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仰概论: 起源论(2)

(2009-10-08 14:22:06) 下一个

第二章 人的有限性

 

人对自身的认识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先是一无所知, 一张白纸. 接着慢慢地认识外界世界, 对自身的认知能力越来越自信, 但是这种自信很容易膨胀, 以为光凭理性和智力就可以揭开宇宙一切规律, 光凭理性和自身努力就可以控制自我的命运. 甚至, 凭自身能力可以改变他人改变社会, 可以制定社会运作的秩序. 这种膨胀的自信使人丧失了对自身自由意志会偏离规律的警惕,或者使人简单化了对外界, 对自身认知的复杂性. 但是人性本质上是很难承认自身的极限性. 唯有随着年龄的长大, 经历的增加, 才会意识到人的极限性.

首先, 人的生命就是有限的. 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认知无限的知识, 即使全人类的人与时间加起来仍然是一个有限的数字. 人类所知道的知识总和还是有限的. 外界知识所需要的认知能力却是无限的.

其次, 面对宇宙的浩瀚, 从宏观的大爆炸理论到微观的量子力学, 对生命科学的神奇的进一步认识, 我们感到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现象还不能解释, 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 我们的认知能力是以人为尺度, 或者借着仪器的辅助, 只能认识到人(加上仪器) 尺度内的知识. 或者你可以说, 这就够了, 为什么需要知道跟我们没有关系的知识呢? 问题是在人(加上仪器) 尺度以外的不能认知事物, 不等于就跟尺度以内的事物没有关系,因为世界是连接的. 我们可能不认识的事物却对我们的存在与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只是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 这个尺度以外的不能认知事物我们称之为神秘的存在,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对待.

再次, 即便是这有限的人的理性, 也不能彻底的主导人命运. 人还是有感情有感性的生命. 情感的事靠理性往往不能解释,理性支配不了感性. 当情感与理性之间有冲突的时候, 人会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 对自身的极限性更有确切的理解. 人识到人同时具有感性与理性,并且俩者既不互相支配却又互相依赖,是很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最后,人无法控制其他人, 甚至不能轻易能够左右其他人, 这个道理很简单: 不仅自己没办法靠理性就能支配自己,对方也是一个没办法靠理性就能支配本身的生命体.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只能靠一种互相同意的规则来进行,而这种共同认可的规则(Common Ground),必然是能够健康的连接both理性与感性的某种真理.人惟有服从于它,才能有效的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另外,人生活在一个社会里, 社会生活里的一个分子, 对社会很多因素却没办法控制甚至无能为力. 宏观的社会规律对与微观的一分子来说,人可以引导或者表达看法,却不能控制与操作.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

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认识绝对不是一件坏事.人由此知道必须有所不为,更加宽容,更加平等待人,因而也才能有所作为,sharpen the focus.

当人认识到自身的意识必须自觉的遵从某种实在存在的规律时,乃是人智慧的开始.当人认识到自身有限以及缺陷时,乃是信仰的开端, 出发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