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节目 更多

最新更新

  • 从晚清到民国,有数不清的历史段子:皇帝换成了总统,终身制换成了轮流坐庄,慈禧、光绪、李鸿章、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个时代很荒诞,慈禧常借演戏羞辱光绪,落难时就连自己的仇人都杀不了;梁鼎芬明明是汉人大臣,却硬逼着满族大臣捐钱,只为给光绪陵种树;满人中能干的想有所作为,一个个都栽了,平庸贪贿的,都活得挺好;那个时代什么规则都变了,但最盛行的还是潜规则,说了算的还是丛林法则。那个时代的军阀,有的自律甚严,比如吴佩孚,有的流里流气,比如张宗昌。有人兴办大学、建设农村,也有人胡乱收税、种植鸦片;连信仰都各找各的,有信仰社会主义的陈炯明,也有信基督的冯玉祥,还有信佛的唐生智和信道的刘湘。用易中天的话说,“张鸣的文章,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清末新政,还没有完成,就来了革命。后来的中外史家将中国的辛亥革命视为“托克维尔假说”的最好例证:一个传统王朝,在改革过程中更容易引发革命。而具体到当年的中国,最大的败笔,就是因为新政废科举。 综合史家之言,科举之废,导致王朝垮台,原因有二:其一,科举不仅是上升的阶梯,还是王朝与士人之间的纽带,一旦这个纽带断了,王朝出现危机,士子们就不帮忙了;其二,科举之废,导致大批士人失业,投奔革命。 ”
  • 是什么在引导着我们的步伐,又是什么在顽强地支持和维系着中华这古老的文明?文明有意志,决定了未来全球的天下大势与何去何从,以及谁将是“带头大哥”。中国人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看清世界格局,找到中华的位置。《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易中天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作品,让你更透彻理解《易中天中华史》,是打开我们的命运和选择之门最好的钥匙。
  • 雷颐——晚清的改良与辛亥革命:国进民退是推向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末立宪的真假是个假问题,公信力才是真问题。当立宪派都不认为立宪为真时,就算是“真立宪”也已是枉然;改革之门越宽,革命之门越窄;反之亦然;政治问题的道德化是阻碍晚清改革的重要因素;晚清的改革总是滞后于时局的需求。
  • 李炜光,1954年生,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曾提出中国的税率是死亡税率。
  • 李炜光,男,1954年生,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代财经》杂志主编。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经济史、财政学、财政政策、技术经济。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合作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全国统编教材3部、参编辞书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4项,承担国家财政部重点项目、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和天津市教委项目各一项,“十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两项。2009年5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正说包公》系列。
  • 1956年6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7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于南开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4年、1996年至1998年留学欧洲,并在德国特里尔大学执教。1998年9月起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2004年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022年1月,入选清华大学第二批文科资深教授。
  • 李鸿章政治生涯中重要的奏折和信函作为线索串联起历史脉络,以富有新意的体裁从"为官""外交"和"洋务"等纬度梳理了他的从政之路,展现了其政治见解与个人利益,恩怨的复杂纠葛。
  •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冷战的起源和发生,特别是苏联在其中的作用,这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如果我们从经济这个新视角,特别是苏联的经济观念、经济政策以及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来研究,就会发现不同的逻辑链条,产生不同的历史叙事,从而对战后美苏关系变化、冷战格局形成和展开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历史研究的责任在于说明冷战研究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美苏双方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结果。事实上,通往冷战的每一步都有回转的机会和可能,但美苏走到最后一步还是掉入了冷战的深渊。
  •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教育、工业、交通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张之洞在方方面面与近代中国紧密相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主讲人: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著名历史学者。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史。著有《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历史:何以至此》、《被延误的现代化》、《历史的裂缝》、《历史的进退》等。
  • 雷颐,著名历史学家,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本讲座是2020年6月11日雷颐老师在共识国际讲座群里的讲座整理稿。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总共约70年时间,而其间从华夷秩序或者宗藩体系向现代国际体系转轨,这一步走了整整六十年。我们以鸦片战争开始,算到1901年外务部成立,这60年就走了这一步,这是非常艰难的。其间每一小步都非常被动,甚至说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天朝上国观、华夏中心论,对清王朝各方面的现代化转轨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在现代化转型中,我们如何面对世界,这是近代以来我们所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不能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 丝绸之路是令人神往的一条文明间传递友谊与文化的纽带。提起它,我们耳边仿佛会想起梵音驼铃,眼前会浮现千里苍茫,大漠戈壁的辽阔风光。这条路上,也曾簇拥着一个个绿洲,有一个个令人激动的名字,楼兰、高昌、敦煌、长安……
  • 曾国藩虽然是所谓“同治中兴”的头号功臣,但是在剿灭太平军的大功告成之后,他对清王朝的命运仍然是颇为悲观的。
  • 根据葛剑雄教授2018年11月17日,于江西南昌青苑书店所作讲座《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录音整理。在讲座中,葛教授回顾了中国古史的起源与特点,认为中国古史虽有直笔的传统,但其最主要的作用仍在为政权合法性提供辩护。而至于1840年以来的国史研究,某种程度来讲,并不可归类于学术研究。
  • 《闪击英雄》原名《一个军人的回忆》,作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6-1954.5)“闪击战之父”是纳粹德国陆军大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知名战将。德国装甲兵的创始人,他的建军思想、作战理论是德国法西斯“闪击战”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 介绍了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音乐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做了细致分析。西方音乐历史及音乐体裁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西方音乐的起源。二、中世纪的前期和盛期。三、“新艺术”时期。四、文艺复兴时期。五、巴洛克时期。六、古典主义时期。七、浪漫主义时期。八、新音乐……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阎步克教授分享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 揭开中国历史上最另类的皇帝嘉靖数十年不上朝的执政之谜;揭示中国历史上清官海瑞以“智忠”代“愚忠”的为官之道;揭露清修明史列为奸臣之最首辅严嵩权极而衰的真相;揭破明朝特殊的政治机构宦官集团最深层的秘密。本书以“扳倒严嵩”为主要线索,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空前尖锐的矛盾斗争——从朝廷到各级官府惊心动魄的政治搏杀;从官场到商场波谲云诡的尔虞我诈;国与家的休戚与共;敌和友关系的错综变化……嘉靖、海瑞、严嵩、严世蕃、徐阶、高拱、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李时珍等诸多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从如烟的历史迷雾中清晰而现……
  • 国民党为什么丢掉了大陆?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除了共产党有一套说法以外,理论界的人,真正去研究这一段历史的,给它一些说法的,好像还没有被我看到。今天张鸣教授给我们带来这个问题,我想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 中国古代盛产宦官。在明代之后,宦官又被称为太监。帝王需要人服侍,这种事儿可以理解。但是,为何非要把人连睾丸带男根一并割了,造成残废,放在宫里伺候人?把阉人群体圈起来,形成一种宦官制度,专门设置衙门,分出群体的规制,人群的官阶高低,却是我们古代中国的独创。我认为,这种宦官制度,跟帝王的多妻制有关……张鸣说历史系列讲座。以幽默、辛辣的口吻点评历史人物及事件,嬉笑怒骂,激扬文字,点评恰到好处,从历史中提炼对现代的借鉴意义,引人深思。
  • 历史悠久的统一,究竟是我们宝贵的遗产,还是我们必须卸去的包袱?都是,还是都不是?请听:复旦葛剑雄讲座《统一与分裂——从历史看未来》
  • 这是天崩地裂、改朝易代、浓墨重彩的60年,明清之间生死对决,精彩博弈。这是让人热血沸腾、让个性表露无遗的舞台,努尔哈赤的坚毅,皇太极的进取,万历帝的怠惰,天启帝的庸顽,袁崇焕的忠烈,魏忠贤的奸诈,东林党人的绝望抗争,阉党群丑的擅作威福……这些人物,这些事件,述说着那个正邪对立、忠奸并陈的时代,见证着清之勃兴、明之将亡的历史大变局。
  • 秦晖解析文革之谜——四种叙事与历史真相,本演讲2016录制于浙江德清县。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马振犊:《蒋介石与希特勒的秘密交往》,浙江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
  •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喻大华教授,做了题目为李鸿章“卖国”公案评议的学术讲座。喻大华教授凭借自己深厚的研究基础,以他独特的视角从李鸿章的人物性格、思想和人生经历等多方面剖析他的成名因素,探寻了李鸿章的为人、处世之精明,并提出了其对现代人的启示。喻教授以生动流畅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富有深邃思想内涵的历史故事,他向我校师生阐释了李鸿章一生中的功过,打动了到场的每一名听众,使听众在浓郁的历史、人文知识的浸润中,获得珍贵的为人处世之道。
  • 帝国因何溃败?张鸣把它又归结为两个主要原因:对内的养人官僚制度,对外怀柔的天下体系。 而这套理论结构中,帝王、皇帝才是核心内容。 在点和面的交错中,这本书讲述传统帝国积重难返的点滴。
  • 王安石作为一位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杰出政治改革家,对于国家和民生有着高度的关切,投身于对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等领域的系统改革。他为后人所关注,不仅因为他领导了震古烁今的“王安石变法”、以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而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受到朋友和对手共同认可的高洁人格,被梁启超赞誉为“三代以下唯一完人”。 在王安石身后评价方面,邓小南介绍道: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一前一后,但对范仲淹本人,后代一直以正面人物形象评价,而王安石比较“两极分化”。
  •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尘封已久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面对西方列强的挑战与威胁,中国仁人志士也开始了维新自强之路。 有识之士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明,西方的科学与技术、观念与思想也纷纷涌入晚清时期的中国,中国社会迎来一场浩浩荡荡的“西化”大潮,秦晖教授将为读者朋友讲述晚清“西化”潮的由来与演变。
  • 长征作为英雄史诗,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有关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却少为人知,什么叫“历史的叙述”?就是随着人们对某一事件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新的观察视角,对某一历史事件反复进行追忆、回味、体会,发现,挖掘新的史实,再以不同的表达方式为载体,对之进行新的描绘和解释,使有关这一史实的叙述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 沈志华2010在宁波的演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冷战专家沈志华根据大量的苏联揭秘档案,客观真实还原朝鲜战争爆发的真实原因以及对各方所产生的影响。
  • 借重皇帝的利益、大宦官一手遮天;坐探遍全国:意想不到的卧底,小人物掀起血雨腥风;所有大臣背后都有一双眼睛盯着,“厂”字号特务以仆人为身份在大臣家卧底有的长达三十年;设诏狱、兴厂刑,无所不用其极;悬念迭出机关重重;组织严密、手段高强、心计阴毒;一再受挫的反抗者经不起威胁利诱走到了自己的对面,对大宦官俯首听命,违心反咬正直人士;两个特务机构间争权夺利,相互打压、拆台……
  • 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揭开三百多年前明朝败亡的历史真相,再现那段血雨腥风的动荡往事。比历史好看的小说,比小说丰富的历史。国家一级编剧赵云声先生最新力作,一个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一段让人唏嘘的帝国往事。时代的兴亡是一面镜子,值得人警惕省思。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崇祯、大清皇太极、大顺李自成三王争霸为经,以宫延内外争斗为纬,有如慷慨激昂的时代进行曲,雄浑处看奸臣误国、名将热血,铁血金戈,低回处是英雄美人情思缱绻,余韵悠长。
  • 这是一千多年前的一次政变,玄武门前,刀光剑影,短兵相接,秦王李世民从这里走向了皇权的最高峰,开创了后来贞观之治的盛世;这也是一千多年前的一次惨剧,玄武门前,兄弟相残,人性异化,秦王李世民通过政变夺得了最高权力,在他心里,也留下了阴影。而史书对这段历史的记载,隐约含糊。那么这段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手足相残的悲剧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宪实副教授,为您讲述这段隐晦的权力之争。
  •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真实再现大清王朝的多尔衮、隆科多、鳌拜、于成龙、明珠、年羹尧、汤若望、刘墉、纪晓岚、和珅、刘铭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奕訢、林则徐、丁汝昌、邓世昌、谭嗣同、魏源、袁世凯等人的人生轨迹,性格特点,为人处世特征。
  • 易中天讲座:文明与信仰——厦门大学95周年校庆演讲
  • 人大张鸣教授演讲:《汪精卫的是是非非》--转载共识沙龙微信讲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