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妮搏客

所见 所闻 所思 所忆
正文

2008回国观感 (上)

(2008-06-19 16:39:57) 下一个

五月底我们回国度假,三个星期跑了四个城市,北京,杭州,余姚,上海,见了许多亲朋好友,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心里暖暖的。上次回国还是三年前,国内的变化真是一日千里,短短三年又是一番新气象。和国人的交流中,有几个热门话题让我十分感慨:

 1.  儿女教育

六月七八两日是全国高考,我们小心翼翼地安排行程,以免打搅那些家里有高中毕业生的朋友。想不到我们所到之处,所有的孩子都在应付考试,而所有的家长都全力以赴支持孩子。

 ·        余姚的朋友告诉我们,高考期间余姚像样的宾馆全部爆满,家长们定下考场附近的房间,以便让考生们休息好。

 ·        一个读初三的孩子正准备考高中,住在外地的外公突然去世,父母去奔丧。尽管他很爱自己的外公,也想为外公送行,为了不影响复习,孩子没有同去,家里安排了朋友陪他,好让他坚持上学。

 ·        一个读高二的孩子身高一米九,喜欢打篮球。可在家长的一再劝说下,很不甘心地退掉队服,离开了校队,以便集中精力学习。

 ·        一对夫妇在郊区上班,为了让读初中的女儿受到好的教育,特地在城里为孩子买了一套小小的住房,并安排孩子的姥姥陪她同住,一家人只能在周末团聚。

 ·        一个在内地的家庭,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在考察了数个大城市后,全家搬到上海,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为了让他尽快赶上学习进度,妈妈为他花150元一小时的高价,请了上海最好的教师做家教。可孩子不习惯新环境,怀念儿时的朋友,故意不好好读书。这次高考没考好,可能落榜。他称自己是全上海最不快乐的孩子。

 ·        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为了能上好些的初中,父母托了不少关系,联系到一所重点中学的共建生名额。所谓共建,即单位出资赞助学校,可单位并没有同意赞助,当然要家长自掏腰包,一掏就是好几万。尽管如此,这样的名额还有许多人抢,只好靠考试决定。

 为了孩子的教育,大家竭尽全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这些孩子并不快乐,他们失去的太多太多。和他们相比,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们太幸福了,

 2.  四川地震

 四川地震仍是全国瞩目的话题,打开电视,几个主要频道几乎全天报道和地震有关的内容:抗震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灾区救护的详细报道,文艺界人士救灾义演,这些节目制作得真实感人。最让我动容的是电视中的寻人,一个个躺在病床上的伤员,对着摄像机呼唤亲人:“爸爸妈妈,我是某某,在某某市某某医院,快来找我。” “我叫某某某,现在某医院,我的女儿在某地某学校上学,有谁知道她的下落,请告诉我。”

 在去长城的路上,四川籍的司机给我讲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一个小学校用15万捐款盖了新楼,明摆着是豆腐渣工程,即将退休的老校长不敢签字接收。新上任的校长狠了狠心签了字,因为不接收孩子们就没地方上课。之后新校长到处求爷爷告奶奶,陆续找来四十万捐款,不断加固这座危楼,同时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全校师生灾难来临如何撤离。地震时这位校长正在校外开会,震后他拼命往学校跑,跑到学校看到学校的楼房依然耸立,而全校师生整整齐齐站在操场,当他得知学校无人伤亡,绷紧的弦一松,他昏倒在地。事后记者采访他,称他为英雄,他说, 我不是英雄,只能算个幸运的人。因为当时我已想好,如果学校有伤亡,我一定自杀。

 说起地震,大家都提到为灾区捐款,刚地震时,大家都自发地到单位捐款,有捐几百的,也有捐上千的。可后来不知为什么,单位又动员大家二次捐款,而且捐款数目按级别作了规定,多少级的捐两千,多少级的捐四千.要知道我的这些亲朋好友都是靠工资生活的技术人员,并不是当官的。个别单位在二捐之后又搞三捐,弄得大家都很反感,抱怨说一定是当头头的把捐款当成自己的政绩了。有个高中生在第一次捐款时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可不久学校又动员二次捐款,引起这孩子的逆反心理。他把电视上看来的地震损失数减去所有捐款数,再除以全国人口数,得出结论他只需再捐一块五。家长一再给他钱让他去捐,他却坚决不要。唉,捐款搞成这样,还叫什么捐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