位仅次于可汗。一般认为源自中亚地区游牧民族月氏与乌孙的官名——翖侯,见《史记·匈奴列传》:“赵信者,故胡小王,降汉,汉封为翖侯【墟:当时发音为x??p ??u】。”
晚唐、尤其五代十国汉籍,对葛逻禄和咽面只字未提。中土自顾不暇,注意力不在西部边疆,中央情报局解散。
到北宋,葛逻禄又进入官史视野。在于阗、喀什一带,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黑韩,或称黑汗。宋人以为,新复州黑韩是回鹘的一支,跟甘州(今张掖)、西州(今吐鲁番)回鹘平行。需要注意的是,宋朝对西域诸国的兴趣和了解,远不及唐朝。1009年黑韩使者请求遣使提供保护,宋真宗婉拒了,只同意降诏提供保护,相当于护照声明页。《宋史》认为这名使者是回鹘,不知真假,葛逻禄和回鹘的确亲近。复州在辽宁,“新复州”应为金附州之讹、在新疆阿勒泰。
黑韩到底是个什么国家呢?其国尊崇黑色,只能是喀喇汗国。我们再次看到波斯印记,波斯语喀喇是黑色的意思。这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关于它具体何时建立、早期首领何人、人口构成如何,历史学充满了误解和争议。恰在这一时期,中央情报局关闭,汉籍没有记录。1170年代喀什回鹘艾布·福图赫·阿卜杜勒·加法尔·阿勒马伊写的《喀什噶尔史》散佚了。历史学家只能可怜到这种程度,从首领的头衔和钱币上的信息,来猜度汗国的早期历史和人口构成。这段史学史,揭示了人生真谛:诗书都会失传,而金钱可以永恒。孩子们,请跟着金钱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蒋闻铭
2024-10-13 07:59:02功底深厚。难得的好文章。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