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雁

我似高飛雁,家鄉傍牟山。先賢名列子,才俊數潘安。
个人资料
牟山雁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來临,但似乎难有喜庆的气氛。 新冠疫情持续,经济重启步履维艰,劳动市场似乎不容乐观。 影片《无依之地》热传,更暴露了美国劳动者的尴尬处境:失业随时可能发生;而一旦失业,就可能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无家可归。 即使你辛苦了大半辈子,还能干得动活,但不到66岁,一旦失业,医疗保险就是一个大问题。万一不幸得了大病,就更是雪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3)

時下有一个颇为怪诞的现象,就是烂剧热播。 所谓烂剧,是指剧本烂、导演烂、或演员烂,甚或兼而有之。且看网上观众对所謂“三大烂剧”的评论: 第一部《这个世界不看脸》:“这部剧剧情真的很low,商战,商战不行,恋爱,恋爱不行,甚至还谈得稀里糊涂。还有剪辑师不知抽什么风,剧情根本不连贯。……弃剧都无法解恨!” 第二部《正青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8)
在星光璀璨的唐代诗坛,李白、李贺以浪漫主义著称,杜甫、白居易以现实主义名世。说到唯美主义诗人,则非“温李”莫属。李是大名鼎鼎的李商隐,温则是相对来说不甚知名的温庭筠。 温庭筠,字飞卿,生于太原,晚唐时期诗词名家,才情甚高,辞藻绮靡。除了诗与李商隐齐名之外。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为“花间派”代表词人,对后世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4)
从十多年以前,本人所在的学校(美東)就每年申请、并迎来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福布莱特学者/助教,来帮助中文教学,我一直是指导教师。 她们都是英语硕士、大学教师,所在大学有南开、吉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还有一位男士是清华博士、国际关系学院教师。都有点大材小用。 前年的福布莱特学者牛女士运气最差,由于新冠疫情猖獗,她六月份到期却走不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1)
細雨上州春拂面,青青楊柳兆花繁。 都城時見狂人聚,小鎮鮮聞怒馬喧。 癘疫方收他日勢,憂心永繫故鄉園。 何當乘霧囘京兆,劫後重逢擧玉樽。 (3-28-2021) 附趙師妹《寄張師兄》: 春信經南過薊門,斑斑樹影待花繁。
何時燕婢環梁繞,幾處鴛兒戯水喧。
綠展風前先嵗柳,紅開雨後故鄉園。
客中君子多珍重,迨及山青備玉樽。 (2021-3-25)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21-04-13 07:42:51)
友谊曾被认为是人类最为珍贵的情感,并为很多人所赞美。英国诗人威廉·布雷克(WilliamBlake)和塞缪尔·泰勒·科尔里奇(SamuelTaylorColeridge)分别说过,“鸟要巢,蜘蛛要网,人要朋友”,“友谊是遮风挡雨的树。”亚里斯多德说:“一个朋友能敌50个敌人”。美国作家里奥·布斯卡利亚(LeoBuscaglia)说:“一枝玫瑰堪称我的花园,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2)
(2021-04-09 08:13:31)

“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嗑头”。电影《红高粱》中的这首“祭酒歌”虽然有些俚俗,却真正唱出了埋藏于中国人心底的酒神精神。 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的行业神狄奥尼苏斯的诞生为标志,至古希腊的悲剧上升为理论形态,以尼采的悲剧哲学为集大成。在尼采看来,酒神颂象征情绪的放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多年的老友冷成金教授于一个月前(三月九日)驾鹤西去了,年仅59岁。 在上月末的博文《名作家之殇》中,我谈到几位知名作家因善生乏术而英年早逝。顺便提及冷成金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赶写电视剧《苏东坡》,结果得了直肠癌。没想到他也已经不在人世了。 冷成金是苏轼研究专家、人大教授朱靖华的高足,1991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当时我是学报编辑部主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2021-04-04 05:13:35)
古人對清明節的印象,多見於詩詞中。這裏僅選古詩三首,以見一斑: 【唐】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宋】高翥《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21-03-30 15:58:28)
读博友蓬莱阁谈作家陈杰与钱锺书的“神交”,勾起对陈的兴趣。原来他自16岁起曾是济南市邮政局的押运员,后来下海经商实现经济自由,转而立志写作。2002年仅用一个月就以爷爷的故事为蓝本,写下了一本叫《乱世奇商》的小说,后改成电视剧《大染坊》,获得巨大成功。2005年又完成40万字的《旱码头》,但旋即查出贲门癌,次年离世,年仅50岁。 这使我想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