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万老师“为张志才《梦幻溪流》题诗”有感

(2007-12-16 13:06:22) 下一个
万润南老师刚刚在百家杂谈发帖,“为张志才《梦幻溪流》题诗”。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rht&MsgID=56381

张志才的《梦幻溪流》帖子做得很美。一幅幅静态画面上,流水潺潺,雪花纷纷,不禁让人想起诗经所云“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潺潺的涧水,远远的南山。

现在的网页越来越好看了。市场上有一种电子风景画框,通电后画面呈现出烟雾缭绕,瀑布飞流的效果。在flash问世前,网页要做出动态图画效果很不容易。我印象中看过最早的动态效果图是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网页上,图画中有简单的流水动态,网络开发者要用Java 来做,否则无计可施。张志才,可能是网上一个flash高手吧,画面做得很美轮美奂,但毕竟不同于当年,Macro Media的Flash也一定升级了很多功能,所以,这种特技效果,只要有心,应当不是难事。

网络发展很快啊,web 2.0什么的概念,俺都跟不上了。网络也在与时俱进。

说到与时俱进,胡温“新政”话语架构之一,到底是哪方面进了呢。

网友们或许只从万老师的诗句中看到他的才情,可真的从中品味出什么了吗?

当年万老师迫不得已,只身流亡,如今却有家不能回。我就不明白,他又没入外籍,仍是中国公民,当局又为何要阻止他回去?

韩东方曾经试图从香港闯关回国,竟然被中方边防打了回去。

中国法律中又有哪一条说过,中国公民不能入境回家?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不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而中方又没宣布其剥夺公民权,那回家看看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万老师这里却成了不可能的现实。

难怪万老师有了这样的感慨:思乡的梦难追。 梦幻里家乡美。

这种思乡之情,仅靠张志才flash的背景音乐是不能表达的。人们总想用音乐去表现一个主题,但音乐的表现力毕竟不同于文字和图画。难就难在音乐不是直白的,只能激发人们的某种情怀。

近来来盛行的新世纪音乐,多数创作者的初衷,是想让听者能联想到碧野蓝天、溪流山谷等大自然氛围,获得置身其中的陶醉感受。就纯粹新世纪音乐来说,是在音色上做文章,用电子合成等特技,达到传统乐器不能表现的效果。优美的旋律本身,似乎成了第二位的。张志才在flash背景文字也讲到,好像从无旋律中听到旋律。想起chill out系列心灵鸡汤音乐CD,也是这种新世纪音的典范。

张志才flash的背景背景音乐,初听下来,手法类似在中国电台曾流行一时的轻音乐,舒缓、平静,乐器用到了交响乐队的乐器,如钢琴等。还用到凯尔特竖琴这样的民族乐器,也是受了近年来流行的新民乐的影响。总的说来,就其音色本身,新世纪音乐的感觉并不十分明显。

用音乐来表达主题,音乐家们还曾经尝试过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来描述景物,讲述故事。新世纪音乐表达主题时更偏重音色效果,但标题音乐更注重旋律本身,因为那时仍处在古典音乐时代,音乐家手里只有传统的西洋乐器。有代表性的像维瓦第的《四季》,就是描述景物的杰作。标题音乐中还有一个表现手段,就是交响诗。借此,送给万先生最著名的交响诗之一,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Ma Vlast,请万先生多保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