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英伦

体验生活,学习生活,记录生活。
正文

英国爷们儿

(2015-09-21 11:59:33) 下一个

 英国爷们儿
 
在英国,出门就能碰见绅士,若想碰见一个爷们儿,可能性基本为零。
去伯明翰参加中国朋友的结婚晚宴,除了我和女儿,桌上还有四个香港人。我们正聊着,眼前冷不丁出现一位四十多岁的大高个儿,高鼻子,大眼睛,一丝不乱的大背头, 身材笔直,西装笔挺。
接着,一只大手伸到眼前:“我叫菲利普。”声音嘹亮,全然不像英国人在公共场合的小声细气。
菲利普绕桌一周,低头与大家挨个握手(他太高了),然后在我身边坐下。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道。
我如实回答。
“你从哪里来?”又问。
我拿起桌上的一瓶啤酒:“这里。”
“青岛?”他的语调中有他乡遇故知的惊喜。
“我去青岛好几回了。每年我都要去中国五六次,已经十几年了。我是做照明设备的。”他说。
菲利普开始分发名片。
“你呢,做什么工作?”分到我的时候他问。
“中医,针灸师。”我答。
“来英国几年了?”又问。
“六年。”我答。
从没见过英国人这样对女士说话,有点不习惯。
“住在哪儿?”又问。
“森林。”我答。
“啊哈,我也住在那儿。”又一次他乡遇故知的惊喜表情。
“为什么要来英国?”他接着问。
   我笑了笑没吱声。
看我有点冷淡,菲利普开始盘问我的女儿,问她为什么来英国,在哪里读书,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毕业后打算去哪里?
菲利普给我的初步印象不是很好,我低头看桌上的菜单。
菲利普转过头来,又开始盘问我,“为什么要来英国?”
要了解西方文化?”我还没开口说话呢,他倒是先给了答案。
“三个原因,”我说,“读过许多英国小说,对英国有兴趣。”
“喜欢英国文学。这是第一。”菲利普伸出一根食指,然后问我:“第二呢?”。
“想学英文。” 我答。
“还有第三呢?”他锲而不舍地追问道。
“把中医技术带到英国。有报道说英国人相信中医,查尔斯王子喜欢针灸。”我说。
“没错没错,查尔斯王子是喜欢针灸。”他点头肯定。
“你去青岛时住在哪儿?” 轮到我盘问他了。
他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
“海边?”我给他提示。
“我给青岛港口做照明设备。住在港口附近。”他说。
“港口老板是不是常先生?”我问。
他又支吾了,“不过我和港口最大的老板一起吃过饭。”他的手指指向胸口。
“最大的老板?那一定是常先生。”我说。
“这样吧,把你的名片给我一张,下回去的时候,我给他看,我会告诉他:你的朋友艾莉,我也认识。”菲利浦认真地对我说。
我哪里是常先生的朋友,我压根没见过常先生,他在青岛赫赫有名,我当然知道他。我不想对菲利普解释,只好推脱说我没带名片。
菲利普打开一瓶青啤,给我倒上一杯,清清楚楚地用中文对我说:“随意。”
我一下子笑出声来。
除了他的英国长相,菲利普的做派怎么看怎么像个中国爷们儿。
新郎新娘敬酒的时候,新郎告诉我,菲利普今晚特意要求和正宗的中国人一桌。他所说的正宗,即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国人。
上菜了,我们边吃边聊。
“你觉得英国人和中国人有什么不一样?”我问。
“差不多吧,遇到好事,一个人笑,大家一起笑。遇到倒霉事,有人不笑,大家都不敢笑,总得有个领头的。”他说。
我不明白菲利普想表达什么。
“我觉得英国男人和中国男人不一样。”我说。
“有什么不一样?”他满脸惊奇的模样。
我说:“在公共场合,英国男人给太太开车门,穿大衣,表现的特别绅士,可是回到家里就很bossy.(专横)”
“如何见得?”他反问道。
“我有个朋友嫁了个澳大利亚人,她的丈夫亲口跟我说的。他说:“西方男人在外面像只绵羊,在家像只老虎。”
“哈哈,对,对。”菲利普不住地点头。
“中国男人在外面表现得大男子主义,回到家里听老婆的。”我说。
“真的吗?”菲利普声调一扬。
“对,我给你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同事,听他在办公室给太太打电话,挺凶的。有年夏天,天特别热,他订了宾馆,让他的太太去那里休息。因为他家里没有空调,怕热坏了他的太太。”
菲利普认真地听着我讲。
“有意思,我回去要把这事讲给我太太听。”听完后他感叹道。
“英国男人会对太太说很多甜蜜的话,很多感谢的话,可是他们的钱不给太太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我不客气地说道。
“对,对,个人花个人的。 ”菲利普随声附和。
“中国男人不会说好听的,可是挣的钱给太太花。”我有点来劲,继续说道。
“噢?”菲利普的语调上扬,脸上画出了个大大的问号。
我得见好就收,菲利普是英国人,我不想让他难堪。
谈话有几秒钟的空白。
“你看,我是不是不像英国人?”菲利普打开僵局。
他说:“英国人怕羞,如果换个英国人是我,他会静悄悄地坐下来,低着头半天不说话。过一会儿再小声地问你,你是否介意我到那一张桌子去?”菲利普边说边模仿他所说的英国人,把我逗乐了。
“对,我觉得你很像中国人。” 其实我想说他像中国爷们儿,“爷们儿”这词用英文怎么说,我不知道。
“对吧?我像中国人,我还会打麻将。”菲利普显然很高兴我说他像中国人。
“在北京,吃完晚饭我们一起去洗桑拿,然后穿着睡衣打麻将,那可是真放松啊,一直打到第二天天亮。回到英国我对太太说,我太累了,我在中国工作很辛苦。”
我的太太说:“你太不容易了,快快去休息吧。”
我使劲抿住嘴,笑而不语。
“哈哈,你猜出来了不是?这是我瞎编的。”菲利普大大方方地坦白。
“其实我的太太说:‘谁不知道你在中国整天度假,好吃好玩,我在家照顾三个孩子才辛苦呢,别找借口,该干啥干啥去。”
全桌人都笑了。
菲利普的食量大得惊人,一连吃了四只大龙虾。他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青啤,边喝边用中文说:“随意,随意。”
我给他添茶,他就将长长的食指弯起来,在桌子上笃,笃,笃地敲几下表示谢谢,动作之纯熟令我瞠目。
“把你的电话给我,下次我去你镇上喝酒的时候喊上你。”这话听着耳熟,恍若坐在中国的餐厅,此时的菲利普,活脱脱一个酒桌上呼风唤雨的中国爷们儿。
善哉!一位小心谨慎的英国绅士,每年去中国五六次,十几年下来,身上具备了中国爷们儿的范儿,不过英国只认绅士不认爷们儿,回到英国的菲利普英雄无用武之地。所幸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场合,肆意挥洒了一回他的爷们儿作派,不然的话,他也许会很郁闷。
可爱的菲利普!


后记:
大约半年之后,有一天我接到托尼的电话,他问我是否还记得在他弟弟的婚礼上有个名叫菲利普的英国人,我说我记得。他说,菲利普在他的饭店里订了餐,他想邀请我参加,可是没有我的电话,请托尼代为转达他的邀请,我当即就答应了。 
原来,菲利普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来英国考察,菲利普作为东道主请客人吃饭以尽地主之谊。 
饭店里,菲利普见了我礼节性地拥抱问好,然后向我一一介绍他的客人,另外还有两位菲利普公司里的同事。
酒桌上,我和几位来自北京的技术人员谈得很开心,菲利普并没有参与我们的交谈,他保持着英国绅士应有的礼节,静悄悄地坐在那里,有节制地喝着红酒,礼貌地为客人添酒,向客人敬酒时,一句中文“随意”也没说。
此时非彼时,菲利普身上的爷们儿范儿已了无踪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英国人也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幽默,知礼,
da124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好,结尾提神
蓝山雀 回复 悄悄话 一个人就代表了一个国家?
第一句就够夸张的。文学夸张可以,但是过分,就让人怀疑你结论的可信度了。
HUDIEMI 回复 悄悄话 绅士从来不对别人刨根问底,更何况一陌生人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一个好演员的料子,可惜进了商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