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闻香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博文
昨天首页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怎么回答老外的问题:你是哪人?这的确是一片好文章,对在外国讨生活的,有很大帮助。这些年来,自己也有些感想,说一说,看看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一,对于“你是哪儿人”,文章说得挺透,这里只是重复补充几句。一般来说,不管你入没入籍,有没有绿卡,当然回答说中国。对于继续问那个省的,就没有问题了。如果问那一部分(whichpa[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5-10-14 21:29:42)
前几天在首页上看到一篇关于进化论的文章,草草写了一片感想贴到了信仰家园。在坛子里惹起了一阵骚动。本人是无神论者,当然不信上帝。也知道好多人信上帝。那里有无神论者,有信各种宗教的。本想自己的这篇感想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论,咱也做好了辩论的准备。不想只是骚动而已。说是骚动因为没有任何意义。固执己见的两派已经没有兴趣再辩论了,也绝对不会听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10-13 21:48:39)
2005-10-1321:42:09于文化走廊朋友老大哥有个小老弟,年龄相差十年,父亲去得早,素来老哥如父。老大哥七几年凭借扯不着边的海外关系,来到了美丽间。中间辛苦,不一而足。小老弟在国内学的是国际贸易。老大哥历时十载,托朋友想办法,搭时间出金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小老弟从国内弄来美国,在一家中国贸易公司工作。小老弟在国内时,是省级国营外贸公司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5-10-10 23:29:17)
2005-10-1023:23:47于信仰家园把二者放到一块,可能好多人不高兴。水火不相容,怎么能跑到一块。其实没别的,咱就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
现在可以说,共产主义也是一种宗教。既然是宗教就有教义。和基督教一样,共产主义的教义绝大部分是好的。甚至比基督教先进。但也许它坏就坏在太先进了,超出了人的本性。使它的实践不可能长久地持续,因而成为不可能,所以失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10-10 14:58:49)
2005-10-1015:35:34于信仰家园首页有篇文章,说是进化论“三大证据相继破灭,是一个错误的信仰”。咱不懂生物学,也不具体了解进化论,但看来看去,不管怎么看,就算进化论一无是处,也比上帝创造了人可信几百倍。无意当中,这篇文章流露出一个观点,那就是进化论也是一个信仰。在下很赞同这一点,即科学也是一种信仰。但信仰绝对不是宗教。咱觉得进化论可能是一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10-09 12:19:19)
2005-10-0912:13:35于文化走廊头版上有篇新闻评论,说是《时代周刊》把小女孩放在封面“用心是险恶的”。不觉噗嗤一笑。
看文章的口气,像是官方文章,从四个角度,驳斥了《时代周刊》所作所为。义正词严,把《时代周刊》驳得体无完肤。作者大概也很过瘾,能见别人所不见,头头是道,很有那种“你不打它就不倒”的神姿。
其实,有多少人在意?一个美国杂志,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5-10-08 20:32:48)

2005-10-1015:05:03于文化走廊大概大家都看过电影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1995)。在下在看电影之前,看过小说。记得94年有一次回国,在芝加哥机场买了这本小说。到香港全程14个小时,自上飞机就没合眼,一口气把它看完。同学的妻子和武松是同学,都是学文的。到香港时就把这本书送了给她,还加了一顿褒扬。后来同她谈起过这本书,她说没有特别地感觉到那么好。还说大概是咱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到了海外的,不管是不是精*英,在国内时肯定都下过功夫学英文。可以这么说,当时(现在的情况不了解)几乎所有学英文的人都知道许国璋。许国璋的英文课本,当时是权威的基础课本,谁要是不知道,手里没一册,好像舌头就卷不了弯,英语就学不成个。有了许国璋的课本之后,人们便又去搜罗其他的课本参考资料,什么《900句》,《新概念》,《Essential》,等等。好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5-10-06 19:38:58)

不是说它缺乏道德论理,理想志向,文学艺术,或者其他你能想到的任何因素,就是因为它们实在是太没意思了。你要有时间,不知干什么去消磨,搬个板凳坐到院子里看草儿怎么生长,刷把油漆看着它如何风干,也比去看这几个电影有意思。TheBrotherGrimm(2005)古装,神话,科幻,鬼怪,恐怖,暴力,闹剧,喜剧,好像什么都是,实际上什么也不是。看了大半也不知它要说什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5-10-05 22:09:30)
2005-10-0521:59:21于文化走廊刚听说文学城时,是被“文学”二字吸引了的。倒不是在下自认是文化人,只是觉得能看看海外文学作者的手笔,肯定能长点见识。真来看了,却觉得与文学实在还差着几杆子(那时还没有如此众多的坛子)。于是就东游西逛,看看“新闻”。毕竟人家鸟报上有关中国的东西都不报道。其实文学城新闻也不多,后来就更不多了。好多连旧闻都算不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