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改恒为常,应该是汉代的事。但文义如果能贯通,则咬嚼文字差别意义不大。

stonebench 2018-10-08 14:55:22 ( reads)

这种攀附字义而不顾文义,把老子思想与仁义对立起来的读法,在当代学者中颇有典型性。比如庞朴一九八三年的文章就这样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

这便是一条典型的道家反儒宣言;它所要求弃绝的,正是儒家所力求奉行的。其中的圣和智,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性主义;仁和义,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核心;巧和利,则是儒家所谓的"正德、利用、厚生"三德之一。现在道家却斥之为万恶之源,必欲斩尽杀绝而后已;两家的差距和对立,可以想见一斑。。。。今本《老子》倡言"绝圣",本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之意。而简本原非绝圣,而是"弃辩",则显然不是冲着儒家去的。

这是典型的为文字所戏。如果贯通老子文义,根本不需要考察版本用词差异,就可以明白老子对仁义的态度不是否定,而只是对刻意作为,昧失自然状态进行否定。

跟帖(4)

ephd

2018-10-08 15:03:09

差很远的,有些意义完全是不同的

silversky1234

2018-10-08 17:48:58

在这两个版本这段文字里,我是这样理解的:知同智。

ephd

2018-10-09 03:13:24

点评翻译和原本并不是一回事

stonebench

2018-10-09 04:57:23

兄若能举出帛书或者楚简中哪些思想是通行版中没有的才能证明两者不同。喜欢汉服唐装的人不见得了解古代文明“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