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仰概论: 基督教(1)

(2009-10-08 14:38:15) 下一个

在众多的宗教中,我只对基督教有比较多的了解, 因而选择基督教来做为论述信仰的哲学的例子.基督教有极深的教义, 这里没有能力做详细介绍,只能介绍最基本的,在我看来最有价值的教义.

 

第一章 基督教的爱: 揭示人与人关系的规律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最拨动人内心深处的感动,乃是耶酥基督在十字架上显出的宽恕和大爱.耶酥基督在死之前,他祈祷说: "天父啊! 请您饶恕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在做什么" 有谁能够饶恕处死自己的敌人呢?

基督教作为有神论宗教,它同样对人的罪性(即自由意志的危险性)有清醒的认识.由于如此,就有必要由神与人立的约或者公义来约束人的罪性.这是十字架横的一杆.但是,人无法去掉他的自由意志,他总会犯罪,因而他总会受到神的公义的审判与惩罚.这是十字架竖的一杆.如果仅仅停于此,基督教就没有特别之处。但是神爱众人,以至让耶酥基督虽然无罪也受这种审判与惩罚,由此来显示爱与救恩,耶酥基督就在横与竖交叉点中.十字架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内涵.耶酥基督就是爱与公义的化身,他是真理,他是道路.

我们很难理解这种爱.有一位牧师讲过一个比喻:有一位父亲在管教儿子.他对儿子说:如果你违反我们约好的规定,你要受到惩罚,要到地下室去睡觉.后来他的儿子真的做了错事,父亲为了遵守以前立的约,只好惩罚儿子,叫他到地下室睡觉.但是,这位父亲也爱他的儿子,不忍心儿子受这种惩罚,他只好自己也降下来,到地下室陪儿子睡觉,一起受惩罚。这种爱,有儿女的人会能理解。有谁不爱自己的子女,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走在正道上?很多基督教讲的道理,用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来比喻就能比较好理解。

人可以认识自然规律,也会相对自觉遵从自然规律。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互动的规律,就没那么容易认识,更何况遵从。因为两者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同样具有认知,情感,自由意志,等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与互动,究竟应该遵从什么规律?

基督教最大的价值,就是揭示了人与人关系的规律(真理),这就是爱。爱就是忍耐,包容,宽恕。只有具备无条件的爱的心态,才能解结人世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怨恨,与痛苦。但是,人永远不可能随时随地与真理同在,因此人也无能随时随地有这种爱心,它需要宗教的形式来帮助。

道家说,上天是没有感情的,它指的上天,乃是外在的自然规律。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互动本身就不是自然界现象,而是人间特有的现象。它牵涉到一个人的幸福快乐,真实感受。如果一个哲学,一个文化,没有在这方面作正确的阐述,进而对人有正确的引导, 那么这个文化或者哲学是有缺陷的。

 

第二章 救赎:解释苦难的原因及解救方法

 

有别于很多其他宗教, 基督教明确告诉信徒: 不要因为信耶酥基督,就能避免苦难, 耶酥基督并不是人间避免苦难的护身符.

在无神论者看来, 苦难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人控制不了的命运. 基督教徒则认为苦难是一种试探, 人要从苦难中活出耶酥基督的影子. 因此, 基督教徒跟一般人一样要遭受苦难,但要在苦难中仍然有信心,有盼望. 苦难是锻炼信心的途径. 颇有"既来之则安之"之感觉,但又超越听天由命的宿命论.

基督教没有解释苦难的原因, <<旧约>>的约伯记中有精辟的描述: 人有苦难,也是神的安排, 人无权过问为什么,因为人无权过问神的作为. 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 人在苦难中仍然要有信心. 唯有如此, 人才能安然度过苦难,也可能有更大的回报.

其实基督教之所以在苦难这个问题上有颇为曲折的论述, 一个原因是因为把不可理解预测的外在存在人性化,神化,情感化以后引起的困惑. 在无神论者看来, 苦难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 本来就存在, 没有必要问为什么. 但是基督教的苦难观使得人在苦难中仍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因此也是揭示了人在情感方面的另一个正确规律.

救恩论: 救恩(Grace)在耶酥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就显明了. 它是真确存在, 是神白白送给人的, 就象空气一样. 人要去掉罪性(: 约束自由意志,谦卑下来), 只要接受就行. 也就是, 只要接受耶酥基督作为救主就得到救恩. 一般人能否认识这个救恩论, 关键在于人是否承认原罪性, 即承认自由意志第一所带来的各种矛盾与困惑. 只有人承认原罪性, 在寻找出路时,才会明白救恩的含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