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剪不断理还乱是80

(2023-06-24 05:14:33) 下一个

题中“80”是80后这一代人,兼及90后;题目是仿抄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词句的。也就是说,80后(兼及90后)这一代人,恐怕较为特殊的一代人,值得我们探究。

话题的说起,是因为好几,我为在北京工作的儿子买了一套小住房,如今在京都购房,其困难之大,国人尽知买了这五环之外不到百平米的小房子,不只是倾其所有,而是倾家之外还连累了三姑六姨,还得还贷三十年耗却儿子一生所有,方才拿下这“莫名其妙”的房产。因为吾乃一介平民,藉工资而养家糊口,对于这买房之事,所有关心我的朋友学生极为反对,他们都知道我的经济实力,觉得如此不切实际盲目购房,我的苦日子必然持续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对于同事朋友与学生们的关心,我从内心感谢他们,他们讲的全是对的;只是对于这些批评,我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他们说“儿孙自由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培养儿子出国留学,做父亲的责任已经尽到”,“不要让儿子成为啃老一族,要促使他自立自强”。这一切说的错,而且这道理我从来就懂,也是完全赞同的;但是,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可能只知道其一而不知道其二,个中原委,我慢慢道来。

我的儿子是80后,就是因为这一点,我就只能这样去做。怨只能怨自己,平生窝囊,老大无成,暑雨祁寒,处境维艰;身处社会底层,卑微贫困,业不就,家难成,直到侥幸获得一丝生机,才侥幸获得拙内下嫁寒门。正因为如此,让我结婚生子晚了近10年。记得当年恢复高考后上大学时,我们这一代社会青年与应届考生基本上有着10岁的年龄差,而且还有比我们大了许多的同学,与应届考生的同学几乎是两代人了。当年毕业时,有一位小我10岁的同学在我的留念簿上写道:“今生能和你成为同学,完全是时代的阴错阳差;这对于你是不幸,对于我却是幸运。”如果模拟这位同学的话来说,似乎也可以对儿子说:“今生我你能成为父子,完全是时代的阴错阳差;这对于我是幸运,对于你却是不幸的。”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儿子就可能不是80后,至少不是八十年代末期的。

三十年前,我去唐山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同室住了一位祁先生(为尊重,姑隐其名),当时先生已年过花甲,却带着一个不满10岁的男孩,极为疼爱。一开始以为是他孙子,结果一问,乃其子也。相住数天,先生引我为忘年交;一夕,与我谈其身世,不胜凄凉。大学毕业那一年,祁先生因其根红苗正,竟为其师划为右派仗义执言,最终自己也成了极右,遣大西北劳教。劳教期间,不思悔改,不断申诉,乃至潜逃,被判入狱。直到1980年平反,安排至某师专任教;同事关心,为之撮合婚姻,二年后得一子。知道我是中医出身,恳求为之切脉,对其身体健康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祁先生说,我不畏死,但不能死,唯放心不下者,只有眼前稚子;吾若不寿,儿子奈何?等他大学毕业,吾年已奔八矣。言之戚戚,潸然泪下;至今回忆,犹如昨日。幸天公垂怜,先生终于等到了儿子大学毕业。细思先生有80后的儿子,心中忧伤与无奈当更胜于我。

而言之,如果儿子是60后,是70后,做父母的用不着要去为儿女做马;如果儿子是00后,10后20后,做父母的不需要急于去为儿女做马如果儿子是80后,乃至于90后,做父母的必须为儿女做马牛,且不能有半点含糊,做马做牛是80后、90后的父母们的一份历史的责任。

之所以叫“历史的责任”,就是因为历史给了今天8090后太多的不公平,而且这不公平完全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现实条件造成的。然而社会不会为这个不公平去负责,而孩子自身既不可能、也绝无半点能力去负这责,于是这社会给他们的不公平的所有责任就留给了我们这些可怜的父母当然,父母也完全可以不负责,儿孙自由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可这儿子是你的,既然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你就得为他起做父亲的责任,这是必须要承担的

说句最不能让国人赞同的话,8090后是当今最可怜最无奈最特殊的人群,只要认真与相邻前与后的人群相比,其命运让你不得不让人伤感50后60后不要去比,尽管50后强调挨过饿,失过学,下过岗云云,但那个时候普遍如此,虽然没钱,但物价低廉;虽然少吃,但食品环保;虽然下岗,但总还有点养老金。至于70年代的人,虽然当时物质生活不如今天充裕,但是比起6050后,简直是幸福的童年,因为他们有母亲的“辅以瓜菜”,基本上填饱了肚皮;她们上学一帆风顺,作业少,考试少,交费少,上了大学,一律包分配。工资不高,但物价平稳;尤其是遇上住房改革,至少购一套极为便宜住房。如今他们年届五十,历经改革的风雨洗涤,他们基本上是获利最多的一群。如今他们孩子有了,房子有了,车子也有了,她们的儿女辈,也就是00后们,等着这份遗产,也就衣食住行无所顾虑了。而可怜的80后呢,一打出生就是沉重的压力,上课,作业,进入各种兴趣班,直累的边写作业边睡觉,甚至有恨得把自己的小手指砍掉,免得天天被母亲逼着去弹奏那嘈人的钢琴。及至浴血苦战,上了大学,又是外语、计算机过级,读了四年书,毕业之前还得写论文,逼得大四了无宁日。尤其是毕业之后,国家已经不包分配,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背景,找份工作,难于上青天。好不容易进了一个单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都是有正式编制的一等公民,尔等只是合同工一个。工资低,待遇差,月工资两三千,七扣八扣所剩仅供一天三餐若是女孩子,想做个发型,贴个面膜,那只能半夜睡在床上去做美梦;即使要做,无奈只得买个劣质的山寨货。至于网上谆谆教诲,劣质化妆品会引发癌症等等,那也管不住这些,反正要患上癌症什么的,也是几十年后的事吧。若是男孩子,想陪女孩去唱个歌,参加个生日晚会什么的,要左掐右算、鼓足勇气、冒着下半个月没钱吃饭的巨大风险,咬紧牙关找个偏远的、寒酸的、能打折的小店去潇洒一把。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算什么,最让8090后只有跳楼上吊抹脖子的事儿是房子。等到他们走上社会的舞台,单位分房没有了,福利购房已完了,合理的房价已成遥远的历史,到处都是比天还高的疯狂房价。不要说一线城市,就算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每平米动辄七千、八千乃至万余,买一套二手的小房子,也得多几十万乃至几百万。苦命的8090后孩子们,就算他们成年累月不吃不穿光着腚子喝西北风,再加上六亲不认,朋友绝交,工资100%存入银行,在四线城市,也得几十年才有可能买下一套小居室。至于一线二线城市,根本不敢问津。有人作过计算,年青人想在北京上海买套房,需要从宋朝就开始工作。可以这么说,8090生活的巨大压力,主要是在住房上;尤其是父母是农村的80后,这个压力不是巨大而是无解的。

有谁为8090后想过没有,姑且不说农民的儿子,就算是城里的,他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多是50后60后的下岗职工,大多到了或将近到了退休年龄,自顾不暇,拿不出几个钱来帮衬儿女8090后如不是祖宗庇荫,或突发横财,谁也妄想买房。许多人总是责备8090后的男孩子不该做啃老一族,批评8090后的女孩子找对象开口就是谈房子;也不敢说这话说错了,但从心里就特别同情们,这是他们唯一能买上房子的途径除此之外,哪位看客有何高见,给这群可怜的孩子支个招。

一个人,可以苦着过日子,粗茶淡饭,布荆蔴纬,依然可以度日;没有汽车,小县城,骑个破单车,甚至安步当车,大城市搭公交坐地铁,一样的便捷。可没有房子,一天也难挨,房子是个家,连老虎也得有个歇息的窝,何况是这些天天上班的恋爱着并试图要结婚的青年男女有人就说买不起房就租房,一样的不着边际;房价涨破天的当下,房租是一样的高不可攀。比如在北京,三人合租一套房,每人每月没有六、七千拿不下;去郊远租房,便宜个一、二千,可每天上下班,熬不上近二个小时的车到不了家。

所以,今天的80后、90后青年男女根本没有条件去谈恋爱,固然,70后的人们也经历过谈爱无房、长夜牵手蹓跶马路的尴尬,但那是一种充满了希望的等待,因为单位总有一天会轮到自己,会分配个小房子。而今天的青年男女恋爱的无房的爱,那是一种彻底的绝望,除非那一天在马路上捡到一袋钱(注意,一定要捡一大袋,且要大额,一小包无济于事),她们一辈子也休想买房。当下政府号召生三胎,不彻底解决住房的问题,谁支招也没用。

然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无论条件怎样的凄凉,总还得找个对象。所以,社会应多给今天的年轻人一份同情,一份关怀;而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必须得节约缩食,向夏洛克同志学习,做个顶尖的吝啬鬼;向阿巴贡先生学习,做个正宗的守财奴。节约每一分钱,帮衬儿女买个窝。让他也尊严的去找个女朋友,骄傲的把女朋友引进那一如贫民窟的小窝。当然,女孩子稍好些,因为她可以去选择或离婚或丧偶的70后,遇上这种情况,父母心中不愿,但似乎应该支持,谁叫你没有能耐没存款不能给她买个房;社会应该理解,谁叫你给她们一个如此无解的生活难题。而正在恋爱的男青年,如果你热恋的女朋友突然熄火,另找大叔和干爹;小伙子呀,我劝你一定要放手,如果你爱她,就放她一条生路吧。

总之,今天的80后、90后青年要恋爱,父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多给儿女一份理解支持,少给儿女一些埋怨与指责,他们真是极为特殊的“新生代”。敝人无能,家无余财;敝人不幸,生的是个儿子,无可奈何,只有舍去这一把老骨头,咬紧牙关,买个小房子,尽点小责任。好在儿子甚是同情理解,时时心疼着老爸老妈,可我们更是心疼儿子,三十老几的人了,还没有处过对象,无他,家境贫寒之故也。

8090后的孩子们,我无能帮你们做什么,但心里绝对是理解、同情、牵挂与关怀,这绝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儿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