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王安忆,程乃珊作品里似乎能找到张爱玲的影子

(2009-09-12 13:02:10) 下一个
“王安忆目前也算是东南作家群里面的翘楚了,著作等身不说,还赢得了一堆的头衔,然而不论是《长恨歌》也好,还是《富萍》也罢,虽则堆砌的罗列也够繁华,然而终不如一九八三年的《流逝》更让人感到平实、质朴,也更让人反思回味的儁永。

这部小说反映了一个资本家的家庭在十年动乱中的种种遭遇,尽管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可也由此折射出文革之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后来拍成电影,名字叫做《张家少奶奶》,大抵是那时候的编剧、导演还不想观众没完没了的对“流逝”作很好很费力的思考。

小说里面描写的比较传神的地方就是身为少奶奶的从不下厨房的欧阳端丽做饭的那段,“沙锅里飘出肉的香味,十分馋人,可是,肉却缩小了,端丽惶惑的看着它们,不晓得该如何阻止住它们继续缩小下去。”这么一个极其平常的红烧肉烧蛋不过加了点干菜竟然让一个以往富贵尊容的家庭上下为之欢欣。

 借用端丽的回忆让读者知道以前这种菜直到把肉烧化了也不会有人动一筷子的,破败的家庭让所有人不得不自食其力,然而资本家的子女们显然不那么适应自己的角色,一个孱弱的欧阳端丽不得不早期去买豆腐、买带鱼,排着长队,还要忍受着服务员在自己身上写着粉笔留下的记号。

 可是,文革甫一结束,全家马上回归自然,一双鞋子用了三十张外汇专用券居然被看作是小意思,丈夫劝说端丽放弃了那份微不足道却一直在文革中独木支撑家族成员生活的工作时轻飘飘的说:“不就是那么几十元吗?”

 端丽问他:“要是文革再来了怎么办?”
 丈夫笑她:“要再来就亡党亡国了。”
 端丽这时候想到的那句话也是这部小说的画龙点睛之笔:“难道这十年的苦就白白吃了,总该给人们留下些什么吧!”

 小说的结尾显然是因为不想把内容搞的比较沉重,所以,又补上了一句话:“它不会白白的流逝。”然而,在电影中这句话没有了,电影最后所保留的就是端丽的那段想法,内心独白吧,这是电影胜于小说的地方。“BY温相

 其实我对王安忆,程乃珊的文笔都是喜欢的,程乃珊写的《儿女经》和《金融家》,是比较好看的,可惜,程后来移居香港后为文字而累,也就是以文为生,所以,好看的就不多了。

 当年一部小说《蓝屋》拍成电视剧后也算是红遍上海滩,不过仔细看起来还是后来的程乃姗显得比较有光彩一些。程乃珊后来的作品没有太读,但感到程乃珊,王安忆身上都能找到张爱玲的影子。

  但王安忆专门写过几篇文章讲张爱玲,口气很大。她对张是颇有轻蔑之意的,说张去美国之后就没有进行过像样的文学创作(大意如此)。她尤其不愿意和张相提并论。这大概不仅仅是文人相轻,似乎还多了些女人特有的嫉妒心在里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