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时评

风声、雨声、家事、国事
个人资料
正文

西方经济学中的“理性人”灾难

(2012-11-21 04:45:10) 下一个


催眠、博弈、血路党(二) 中谈到要把一个不真实的甚至对你有害的想法灌输进你的大脑中,具体实施时的通常手法有:

一、            在正确的东西里面夹带一些有害的私货一起灌输给你,这一点很像木马病毒。九句真话中夹杂的一句假话才最容易通过人的判断防线。

二、            任何讨论和争论都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讨论和争论的过程中,无形中肯定了那个基础,不论它是否牵强附会。在讨论伊甸园里的植物是温带植物还是亚热带时,无形中肯定了伊甸园的存在;在争论中国卖了武器给中东国家是否是恶意的造谣时,无形中肯定了卖武器给中东国家是邪恶的;在批判中国不能实现一人一票的选举,所以出现了大量的腐败时,无形中肯定了一人一票的选举是治疗腐败的良药;在运用博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时,无形中肯定了整个理论的基础“理性人”假设(或可叫做自私人)是符合人类社会的现实的,进而得出人都是自私的这个结论。

三、            通过建立模型引导对方自己得出结论。例如说西方媒体如果报道失实,别人就不买它了,就会导致经济损失。从而让人自己得出西方媒体只说实话,及经济利益为目的能够让媒体说实话这样的结论,当然同时伴随着要骂中国新闻管制则效果更好。

四、            仍然是反复。反复永远是影响人的大脑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            用一切方法影响人非理性的感情的部分。例如用奥巴马、罗姆尼、希拉里的笑脸,用911后一个女人的一脸无辜,掩盖整个美国政策中杀人不眨眼的凶残。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向西方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建立在一个叫做“理性人”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理性人”对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都进行最充分的推理,而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使自己个人利益最大化。我们把这个“理性人”假设定义为“利己理性人”。当考察实际人的思维方式时,发现和“利己理性人”是有偏差的,在对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都进行最充分的推理这一点理性人是高于实际人的,也就是说是实际人的一个进化,但在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使自己个人利益最大化这一点却是底于实际人的,是实际人的一个退化。这一进一退,被称作歪路也不为过。当一个人学习西方经济学,追求像理性人那样的“理性”时,当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的人把别人都设想为最终目的是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那种人时,这个人是否能够意识到,实际上是自己的人品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退化。

注意,理性人只不过是一个假设,没有人说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当我们的留学生怀揣国外名校的毕业证书,或者克莱登大学的文凭时,他们没有说他们所学的经济学只不过是建立在虚假事实基础上的没有实用价值的理论系统,而是说人都是自私的。当讨论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这样的例子时,国外名校克莱登大学毕业的人们不会认为人都是自私的这个结论错了,而是董存瑞和黄继光错了,他们没有遵循克莱登规则。

注)收藏的另一篇网文ZT. 把中国人成了畜牲 ~ 当代精英经济和政治学家! 中谈到,来源于西方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被假洋鬼子们翻译成了自私人假设,进一步改造成人性本自私灌输给中国人。不过从博弈的内容来看,并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理论本身就是自私人假设

当真实人越来越多地被忽悠成自私人时,建立在“自私人”基础之上的经济学理论就会越来越准确地预言社会行为的结果,从而显示出它的价值。西方经济学就会占据中国经济学领域的主导甚至是垄断地位。而它的代价是真实人的自私化。我们仍然引用苏轼与佛印比赛故事中所揭示的禅理,当我们把西方经济学当作天经地义的真理运用时,实际上是无端地把他人当作自私人,其实只不过是让自己变成自私自利的那种人。而且这种思维模式不会轻易改变,会运用到自己的所有方面。这只不过是中招了的表现。

虽然似乎没有人进行洗脑,但是洗脑在不知不觉中还是发生了。被“人人自私”谬论洗脑的人,最爱谈论三个词:制度,法律,监督。

当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人是自私的这一结论时,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对他人行为作判断时首先往自私的方向考虑,并以此为依据采取相应对策时,自然地自己私利当头的行为准则也就没有了道德上的负担,甚至愈演愈烈。这个问题不是单靠制度能够解决的,制度是只看程序正义,不看内容正义的。在自私自利的社会中,不论用什么样的制度,除非上帝亲自来执法,否则什么制度都是白搭。

有制度无人落实,有法律无人执行,反贪成了肥狼换瘦虎的游戏,权力场公开培殖个人势力而见怪不怪,贪腐不会因为反贪而消弱,反贪者和贪腐者分不清谁更垃圾,那么整个反贪的斗争就会成为利益争夺和打倒异己的角斗场,制度和法律只不过是角斗士们的工具。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唐僧们并没有取假经回来,西方实际上念的是同一本经,但是没有表现出中国那么多的问题。要回答这样的反驳可能需要写一本书才能讲清楚,要点就是,支持一个社会稳定的支柱,物质生活条件、政治制度和信仰(如基督教)这三样是否能够配合得当。

中国不可能引入具有欺骗性的基督教作为信仰,那么就需要与唯物主义信仰相适应的“理性人”来构筑经济学大厦。当我们考察实际人的思维方式时,还有一种模式就是以自己所在团体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思考方法,而不是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我们把这种目的性加上充分推理的理性人叫做“公益理性人”。

用“公益理性人”进行博弈推理,发现结果与教科书完全相反的例子也有。例如著名的“囚徒博弈”,如下列出博弈矩阵,

  甲                         

    不招                      不招          各判刑3个月

不招                                  甲:判刑10  乙:当场释

                        不招          甲:当场释   乙:判刑10

                                    各判刑5

当甲乙都是利己理性人时,所达到的纳什均衡点是两人都招认,各判5年。

当甲乙都是公益理性人时,即从甲乙判刑年数之和出发进行推理,只有第一种情况是6个月,而后三种全是10年,甲乙的策略选择只有一种,不招认。大家通过这个例子不难看出,那一种理性人才真正算得上理性,从客观上获得了更优的结果。

实际人只不过是在这两种理性人之间游走,具体的和哪一个理性人离得更近一些,可能是不同人有不同答案,但是请不要忘了苏轼和佛印比赛的典故。

用公益理性人解释董存瑞、黄继光就非常容易了,不信可以试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