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8卦时间(15)—— 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

(2022-05-26 23:00:37) 下一个

这本书其实已经听说很久了,总有人说好,不过一直没有真的想找来读——不想读的书和不想做的事是一样的,怎么都有借口敷衍自己。社科类的书,这些年看的稍微多了一点点,慢慢有了一种“不过如此而已”的感觉。可能,这也是我一看题目就不太热情的很重要的原因。

我一直以为,相对于纯文学,社科类读起来轻松很多——不会有太多的“小词儿”——那种枝枝叶叶的小点缀,很多时候夹杂着背景故事里的风花雪月,不查字典真的弄明白吧,很难体会到作者的大谋略小心机,一个一个去查,又太容易打断思路,如同被迫一次次中断本来应该完整平滑的时空旅行——读不是母语的书,我一向有这个苦恼。

不过这本社科书,并不是很好读。不厚,只有300多页,但是内容哗啦啦砸下来,有点,嗯,重——处处是骨头。看介绍,第一版问世于1978年,历经5年,到1983年卖到跻身畅销书(Best Seller)排行榜——难怪我翻头几页心里就愣一下,不是现代在流行的简略(偷懒)风格哦?

书的副标题是,关于爱,传统价值观和精神层面的成长。

开篇第一句,Life is difficult——对这个观点,老实说我一向持保留态度。如果单独拿这句话给我,我会很警惕——我一向对断言比较谨慎。还好,作者马上解释了,他的意思是,life is always difficult and is full of pains as well as joy。那些带给我们痛的经历,才会更好地帮我们成长。所以,不要怕痛,不要怕问题,只要好好利用四个工具:给自我满足这件事留空间时间(不太逼迫自己做到最好),坦诚接受应负的责任,老实对人对事,尽量找到生活各方面平衡。

不难吧。我觉得不难——不过呢,discipline itself must be disciplined。做起来,就需要每个人找自己的felxibility。

然后呢,接着谈,Love。这是大课题,在人,在人生,都绕不过去。

作者认为,如果把discipline当成人生的精神成长伴侣的话,那么,爱(love)是这个成长的力量源泉,所以问题来了,作为有精神需求的人,如何定义“爱”呢?作者给的定义是,The will to extend one's self for the purpose of nurturing one's own or another's spiritual growth。至此,终于绕到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spiritual growth,精神层面的成长。

从世人最感兴趣的两性关系开始谈。

具体到两性关系,人们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是,分不清fall in love和love。fall in love实际上一个阶段性的事件,不是个人意志能控制的(at will),有开始有结束(fall out love),可能是双方面,也可能是单方面,很多时候,性吸引是很重要的因素。而love不同,love的对象(object),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比如我这种家庭妇女帮,love的是shopping,但是shopping不会反过来love我——这种情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持续一生。所以,如果fall in love终结之后,能和love无缝衔接,最容易产生正常的(幸福)家庭夫妻生活。

换句话说,fall in love可以理解成love的很多形式之一,但是love的外延要广要深。你可以love你的花园,你的工作,甚至一个雕像——或者,整个的花花世界,万丈红尘。

第二个错误,混淆依赖(dependency)和爱。简单的例子是,人们爱说的“我是如此爱XX,没有他,我恨不能去死”——这其实只是一种“寄生”的关系,跟瘾君子依赖毒品没什么差别。作为成年人来说,过度依赖某个人(或物)都是一种病态心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一件事,即“被照顾被优待被保护”。这是本能,无所谓对错,只要适度,否则就会出现 passive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这一类人,一直处于一种精神上寻求被爱的饥渴状态,反而没有能力去爱他人。

另一种人们在“爱”的过程中易犯的错误是,过于注重“给与”而忘掉自我,包括人们常说的自我牺牲。就我自己的观察,做父母的,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再具体一点,特别是妈妈,更容易犯这个错一点。我有几个网上认识的好朋友,大家一起聊天曾经很沉痛地讨论过这个话题,其中一个就感慨“三年啊,我唯一一次晚上把孩子扔给他爸爸跑出去,是去看李宗盛”——我们尽管笑她笑了好久,可是笑过之后自问,我们自己呢,真的好很多?

仔细再看,爱(love)到底应该是什么?

爱是情感,但不仅仅是feeling。爱的第一要素,是行动(action, activity),它意味着妥协,和在智慧练习过程中精神层面的自我成长。妥协的另一层意思,是改变(change)。作为两性关系来说,改变很多时候意味着放弃自己原有的习惯适应对方的行为。由于这种改变只能通过主动来实现,所以很多时候,爱的关键词是“will”,我想,我要,我去做“工”。

做工这件事,难也不难,从“关注”入手即可。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啊。你想表达对孩子对配偶的爱?很好很简单,把你的时间给出去,关注他们。怎么给?很多种方式,最容易的,是倾听。我记得孩子们再小一点的时候,还需要接送,我们俩都爱抢着做这件事,因为可以享受一路上的叽叽喳喳——而自己的收获呢,是学了很多俚语和口语,有时候跟同事学舌,会引得大家一起哈哈大笑——付出总有回报啦。

倾听,把自己整个身心放进去的真正的有质量的倾听,是给予爱的第一步——无论是在两性关系的婚姻里还是在家庭成员之间。

爱,作为一种行为,它表象也是人类自我的延申,这个过程,不仅要克服懒惰,还需要勇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改变自己,而改变意味着走进某种陌生的状态,作为人,对陌生东西的本能反应是恐惧,克服恐惧的工具,只能是勇气。所以,学习爱,本身是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是健康的,人的精神层面必然会自我成长(spiritual growth)。

我们成长,从儿童到青少年,再到真正成年。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更重要,是心灵的成长——健康的人,在正常的环境里,身心成长大致应该是同步的,或者至少不会有太大的不协调。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我们慢慢褪变成一个独立的“人”的过程。

爱的另一层含义,是分离(separateness)。这一点于我,初看是困惑,细看是顿悟——无论从两性关系的角度还是父母养育子女的角度。从两性关系来看,是使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再解释的书面一点,真爱,会彼此成就对方(彼此依赖关系不是增强而是减弱)。而父母养育子女,最终的目的,也是要他们离开自己,能独立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精神层面的)成长和宗教的关系。作者特别提到,他说的宗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流派,而是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的个体由于不同的的经历阅历,主动或被动完成自己的宗教(对世界对生命的理解)。结果就是,具体到每个个体的宗教,不仅内容不同,(信仰)程度也不同。反过来,这种宗教观,对个体的影响也不同,简单的划分是健康和不健康,延申一点是更容易和科学统一起来。

第四部分,是恩典(grace)和奇迹(miracle)。

我想,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经历一些自己难以置信的事情。我说一个我自己的作为结束吧。

当时我是10几岁吧,上中学。一个星期天,跟我表姐和她的几个朋友一起去白洋淀玩,要从北京南站坐那种慢车。路上无聊,一个男的(现在想,他应该20几岁不到30?)跟我开玩笑说,我跟你玩牌吧,简单点的,就10点半。你赢一次,我给你1毛钱,你输了,不用给我钱(规则大家都熟啊,洗好牌,每人分5张,只要不超过10点半,点大的算赢,超过了,即输)。我说好。

然后我们俩玩了一路。

结果呢,他用尽各种技巧,无论是言语敲诈(啊,我的牌太好了,这种),还是行为(点爆了还继续要牌,为了吸引我跟着要),20几次,居然一把没赢!当时我都奇怪,我是一点技巧都不用的(我从来不在这种事上动脑子),就是抓到什么是什么。

这不是miracle,什么是miracl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你开始动笔写爱情小说了吗? 别忘了啊,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