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微甘

唯读书与写字不可辜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先举一例。讨论俄乌战争,论及波兰时,我说了一句“有一种说法,说波兰是世界的肛门”,我只是客观地转述了历史上的一个事实,此贴被删,原因是使用不文明语言,不尊重某个国家。真真让人哭笑不得,这一说法并非我的原创,是波兰人自己说的,因为二战时波兰对犹太人的表现,因为奥斯威辛的存在,我记得波兰作家维斯拉夫·基拉尔、波兰著名诗人米沃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
此书在德国名为《抗拒还是服从》。 2.
监狱文学,这里指的,不是关于监狱生活的文学作品,而是在狱中写成的文章,是文学中极其独特的一类,其文献性大于文学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最能表现人对于作为人之本质的自由的最深切的感受和渴求——对已经失掉的东西,与对正拥有的东西相比,人往往有更深的感受和渴求。 而死囚文学,这里指的是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05-27 07:36:54)

策兰印象 ——读保罗·策兰的诗歌 1. 读得很痛苦,太晦涩了。我不想假装我读懂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让读者去猜测、去考证、去牵强附会,诗写成这样真的好吗?有意思吗? 2. 都说诗歌无法翻译,我手头有三个译本,王家新、孟明和黄灿然,以黄灿然的译本为主。但是每每比较三个译本,发现很多的不同,也就是译者的理解不同,而且,王家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北非的天空下撒哈拉、沙漠、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法属殖民地、伊斯兰教,加缪的故乡,也算是三毛的第二个故乡……不过,此处我想介绍的是另一位作家,保罗·鲍尔斯(PaulBowles1910-1999),美国纽约州人,古典音乐作曲家、作家和翻译家。年轻时不好好读书,大学中途辍学,独自跑到法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概年轻人都像海明威那样,总是向往欧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1-12-03 06:26:58)

读爱伦·坡的小说《人群中的人》(TheManoftheCrowd)可能出于猎奇的心思?我个人偏爱那些黑色、另类、怪异的作品,爱伦·坡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提起爱伦·坡,大家会想到哥特小说,恐怖怪诞;他也是侦探小说的鼻祖,还出过一本幽默小说集,当然,他还是诗人,写《乌鸦》那样的诗。甚至,他还是个科学家、思想家,讨论宇宙、讨论上帝,如果你读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我想将博客当微博来写)昨天小米在微信朋友圈内发了一句:这首歌都下架了,可是总也忘不了那一句“我这一生漂泊四海看淡今朝”,怎么破?我根本不熟悉现在中文娱乐圈,现在的流行歌一首都不知,但是这句歌词一直记在心里。今天再翻她的朋友圈,这一条不见了,删了。现在国内气氛很严,很难容忍各种不同的观点,动不动就是网暴,她也是有惧于此吧。我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夜里我横竖睡不着,拿着《傲慢与偏见》仔细看了半夜,我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金钱”,充斥全书的是无处不在的数字、数字、数字。   班纳特先生拥有一个小农场,年收入约两千镑;班纳特太太嫁给他时嫁妆是四千镑;班纳特家五位小姐每人结婚时只能从母亲方面得到“年息四厘的一千镑”存款;班纳特先生死后农场连同他的那幢房子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3)班纳特先生
  班纳特先生真是个古怪人,他一方面喜欢插科打浑,爱挖苦人,另一方面又不拘言笑,他变幻莫测,而他那位太太积二十三年之经验,还摸不透他的性格。  奥斯汀没有多着笔墨描述他的感情世界,只说他年轻时贪恋妻子的美貌,娶了智力贫乏而又小心眼的女人,结婚不久,他对妻子就没有了情意,他对于家庭幸福的的理想也完全推翻了。换了有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那些光芒盖过主角的配角:夏绿蒂   小说里总有一些光芒四射的配角。读《背德者》时,我被梅代尔克给迷住了,虽然他出场没有几页纸;《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可能比郭靖更受女读者喜爱;而《傲慢与偏见》里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配角,比如班纳特先生、柯林斯先生、“生平大事就是嫁女儿的”班纳特太太,而被后人广泛称赞的是伊莉莎白的闺蜜—&mdash[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7-02 14:19:33)
《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 虽然读了不少书,但还是有许多畅销书、名著并未读过。《情人》就是这样一本书。电影我也没看过,内容大致还是知道的,法国殖民时代的越南,一个贫穷白人少女和一个有钱中国男人之间的一段情事。 这是王小波高度评价的一本书,在零乱芜杂的回忆中慢慢理出一条主线,据说这是杜拉斯最通俗易懂的一本,其他的书就可以想见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