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lakoReport

In the course of justice none of us should seek salvation.
We do pray for mercy.
个人资料
正文

王毅躲不过的慕尼黑鸿门宴

(2023-02-19 09:25:30) 下一个

布林肯与王毅在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期间的会面,是美国两国多日来私下沟通的结果,它是自气球事件后美中高级官员的首次会面。有报道说,鉴于美国积极推动这一会面,中方要求美方正式提出会面要求(日后国内宣传),遭美方拒绝。从会后的报道看,会面形式一面倒,中方站在墙角被美国一顿训斥,毫无还嘴之力。
【问题是,中方王毅为何同意这场会面?】
1
布林肯在会面后告诉记者,会面中他直接告诉王毅,
1)气球事件冒犯了美国的主权,违反了国际法,以后决不能再发生;
2)美国不愿见到中国对俄国入侵乌克兰提供(武器)物资援助,并明确表示,如果中国执意而为,将面临严重后果;
3)王毅没有就气球事件道歉。
同时,美方还利用这次国际安全会议的机会,详细地向盟友展示了中国国际间谍气球舰队过去几年的行动。
2
美中会面之前,王毅在会议上放风,责备美国小题大做,过度反应。作为气球时间的始作俑者,中方这种"以攻为守"的策略,除了能不冷场,很难说有多少实际的效果。然而,指责美国处理气球事件方式"歇斯底里" (Hysterical)的夸张语气,  让人感到指责不是为了赢得国际的认同,而是在给自己壮胆。
会后中国官方对会面的报道是,[王毅称向美方"表明了中方在所谓飞艇事件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改弦更张,正视并解决滥用武力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重复王毅慕尼黑会议上的立场, 一堆废话。
3

气球事件上,美国是受害者,这让美国在处理此事的道义上,上占尽了天时/地理/人和,在处理事情的节奏上,根据自己的需要云来雨去 -- It's over when I say it's over.
1)
作为受害者,美方争取当面斥责中方的机会,是美国要求这一会面的一个主要原因, 事关主权尊严。因为主权受到损害导致战争,是人类历史的一个主要部分。气球一事上,中国是挑事者,美国是受害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布林肯(美方)当面斥责/警告王毅 (中方)",是美国政府的基本责任,正常操作的一个环节, 无法省略。
2)
同时,依照拜登总统对中美关系的定位, "激烈竞争,保持沟通/管控危机",布林肯对王毅的斥责/警告,以及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国际范围内间谍气球活动,是美方利用所有可能的机会,与中国"激烈竞争"的一种表现。
3)
最后,同时应该是最具体/最重要的原因,【布林肯对王毅"当面郑告"的举动,为"气球事件"画上一个句号。2月初"中方认领气球/美方推迟访问",对危机实施基本管控; 2月18日美中慕尼黑会面后,气球事件引发的美国国内政治风暴大致结束。作为事件的受害者,美国(政府)可以让此事落地/或找到了closure。从此,美中两国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务上】。
4
作为肇事者,中国知道无论如何躲不过这场"斥责"。既如此, 让它在德国慕尼黑发生,比它在北京发生要好得多, 同时,早发生比晚发生要好。
于是,尽管美国没有提出会面的正式要求,在习近平的指示下,在事前喝下"指责美国行动歇斯底里"的壮胆酒后,王毅硬着头皮去赴这场慕尼黑的鸿门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2)
评论
busboy 回复 悄悄话 嗯,不对等竞争。去五毛博客京狗那里留言会被删,剩下那几个同道5毛唱和。西岸大5毛全天候在各种普通人博客下留言,删还有条件。
-----------------------------------
ShalakoW 发表评论于 2023-02-21 14:38:41
西岸-影: 也谈不上是鸿门宴了,肯定不是对王毅的。这个会议毕竟不是为中国相关的问题而举办的,中国甚至可以不参加。
***(之前警告过你,再写那些大段与讨论不相关的字,就删你的评论。只留下这段与讨论有关的话)
1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西岸-影: 也谈不上是鸿门宴了,肯定不是对王毅的。这个会议毕竟不是为中国相关的问题而举办的,中国甚至可以不参加。
***(之前警告过你,再写那些大段与讨论不相关的字,就删你的评论。只留下这段与讨论有关的话)
1
慕尼黑美中会面,是美国为中国量身定做的"鸿门宴",
1)警告中国,这类危害美国主权的气球事件,绝不允许再发生;
2)警告中国,不许给俄国提供武器援助。否则,后果很严重。
中国明知是个鸿门宴,去了就是挨骂,但却不敢不去。美国人明告中国,不来结果更糟!
2
中国服软,不敢支援俄国武器。但嘴上不能输, "中国与俄国的友谊不归你管"。
习近平访俄,为自己争回些颜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去了趟莫斯科"。普京心说,"空手而来, 我宁愿武器来你不来"。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杨和柳 : 我昨天看见了,本来打算替你出头跟人干一架来着。但是最近诸事缠身,不敢动怒和恋战。
****
谢谢你的仗义情怀, truly appreciate. Normally fighting will do nobody good, yet count me in when you are ready to launch a thousand ships.
1
王剑说自己的节目要"培养听众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位 lio 对不同意见的反应方式,说明王剑的节目还未达到这个目的。
我之前说,王剑在节目中对中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批判,是在向自己的观众重复地展示仇恨思维方式,并在他们播下了仇恨的种子。观众抱着解气/解恨的目的走进王剑的节目,心情舒畅地离开。重复经历这一"仇恨/发泄"的循环后,仇恨可能变成他们的思维习惯。这位lio对不同意见的回应方式,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传播仇恨,是中共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标准方式。为了争取流量,王剑先生在自己的视频节目中,继承了中共这一操作模式。
I feel sorry for lio and many of 王剑的听众/观众。
2
"Never hate your enemies, it affects your judgment(不要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 这是电影 Godfather 中 Michael Corleone 的一句话。Tom Hanks 在电影 "You've got mail"中说 "Godfather (the movie) is men's Bible".
显然,王剑没有看过电影 Godfather, 结果他得出"气球事件的发生,是因为习近平忘了.."这样的结论。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lio: 就作者你这点水平,还不断找机会中伤大康和王剑,人家自媒体你不服你也办啊,你给他们提鞋的资格都不够!
*****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
赞一个回帖的风度!
我昨天看见了,本来打算替你出头跟人干一架来着。但是最近诸事缠身,不敢动怒和恋战。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lio: 就作者你这点水平,还不断找机会中伤大康和王剑,人家自媒体你不服你也办啊,你给他们提鞋的资格都不够!
*****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smithmaella:
*****
Thank you.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tina0: 美国应该继续抓着这件事,不能轻易让它过去...
****
这不是美国人做事的方式。况且,美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1
拜登定下美中关系的性质:"激烈竞争,保持沟通/管控危机"。我最近的文章中总提到它,因为它是美国政府当下处理美中关系的行事准则。
这次管控气球事件/以及慕尼黑鸿门宴后让气球事件过去,就是"激烈竞争,保持沟通/管控危机"的实例。就如事件之初我的那篇文章,"布林肯不去北京已达目的", 说的就是"通过气球事件,中国政府学习了如何通过"沟通管控危机",以及其重要性"。
2
慕尼黑鸿门宴后,美中谈的不再是"气球", 而是俄乌战争以及中国对俄国武器援助的后果。美国告诉中国不能做什么,中国回嘴:"我们做什么你管不着", 这就是国际事务上美中"激烈竞争"表现。
中国不喜欢/不习惯拜登对美中关系的新定义,但己经在不知觉中就范了,慢慢也就不敢不接美国电话了。这就是拜登的目的,[逼迫中国玩美国设定的游戏]。在外交上,这是真牛X。
3
既然是"激烈竞争",唇枪舌剑不足为奇。中共外交官以蛮横不讲理见长,早就是国际定论。中共要回答的问题是,"激烈竞争"中, 蛮横的言辞能否帮助自己达到既定的目标?
王剑/大康等华人媒体人,为了挣取流量,对中国外交官的蛮横言辞, 最近几乎天天摆拍出夸张的震惊,让人觉得他们支楞的脖子上都会长老茧了。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Firefox01 : A dynasty doomed to collapse and end…
****
以批判中共为节目主体的"王剑每日观察"的王剑先生不这么看。
每当他在节目中把中共批的摇摇欲坠时,总有观众满怀希望地提出问题,"中共何时倒台"? 在这种关键时刻,the moment of truth, 王剑先生总是给观众泼冷水,"一个国家/政府垮掉不那么简单"。这样的解释,与自己节目描绘的图片截然不同。
次数多了,人们或许也明白了,"无论王剑先生怎么批中共治国无能,他都不认为中共会倒台。否则,节目就作不下去了"。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xiaoxiao雨: it is a collision of Chinese argument and western argument.
****
有可能。
1
王毅在慕尼黑时对气球一事表现出的"气愤", 可能源自中共(习近平)觉得自己委屈:"事发后,我不但很快认领气球,还认了错(表示遗憾), 你惩罚的大板子抡起来也太狠了吧?"
2
且不说拜登是否想控制,有些事不是拜登能控制的。民主政治是一个过程,有它自己开始/结束的规律。人可以有限地改变过程的长短,但它必须走完"发生-结束“的全过程, It has to finish the whole journey mostly on its own.
3
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利用气球事件给中国的难堪),让习近平不高兴,但他还是配合拜登,让王毅赴鸿门宴,将气球事件了结。
lio 回复 悄悄话
就作者你这点水平,还不断找机会中伤大康和王剑,人家自媒体你不服你也办啊,你给他们提鞋的资格都不够!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voiceofme: 气球事件ended了,但气球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会继续下去,而且可能是长远的。...气球事件一下子把中共打回了原来的样子
4
Shooting a dead horse 与"虱子多了不咬"没有关系。
Shooting a dead horse 是比喻王剑/大康这些人在节目中对中共成年累月的批判的行为,他们的劳作不会对已有定论的事情产生任何新的影响/损害。
tina0 回复 悄悄话 美国应该继续抓着这件事,不能轻易让它过去。要视情况,视机会把它拿出来。既然美国占理,就要充分利用。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czhz: 莫名其妙,跟“鸿门宴”何干。
****
我的理解, "鸿门宴"是"不怀好意的饭局"。或许不准确?
美国这次在慕尼黑摆下鸿门宴,不但不会好意,还需自带酒水。
王毅能不生气么?
czhz 回复 悄悄话 莫名其妙,跟“鸿门宴”何干。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voiceofme: 气球事件ended了,但气球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会继续下去,而且可能是长远的。...气球事件一下子把中共打回了原来的样子
****
1
王毅在慕尼黑的举动并未出格 -- 以中共外交官固有的行为举止为衡量标准。为了制造新闻,华人媒体支持人(王剑/大康等人)似乎发现了新大陆,大惊小怪地说:证明了(进一步证明了/进进一步证明了)中共战狼外交官的无耻。
事情糟到了一定程度,再糟就不会有任何意义了。中共外交官在国际上臭名昭著的名声,中共自己知道。王毅在慕尼黑的表演,不会让这个名声更糟糕了。虱子多了不咬,就是这个道理。In English, shooting a dead horse?
2
从我读到的报道看,王毅的夸张的讲话,在会面之前。他知道会面中会被训斥,因此在会面前批评美国处理气球一事上过火(使用武力)以及后续的政治操作过分,是为自己壮胆"政治操作"。就如被押赴刑场的路上,壮士高歌"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3
王毅会后有什么新鲜的讲话么?除非关门会面时美中外交官吵了起来,否则,王毅这种公开的叫嚣,就是政治表演。他知道气球一事上中国的立场无法/很难争取到国际的认同/同情,就干脆放弃争取认同的努力,而用夸张的词句,来表明中共对美国处理气球一事上的愤怒 (因为中共自己不舒服)。
4
王剑/大康摆拍惊奇,拿王毅这样的表演说事,是为了给自己的节目凑时间。否则,批判中共几年了,耳朵眼儿中的汗毛都梳理了多少遍了,王剑的节目怎么做?
smithmaella 回复 悄悄话 好文。”为什么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好”这种蛮横无理的逻辑在笔杆子刀把子被垄断的大历害国横行无阻可以理解,但在国土之外好像不太行。既然是气象研究用的气球,给他们展示点研究的议题、资料、结果,在射导弹前有的是时间沟通解释以保住那“气象”气球。好像歇斯底里的是自己。
王国委下一站是他感觉和回家一样、上不封顶、无禁区、有求于己的莫斯科,终于可以扬眉一下下了。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杨和柳: 壮胆是给自己人看的。认怂是好事儿,
***
中国政府(习近平)从一开始就"认怂"的异常举动,催生了我那篇"气球事件最大蹊跷"文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今天。"认怂"最主要的原因,是习近平急切需要中美关系缓和。
我当初的猜测与日后"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有些出入,但大的原则没错:中国政府认怂(认领气球/表示遗憾),是为了给布林肯访华留条活路。
下一次,如果习近平认为认怂不符合中国利益,他不会认。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voiceofme: 我没有看到中美缓和的迹象。什么给气球事件一个closure? 没看到...
***
我没有说美中关系会随着气球事件的过去而得到缓和。
1
至少从美方的解释看,没有缓和。美中关系依然是拜登总统的定位:激烈竞争,保持沟通/避免(管控)危机。
气球事件至今,美中双方关注的焦点只有"气球",同时引发的政治风暴,让白宫缺少政治上允许的操作空间,与中国政府谈论"气球"之外的任何事物。气球事件过去之后,美中可以逐渐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问题上,如布林肯原计划访华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来管控未来两国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建立沟通机制,不是为了美中双方电话中卿卿我我;恰恰相反,沟通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拜登总统强调的"激烈竞争"中出现危机后化解危机,以便能继续新的"激烈竞争"。
2
从中国的方面看,在当下国际孤立的形势下,任何与美国的官方往来,都可以视为"中美关系改善/缓和"的证明。从摆脱国际孤立的角度说,的确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气球事件爆发后,中国政府狡辩的实质是在服软,从最初的"认领气球/表示遗憾", 到最近王毅"硬着头皮赴鸿门宴,都是为了让布林肯访华一事早日成行。
3
中方抱怨中的一个主题是,"什么点儿破事,没完没了还"。这次美方在慕尼黑摆下鸿门宴,就是对中方这个抱怨的回应:"我们也想让事情过去,但必须有一个让它过去的理由。来慕尼黑让我当面骂你一顿吧。
This is the "closure" I was talking about, a political one as well as a sovereign one.
1)
这次鸿门宴之后,共和党失去了任何攻击拜登对华软弱的借口.
拜登可以说,"我把气球打了下来,我用气球一事给中国政府制造了一个国际危机,我还派布林肯把中国政府骂了一顿。告诉我还能怎么强硬?对中国宣战么?那是你们国会众议院的事情,共和党控制众议院,有种你们就宣战。Otherwise, shut the f@&k up! Don't you see that I have a country to run."
在共和党利用气球一事攻击拜登对华软弱的鼎盛期,川普的律师(还TM能有谁?)借机鼓动,"对中国展示强硬的权力在国会众议院,现在共和党掌控众议院, 可以行动." 没有共和党政客敢接茬。
2)
生活中两人之间的过节,需要受委屈的一方的认可,事情才能过去。而受委屈一方通常需要首先发泄一番,才会给出谅解。这就是为什么鸿门宴同时也是一个有关主权的 closure: 你冒犯了我的主权,绝不能接受!但既然无法因此对你宣战,那就过来让我当面骂你一顿吧!
xiaoxiao雨 回复 悄悄话 it is a collision of Chinese argument and western argument.
Firefox01 回复 悄悄话 A dynasty doomed to collapse and end…
voiceofme 回复 悄悄话 我没有看到中美缓和的迹象。
什么给气球事件一个closure? 没看到,气球事件ended了,
但气球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会继续下去,而且可能是长远的。
看看中共的外交口气转变就知道了,中共刚刚想在pandemic后踏踏实实的外交,别搞那些战狼的虚招,但气球事件一下子把中共打回了原来的样子。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壮胆是给自己人看的。认怂是好事儿,老习终于认识到蛮干有可能让他内交外困,比普京倒得还早,红楼梦里说烧糊了的卷子,就这么混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